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 第069章 陆杰修

第069章 陆杰修(1/2)

目录

第069章 陆杰修

秦朝宁他们从府衙登记完, 除秦朝宁以外的举试班甲乙班的几人仍旧还在气头上。

这些学子们简直欺人太甚!

而秦朝宁跟在师兄们身后回到大院,眼瞧着几位师兄的心态不稳,仿佛受到了影响。

他想了想, 甚是认真地提议道,“师兄们, 咱们即日起埋头刻苦做学问,力争府试都考个好名次。”

闻言, 几位举试班甲乙班的学子们愣了愣。东篱书院的学子们惯常颇为平和温和的脾性,相对习惯随遇而安, 是顺其自然的中庸一流。

见状,秦朝宁给他们解释到,若是他们下场应试名次好,不仅能够给自己正名, 给东篱书院正名, 还能给盐边县争一口气。

生气解决不了问题,但是硬实力可以。

他们几人被秦朝宁循循善诱,原本少得可怜的野心与举试欲望很快就被引导了出来。

于是, 在外面的那些学子私下议论他们议论得热火朝天之际,东篱书院的人开始挑灯夜读。

秦朝宁他们的小院子里, 他们一家子在吃完晡食, 也收拾完毕后,秦柳氏和三个子女商量如何才能与军营里的秦石取得联系。

秦朝阳提议,他可以往军营那边跑一趟。

秦朝宁则是让明日里, 先去城门的衙役那了解一下近日里有否倭寇来犯临聿府城。同时,他们在城内看看有没有身手好些, 能收点银子帮忙跑腿传递消息的镖师。

军营重地,闲人不得靠近。他们自己不能贸贸然过去。

听罢, 秦柳氏三人便依秦朝宁所言,明日再看。

翌日,他们如常去南街摆摊,秦朝宁也跟着去。

“幺儿,你只带笔墨纸砚?”秦朝阳归置好手推车,疑惑问道。

“嗯!”秦朝宁把自己的背篓放上去手推车,“桌子椅子,幺儿打算在集市里找个店家租一个。”

“那行”,秦朝阳应道。

幺弟身上有些许铜板,他自己看着办。

见此,秦柳氏与秦晚霞也没说什么。她们今日不再跟过去,而是呆在家里收拾豆子,准备发多点豆芽。

今日的南街上,有这么新奇的一幕,在集市里尾那地儿,有一小摊子,由一六岁小儿在代写书信,而这小儿他哥在吆喝卖油纸伞。

俩小兄弟长得精神,眉清目秀,加上这摊子新奇,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五文钱代写一封书信,不管字数多少,纸张笔墨皆无需再掏银子。而且,这代笔的小儿写出来的书信并不文绉绉,字里行间通俗易懂,字迹清晰,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没过半天,整条南街就有不少老百姓闻声前去。

因为秦朝宁的桌子前聚集的人多,秦朝阳带出来的两箩筐油纸伞早早就卖光了。

他便干脆站在秦朝宁的书桌侧,帮他维持那些前来需要写文书、书信等的百姓们的秩序,让他们一一排好队。

秦朝宁小脑袋半垂,神色专注,手里的毛笔偶尔往砚台里蘸墨。他书写的速度又快,写的字又工整。

“叔公,您看看”,他写完后就把该文书递给面前的中年汉子。

这位汉子腼腆局促道,“叔我不识字,你大概给我念一下便可。”

闻言,秦朝宁语速不紧不慢,咬字清晰给对方把书信念一遍。对方听完后,满脸笑意,小心翼翼地把纸张叠好放入怀中,才给了五文钱给秦朝宁。

基本上,所有前来的百姓,他都是有求必应,连想给儿孙起名字希望他能写几十个寓意好的名字的,他也会满足对方。

在未时左右,他们才收了摊子。

俩人推车手推车,前去各个镖局问问有没途径能往盐边县军营送消息的。

亏得他们运气好,刚好此前认识的万隆镖局,有一批从京中运送过来的东西需要这两天押送至盐边县军营。于是,他们只需付了一两银子就把书信给到了镖局。

傍晚归家后,秦朝阳帮着秦柳氏与秦晚霞干活,秦朝宁就抱起几飞奔往大院那边跑。

傍晚至夜里,他差不多是扮演几位师兄的“小师父”,自从那天回来后就时常给他们总结归纳重点,顺便随即出题,权当押题试试。

有他在,举试班甲乙班的六人往日里的那点散漫,都因为要在小师弟面前要做好榜样,只得刻苦得不行,半点小差都不开。

他们互相之间有疑问的就拿出来探讨,兼以秦朝宁像“科举行走百科”似的,且不像孙夫子那般严厉,于是,他们对于各类科举用书的认知与理解短时间内补全了不少。

两日后,秦朝宁家中的豆芽菜发好了。秦朝阳与秦朝宁便立即搬一些过去摆摊。

随着豆芽在临聿府城开始售卖,每日,在他们的小推车刚到南街一刻钟内,这些豆芽菜都一售而空,供不应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