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2/2)
“原来是这样。”
“说到底只是一种伤药,除了打战的,谁会天天受伤。”凌叔说,“一些小伤用别的药也能好,没必要用这种用黄金浇灌出来的草。”
赵雪青点头。
“王妃若是感兴趣,就往里面再走走,花园里还有好些京城没有的花草呢。”凌叔说,“我也是在京城长大的,跟着我们小姐……先王妃到溪南的时候,也觉得稀奇的很。”
“母亲为什么会离开京城,到溪南来住?”赵雪青随口问。
“哎。”凌叔叹了一口气,“还不是因为太王爷太过……荒淫无度,又护着从小心术就不正的大爷,伤透了她的心,那时候三爷才刚怀上,太王妃就带着王爷到了溪南,一住就是四五年。”
“后来为什么又回京了呢?”
“是因为太王爷不知为何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两个儿子,派人来说要接回去自己培养。”凌叔回忆,“太王妃不愿意,他们就直接抢人。太王妃舍不得儿子们,也只能跟着回京了。”
“后来呢?”
“后来一回京,王爷就被送到了武当山学武,又去军中历练。一直到先王妃去世,母子俩都是聚少离多。所以先王妃一直恨太王爷,到死都没有原谅他……”凌叔讥讽道,“不过他也不需要她原谅,他根本不在意她。”
赵雪青这才理解他们父子关系为何如此怪异,他又为什么总想着回溪南来住。大概是他仅有的快乐就是在溪南这几年。
*
赵雪青在溪南又待了大半个月,平洲那边一直没有动静,李逾明来信只说一切平安,从不提及什么时候回来。凌叔得空把这些年庄子上的收支账本,府邸与本地达官富人来往账目等拿过来给赵雪青过目,并对她详细介绍封地的一些田产房屋仆人分布情况。赵雪青粗略翻阅了一下,这里常年没有正经主子,所以一切开支从简。凌叔一家人每年一次进京向李逾明汇报具体收支情况,并上交每年收入。府邸从凌氏入住后,就一直是她留下的心腹在管理,其他房没有插手过,所以凌叔一家把这里处理的井井有条,其余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赵雪青不会在这里久待,无意插手府中事务,所以也不多管多看。
魏娘在京城时很是看不上赵雪青,见这些年形势大变,也开始来巴结她,每日必来给她请安陪说话。这一日,她见赵雪青无聊,提议说:“夫人现在有时间,何不去之前想去的周子山看石窟呢?”
魏娘到溪南府邸后没少说过赵雪青整日沉迷书画,从未好好服侍过李逾明之类的闲话。她是极不赞成女人有自己的爱好,何况她除了沉迷书画,还喜欢出府游玩。
凌叔夫妇也在一旁,对魏娘说出这句话感到吃惊,但没有多想,以为她近来极力讨好赵雪青,想跟着回京城,才投其所好,于是也说:“是呀,王妃出去散散心也好。”
赵雪青本来已没有了这个兴致,但每日等消息的时光确实难熬,于是决定去一趟,转移一下注意力。
之前一应物品已经准备妥当,李祥挑选了一队十来人的得力护卫,带了两个丫头,加上带路的朱卫,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一行人出发了。
路途较远,赶了一整天,天擦黑时到舟子山附近的城镇,在客栈住了一晚,第二日才到舟子山。
舟子山确实不高,五六百米的样子,草木葱郁,人影稀少,仅有一条小路被野草遮蔽的严严实实。
马车到了山脚下,队伍停下,李祥查看了一下地形,对赵雪青说:“夫人,马车不能上山,只能步行上去了。”
“好。”赵雪青早有准备,出发时已换上便于行走的衣服和鞋子。
留下车夫在山下等待,看守马匹,一行人一边开道一边上山。
朱卫领着大家来到一个类似山洞的洞口前停下。洞口前有一处平地,赵雪青环顾四周,发现洞口周围有不少已经被破坏的大尊佛雕,心疼不已。吩咐人点燃火把,想要进洞察看情况。
这时,后面突然传来动静,好像有人从山下上来了,人数似乎还不少。荒山野岭,突然有人来,大家都觉得奇怪,回头去看。
李祥最先警觉起来,说:“夫人,先不要进去,等看看情况再做打算。”
李祥派了其中一人去察看情况,那人只走了几步,就回头大声说:“不好了,似乎有大批山贼杀过来了。”
“这里什么也没有,山贼来干什么?”李祥不解,自己挡在赵雪青身前,命令道,“保护好夫人。”
很快,山贼冲上了平地,黑压压一片,以包抄之势压过来。
“众位好汉是哪个帮派的?来此有什么事吗?”李祥见人数悬殊,把赵雪青严严实实地护在身后,问道,“荒郊野岭怎么劳动好汉出动?”
“你们为什么来,我们就为什么来。”为首的是一名满脸横肉的男子,一脸志在必得的样子,说道。
这话把李祥说懵了,说:“那要不好汉们先请。”
说着,李祥护着赵雪青退到一边,让出进石窟的道路。
山贼也俱是一愣。
“别废话,把东西交出来。”那男子说,“马车上我们已经搜过了,什么也没有,那就在你们身上。”
“交什么东西?”李祥一头雾水。
“自然是你们要藏匿的金银珠宝。”
“好汉是不是找错人了?我们是来看石窟的,没有钱财。”李祥说,“都把身上的包袱扔出去,给好汉看看。”
侍卫和丫头们照做,把包袱远远抛到众山贼脚下。为首的几个人拿起包袱,把所有东西倒在地上,发现不过是一些常见的随身物品,确实没有值钱的东西。
“那就是已经藏匿好了。”为首的男子断定,“你们杀了他们,搜身。其他人跟我到洞里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