第 118 章(2/2)
“好。”
*
队伍出发了,赵雪青的心一直悬着,没想到后半夜,寨门大开,上午出发的五百多人又原样回来了。
“是怎么回事?”赵雪青问,“怎么这么快?”
“飞龙帮早就弃寨逃跑了。”李逾明说,“寻不着踪迹。”
“太好了。”赵雪青高兴他躲过一场。
第二日,马强派了几路人马往附件的城镇到处寻找飞龙帮的下落,却遍寻不着。
马强烦闷,日日找李逾明过去喝酒,又让他教功夫。李逾明把性格木讷老实但身手好的形象贯彻到底,喝酒来者不拒,问话不想回答的就装听不懂,教功夫却尽心尽力。马强对他很是满意,戒备放松,日益亲厚起来,觉得自己无意间捡了个大宝。
赵雪青这段时间也很闲适,得空把之前买的笔墨拿出来写写画画。一日,李逾明见她把买来的笔墨纸砚摆开,认真研墨试色,几张身份破烂的身份文书都摆在一旁,又把高价买来的大都纸张裁成同样大小,问:“你在做什么?”
“做我们新的身份文书。”
李逾明知道民间有伪造官府文书的高手,也听过有人拿着伪造文书去行骗的事,但始终没有亲眼见过是怎么伪造的,好奇地说:“文字可以模仿,官印怎么弄呢?”
赵雪青笑说:“不要把他当成官印,只把它当作画,画出一样的就行。”
她把纸张裁成文书大小,备了很多份,旁边的墨汁调了不同颜色。在空白纸张上不断地试色,不同的墨汁融合在一起呈现不同的效果。试了很久,调出满意的颜色。取出一张纸,认真细致地模仿上面的字体。
李逾明叹为观止,成亲以后,她一直画自己想画的,很少再临摹其他人的画作,现在算是第一次看她临摹。
几乎一摸一样,难以分辨她手写还是印刷出来的。官印部分她仔细,摈弃呼吸,一笔一顿,换了几只不同粗细的毛笔,最终还是完成了。
“太像了。”李逾明惊叹道。
赵雪青皱眉,说:“不像。墨迹纸张都不是很像,外行人可能看不出来,关卡的人看过成千上万张,一眼就看出不是真的。”
大半日,赵雪青才完成一张她满意的文书,拿给他看。
李逾明后知后觉,上半年她能一路无阻的过关卡到夏国,他查不到任何信息,必定也伪造了身份文书,但没有点破,只开玩笑说:“据我所知,一张假的通过文书能卖几十上百两银子。有这手艺,养活一家人绰绰有余。跟着你,就算我真的是哑巴,再也不用为吃一顿肉费尽心思了。”
“伪造文书是杀头的罪,不可做谋生之道。”
“这好办,我们在边境。夏国官府抓人,我们就逃到胡国去。”李逾明说,“胡国抓,我们再回来。”
赵雪青笑笑没有说话。若真到那一天,回不去大都,无论在哪里,以俩人的本事,谋生不成问题。
*
受命出发寻找飞龙帮的人马陆续回来,但都没有寻到确切位置,只打听到他们往绕城北面去了。
“绕城再往北就是胡国,难不成他们出边境去胡国了?”一人说。
“他们上百人,又是黑户,如何过得了关卡?”马强觉得不可能,“一定还在绕城外躲着,继续加大力度搜找。”
“我知道绕城有条路可以到齐国。”一人说,“不需要通关文书和通关费。”
马强问是什么道路。
原来是一条狭窄陡峭、荒无人烟的山路,要翻过三千米的高山。马强虽觉得飞龙帮不可能百人穿过此路,还是决定派人沿路去胡国去寻找一下。
现在正是冬日,大雪封山,路滑难行,有命出去不知道有没有命回来,无人愿意走此路去胡国。马强点了几个人,都找理由推脱。
“大当家,何不造……造份通过文书,过关卡去齐国呢?”一直不说话的李逾明开口道。
一人笑他,说:“二当家这话说的,去何处找人伪造文书。若是能找到,我们还费劲商量这半天。”
“我妻子会造文书。”
马强等人不肯信。
“她精于……书画。”李逾明简单说,“可让她试试……”
众人将信将疑,马强也听说过民间有高手能造出官府文书,但不太相信赵雪青一介女流能做到,为了不驳李逾明的面子,粗粗拜托李逾明请她造一张看看。
赵雪青听他回来说了,惊讶道:“你为何要帮他们造文书?不怕他们怀疑我们的身份?”
“不怕他们怀疑。”李逾明说,“他们本就是一批亡命之徒,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不知多少人命,知道我们被通缉也不会如何,只会更相信我们是真的加入了他们。”
“那条小道惊险难行,飞龙帮应该不会冒险去走,多半还在夏国境内。”赵雪青觉得马强判断是对的。
“应该是。”
“那你为何要让他们去胡国一趟?”
“我打算借他们探路寻人之机,让他们把信物帮我带到齐国。”
李逾明从怀里掏出一块桃木牌,木牌为长方形,半个巴掌大,两面刻满奇怪的文字和图案。
“这是什么?”
“是胡国皇帝给我的信物,我们约定大都准备好和夏国开战,就派人快马加鞭把此牌送到胡国。”李逾明解释,“胡国见此令牌发兵,两相夹击夏国。”
“令牌如何能到皇帝手里。”
“只要随便找个衙门即可。令牌上的图案为齐国皇帝专属,有人得到必会快马加鞭上交给他。”
赵雪青明白他的计划,连忙研墨造连夜通关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