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 第174章 东厂

第174章 东厂(2/2)

目录

这些太监们普遍没读过几年书,话语糙得很,他们私下换着花样就把韦之贯骂得很惨,什么话都能往他身上套。

原本他们这些太监因为大多数都挺喜欢秦朝宁秦大人的,所以对于韦之贯这个秦朝宁名义上的先生也多有“包容”。

他们眼里的“包容”是,他们往常横行霸道,滥用刑罚,在韦之贯这里已经是给对方面子,和对方沟通,没有当他是死人,把功夫做足了。

但是韦之贯做事很强势,对东厂的这些人也毫无信任在,更别提东厂拿出来的“证据”。

一边是要抓拿“犯人”的,另一边是禁止跳过律法动用私刑的,两边自然无法调和。

今日能够让韦之贯上奏参东厂一本,话里话外都是历帝对于东厂的纵容过甚,权力给予过大,养大了那些太监的心,使其缺乏约束,藐视律法,扰乱各个官衙的职责和根本,就是因为东厂的人挑衅韦之贯,明目张胆地提审了一个刑部的小官。

这个小官,要细查的话,肯定是没犯什么大过错的。

至于那些茶敬、炭敬……这些就都是现在的官场默认的,所有官员私下可收的“补贴”。

要是这些“补贴”就能定罪,甚至是用刑。

整个大宣朝的官吏们,十有九个不存。

东厂那边这般给韦之贯下马威,触犯到韦之贯的原则以及护犊子的本性。

听完他告御状的历帝,脸色很不好。

太和殿上,所有官员都能看得出来,历帝很生气。而他的生气,并不是生东厂的气,而是生韦之贯的气。

他气韦之贯没眼色,同时气他压根没想过他这个皇帝的需求。

听听什么东厂是爪牙?东厂能够是谁的爪牙,东厂听的就是他的令,这是不是把他骂进去的意思?

当着文武百官把东厂那些太监批得一无是处,是不是在说他这个皇帝用人不察,昏庸无道?

那些宦官要是各方面学识和脑子比得上你们这些文官,他们还用得着去势,把自己弄成太监?

他这么多年来 ,好不容易培养出来这群只忠于他的人,他容易吗?

少年就有母后垂帘听政,杨誉良把持朝政。等他能够自己掌权了,朝堂上的派系斗争就没停过。

结果呢,弄走了杨誉良,就上来曹明洋。

他还正值壮年呢,曹明洋这些人就站队他儿子了。

细数这几年多少天灾人祸,整个江山才安定了多久?

他自问登基以来,哪天不是兢兢业业,起早贪黑忙政事的?他过过几天好日子了?!

他做错了什么?在东厂这里,他能有什么错?

东厂的那些人不过笨了些,有些可能还蠢坏了些,但是他们忠心耿耿,眼里和心里都只有他这个陛下呀,也只能仰仗他。

韦之贯义正言辞地冷冰冰批判了一通,让历帝觉得自己真是无比委屈。

他作为皇帝,整个天下都是他的,听韦之贯的最后说的几句话,是要让他不能保东厂那几个太监的意思了?

“此事,容后再议!”历帝甩袖,“退朝!——”

刘旭等人:“……”

曹明洋、岑经纬等人,“臣等恭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会散了,阮储皱着眉头看向站在殿内中央的韦之贯,心中飘过好些个想法。

他的干爹总管太监周伯通是分管东厂的其中一个大太监。

秦朝宁距离韦之贯就两三步,刚想过去就听到有人喊他。

“秦大人,阮大人”,工部屯田司的官吏小跑着朝秦朝宁和阮储走去,把他们两人喊住。

他热情地拽住了两人的手,招呼道,“择日不如撞日,陛下都有旨了,让二位大人前去屯田司协助,不若就此时走一趟吧。”

“早日把那些农作物搞清楚,弄出秦大人前些年提及的高产粮种,那才真是造福百姓千秋万代了!”

秦朝宁:“……”

阮储:“……”

对方把大义都拿出来了,这是真着急当下就要他们走上一趟。

于是,秦朝宁和阮储便跟上对方,前往工部。其他事,就先放一边。

路上,秦朝宁和阮储简单聊了聊,针对阮储带回来的各类种子和植物,他自己知道多少。

阮储自然是知无不言。

而一旁的屯田司的官员,就静静听着他们二人的对话,默默把一些重要的信息都记在脑海里。

“下官带回来的种子和植物,基本上都是那些地方的百姓可食用,日常会用得上的,但是具体如何正确种植,适合在我国哪些州府种植……这些,下官实属不知。”

“无妨,且到了工部看看。”秦朝宁了解得差不多,心里多少有了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