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雪青记事 > 第 42 章

第 42 章(1/2)

目录

第 42 章

出了庙门,李逾明依然气愤难当,说:“这哪是什么寺庙,整个一骗子窝,居然骗到我头上来了。是谁准许他们在这里招摇撞骗的,我明日就叫知县来端了这里。”

“你平日老说事情多,不得空闲,现在出来玩,又想着要整治人家,把人给端了,何必呢。”赵雪青劝解道,“你也说了他是骗人,就不要放在心上了。”

“你我就算了,但那些生活拮据的百姓,节衣缩食大半年省下来的钱被他们三言两语骗走,不该整治吗?”李逾明心里不舒服,给自己的行为找借口。

赵雪青注意到人群中确实有人打扮简朴,对这些人来说,这里求子测八字的费用确实高了些。

“也不全是骗人吧,你看他一眼就看出我们成亲了。”赵雪青不确定地说,“城里的人说,好些人来求过之后,很快就有了。就因为比较灵,所以收费就高一些。”

“你排队的时候说过我们成亲了。”李逾明提醒她。

“隔那么远,又嘈杂,他不一定听得到。”

“这些骗子精明的很,接触的人多,擅长从各种细节判断来人的身份地位和关系。”李逾明单方面下了定论,“你我一起来,还拉过手,说话行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已经成亲了。既然成亲,还想骗钱,自然得说不能长久。”

他一定要证明他们在行骗,这样心里才能好受一些。

赵雪青有些被他说服,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失落。

“你看他们都很开心,你查一查可以,不要太狠,让他们把费用降低一些,不要真的把寺庙关了。”赵雪青说,“有时候生活太苦了,总要给人一点希望。”

来这里的人,无论走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来的时候大多数都是满怀希望的。

李逾明这才意识到他是过来陪她玩,但她身体不好,长期吃药肠胃经受不住,所以真的把求子之事放在了求佛拜神。他这样指出来,相当于戳破她的希望,是十分残忍的,于是不提整治寺庙之事了,安慰她说:“这个寺庙是求子庙,可能城里人都说灵,可能是真的有用。除了求子其他是生意,也说不定。”

这样选择性地相信,两方面都照顾到,可算是完美的解释。

赵雪青知道他的解释牵强,不过是自我安慰,还是点点头,不再言语。

*

虽都不再提及,但经过这一遭,两人都有些怅然若失、惴惴不安的感觉,没有继续玩下去的兴致。随便转了转,启程往回走。

九姑庙虽处深山之中,却有一条可走马车的道路通达,李逾明此来没有骑马,而是陪她一起坐马车。来时,她兴致勃勃,一路撩起车帘欣赏外面景致,回来的路上却心事重重,坐在马车里一言不发。

李逾明心里虽也惴惴不安,却想说些话转移她的注意力,知道她对植物有研究,便指着外面一颗十分高大壮观花树问:“那是什么花?”

赵雪青看了一眼,明白他在无话找话,说:“那是紫花藤萝。”

“这种颜色倒少见,又长得这么大棵,我在别处真没见过,这一趟不算白来。”

赵雪青没有被他转移注意力,手里一直拿着那两串佛珠,不知道怎么处理,想了想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既然花钱买了,要不带上吧。”

李逾明依然抗拒,说:“我不信这个,再说我一个大男人,戴这东西像什么话?”

若是真的戴上,就是相信了和尚的话。他笃定不信这些,所以怒气迟迟无法消退。

“若是我求你戴呢?”赵雪青问。

她语气娇媚,鲜眉亮眼,带着期待看他,逾明沉溺在她的无边的温柔里,伸出手去,说:“我戴上,那你就不要再去想这件事了。”

赵雪青迅速把佛珠套到他的手上,自己也戴上,点头说:“好不容易出来玩一次,戴上就到此为止,后面好好玩,不再自寻烦恼。”

“戴上这个就可以了,生辰是父母给的,不必推迟过。”李逾明又说,“我相信事在人为,只要你我心在一块,没什么能分开我们。”

“其实无所谓,我的生辰是徐娘事后推测的。那时候打战,我父亲不在身边,没人知道确切日期。早一天晚一天都可以。”

“你母亲呢?她也不知道吗?”李逾明问,“这几年,我也没见你提过她,她去哪里了?”

赵雪青面色一变,说:“父亲说她生我的时候去世了。”

李逾明知道她是赵启言在西北时候某个小妾所出,但奇怪的是,就算她是小妾所出,也是赵家名正言顺的女儿。按理来说,她生母去世,应该由黄婉玉抚养,不知为何,前面十几年,赵家似乎对她的存在颇为忌讳,一直养在西北,像没她这个人似的,导致后面京城的人对她出身很是怀疑,无形中增加了她婚嫁的难度。李逾明虽有疑问,但她一向不爱和他谈心,所以他从未出言问过。

这次得了机会,于是问:“岳父为何不早把你送回京城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