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天意(2/2)
“之楷,人长大了,总是要离开父母的。”娘亲怜惜地摸了摸君之楷的额发,“你迟早要习惯的。”
“娘亲……”君之楷小小地抱怨了一句。
“况且,之楷,你自己也是想走修仙路的吧?”娘亲循循善诱着,纵使自己的内心心如刀割,但表面上还是宽慰着君之楷,“你去潇寒派之后,也可以常常来看望爹娘呀。”
“人家还是潇寒派的掌门呢,之楷,你之前不是也说过?很羡慕那些呼风唤雨的仙人,从今以后,你也可以做到那样啦!”娘亲给君之楷讲过关于仙人的故事,小时候的君之楷听到后,也曾经说过“我也想和仙人一样”这样的话。
她了解自己的孩子,她也知道君之楷心中也有修仙的梦想,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她都不希望君之楷错过。
“嗯!”想了想娘亲说的话语,君之楷用力地点了下头。眼前的娘亲笑意盈盈,眉眼弯弯,他扑进娘亲的怀中。
就这样,决定了君之楷之后的命运。
临别前的前一晚,君之楷家中的佛堂前。
父母双双跪在佛像之前,新上的香与新放的贡品,佛香与新鲜水果的气息混在一起,相得益彰。
他们双手合十,虔诚地向着佛祖祈祷。
不求成仙证道,不求与天同寿,只求我儿无病无灾,顺心顺遂,平安到老。
随后弯下腰,在蒲团上,正对着面前的佛像,重重地磕头。
因为他们知道现在自己已经无法全身而退,那么至少,希望君之楷能离开,希望君之楷能不被牵连到。所以哪怕要与自己唯一的孩子分别,他们也心甘情愿。
自己的结局已经注定,那么剩下就只会为了孩子祈祷,只希望君之楷能平安喜乐,如愿以偿。
只要他能逃出生天。
“朝辞,手能借我一下吗?”君之楷的声音带了点哽咽,云朝辞闻言,就把手递给了他。
他没有去看君之楷现在的表情,但哪怕不去看他也知道,君之楷在哭泣着。
云朝辞感觉到自己的手复上了什么湿润的,如羽毛般轻柔的东西,就像是蜻蜓落在手心上的感觉,有一滴水珠,落在了自己的手指上。
君之楷的手抓着他的手,像是想要用这样的姿势来掩饰脸上的表情。
他之前就知道父母爱他,但是从未想过,父母这么爱他。
明明已经知道身处在困境之中,却还能每天对他笑脸相迎,耐心听他讲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哪怕再觉得痛苦的时候,父母都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他,总是自己默默承受着。
在看到潇寒派的仙人来的时候,明明自己内心里也对君之楷万般不舍,但因为觉得这是个对他来说很好的去路,所以还反过来安慰他,叫他去门派后不要太想念家里。
君之楷想起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娘亲拉着他的手,跟他说家中一切都好,不用担心,爹还催促着他,让他好好修行。娘亲为他说话,责怪着父亲,说之楷现在已经很辛苦了。
“如果太累了,那就休息一会儿吧。”娘亲拉着他的手,慈爱地说道,“之楷只需要过得开心就够了。”
没有对孩子太大的期盼,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过得如意快乐。
正因为意识到了父母对自己深重的爱意,君之楷才止不住现在的泪水。他已经经历过了太多,但是回想这近两千年里,只有还在爹娘身边的十二年,他才称得上是无忧无虑。
时间调到君之楷不愿意回想、也不愿意看到的那一夜。地面上流淌着的血和君之楷成仙那一日潇寒派山上的血一样多。
父亲和母亲手牵着手一起坐在房间里面,等待着黑夜的到来。
“之楷,还好之楷不在这里……”母亲喃喃自语,然后和父亲相视苦笑。
哪怕是早就预料到的宿命,但到它真正来临的时候,还是会让人感到恐惧。
苍天啊,你为什么那么不公平呢?
但即便是质问神明,也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回应。
皇帝对底下的一切都心知肚明,如养蛊一样,放任两个儿子明争暗斗。哪怕在都城里出了那么大的事情,也让大理寺赶紧以强盗定案。
狭路相逢,三皇子愤恨地对太子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干的好事!小心我抖落到父皇那里去!”
而太子只是轻轻地瞟了他一眼,转身离开,他的话语被吹散在风中。
“你以为父皇就不知道真相吗,我的好弟弟?”
三皇子怔怔地站在原地,恍惚间,好像窥见了些皇帝的心思。
等日后一切尘埃落定,太子登上皇位,将三皇子一党都归为乱臣贼子,君家的灭门惨案也再也没被人提起。
留在史书上的,也只有强盗入室杀人,寥寥几字。
这一切并不是天意,全是人为。不是天灾,而是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