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尘世(1/2)
第三十二章.尘世
洵州城和君之楷印象中的模样已经有些出入,整个城镇的布局,街上的装饰,店家的位置都已经不复从前。关于人的东西总是随着朝代的更替而变化,但是也有亘古不变的事物。
比如整个洵州中心的湖泊,和湖边绿意盎然的垂髫柳树。
云朝辞看到湖水的时候,君之楷注意到他立马眼神一亮。
“我想在这边多逛一逛。”
他们坐在湖边的长椅上,凝视着湖面和对岸的山。今日的太阳很耀眼,衬着湖水格外的蓝,对岸的山像水墨画一般,颜色深浅不一,朦胧的,雾气缭绕的,看不明晰。
这个湖相当大,看不清另一半的岸边。旁边郁郁苍苍的树为他们挡住了大部分的阳光,也带来了夏日里少有的阴凉。
就这么看着湖面,君之楷感觉自己获得了内心的宁静。
他记得云朝辞相当钟爱这个湖泊,曾说过就是为了来湖边散步才来洵州的。君之楷也理解,他自己也是一样。虽然他来洵州的次数不多,但每次来的时候也会选择来这边坐坐。
什么都不要想,就看着平静的,偶尔被风吹起涟漪的湖水,闭上眼睛也是个好方法,这就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吧。
再次重游故地,总是不免有物是人非的感叹。或者,人还是那个人,只是心境早已经不一样了。
君之楷想到清晨时,云朝辞明明还有些睡眼惺忪,但看清自己靠在君之楷肩膀上的时候就瞬间拉开距离,君之楷从他的动作中读出一丝防范。
果然,还是因为自己喝醉后干了什么让云朝辞讨厌他的事情吗?君之楷感到沮丧。
即便云朝辞解释了“只是因为觉得太麻烦君之楷”,他还是觉得有什么他看不见的东西,已经悄然改变了。
所以哪怕看着眼前的美景,君之楷也还是在胡思乱想着,平静不下来。
走在曾经熟悉的街道上,君之楷打量着周围,并将现在的景色和自己的记忆对比。虽然变动了很多,但是洵州还是洵州,他这么想着。
每个城镇都有各自的特色,独属于这个城镇的气质,哪怕过了再久,也能一眼就认出来。
“你常来洵州吗?”云朝辞时不时转头看君之楷一眼。
“也不算常来。不过洵州也确实算是我最熟悉的城镇之一了。”君之楷如实相告。
“难怪。”云朝辞微微颌首,“感觉你在这里,和在其他的地方的感觉不一样。”
“不一样……”君之楷注意到了他话中的重点,有什么不一样吗?”
“你很高兴。”云朝辞回答,“你在这里很放松,不像之前在魔界,和刚从酆落出来的时候。”
“你对有其他人的地方都觉得很紧张,我能感受到你在暗暗警惕。但唯有洵州不是。”
“你很怀念。”
对于云朝辞的讲述,君之楷也在想着因由。
可能是因为,洵州是他还没完全长大之前就认识的城镇吧。
人总是会对自己少年时相逢的事物倾注更多的情感。也许不是那个事物有多美好,而只是怀念当时那个赤诚的自己。
桥上人来人往,甚为热闹。大家看起来都很忙碌,但是脸上看得出很充实,交谈的时候也带着笑意。君之楷很羡慕他们这样的状态,充实以及满足,忙碌但不过于疲惫,还有精力用于给陌生人释放善意。
走路的时候,来往的人看起来都有很明确的目的地,步伐很坚定,但是走的并不急,遇到熟人还会停下来打趣几句,让君之楷都感觉自己少了几分游离感。
君之楷明明只是过客,但却有了在红尘中的实感。
路边竟然还有莲子卖。
现在也还在七月上旬,就已经有采莲人早早采下了第一批的莲蓬。莲蓬看着不太大,但是外表满是翠绿,没有一丝泛黄的部位。篮子中还放着大片的荷叶用来挡一挡太阳,能看见叶子上晶莹剔透的露珠。
很新鲜,所以君之楷问价了。
“莲蓬怎么卖?”
“四文一个,十文三个。”带着草帽的小贩回答道。
“能用灵石吗?”
瞧着君之楷和云朝辞两人气度不凡,摊主纠结了一会儿,还是做出决定:“我这边灵石换不开,收不了。但瞧着二位是仙人?若是喜欢,我可以送二位一个。”
“不用了。”一旁的云朝辞把话题接过来,“我这有。我们要三个。”
藏书阁的工钱南宫夜给的真大方,看着云朝辞从善如流地再次拿出荷包,君之楷在心中想到。
他有点想摸一下自己的乾坤袋,云朝辞买的花还放在里面。他们离开魔界的时候也没忘记带走,君之楷特意施了保鲜咒,能存放很长一段时间。等回了仙界要继续养起来,也许放在院子后面的池塘中会很不错。君之楷畅想了一下。
“说起来,我还不知道你在藏书阁做了什么工作呢。”君之楷一边把莲蓬剥开,露出淡绿色外皮包裹着的莲子,一边说道。
“其实我也没干什么。”云朝辞已经把莲子的外皮都拨开了,内里的肉白净光滑,他咬开,把里面绿色的莲心取出来,“我只是看他们有些书摆放的太乱了,进行了一下分门别类。”
君之楷也尝了一个,带着淡淡的甜味,水分刚好,伴随着莲子的清香,很解暑气。君之楷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天,家中就会做银耳莲子汤,再放上几大块冰糖。他很喜欢,每次都会一连喝上几碗。
只是长大后,甜食就吃的少了。
云朝辞不像君之楷那样爱甜,还是这样淡如点睛的甜味更合他心意。君之楷回忆起他俩从前在洵州城,云朝辞也这样买过莲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