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的信(2/2)
玩伴。
沈致皱了皱眉,明显不太满意这两个字。
秦徊直接无视沈致难看的脸色,继续道:“也是山鬼帮的尊主。”
听到此处,其余三人皆张大了嘴巴,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秦徊只好向她们简短的说明了一下沈致落草为寇的缘由。
听完后顾抱儿表示沈公子也是一位可怜人,下一刻又不免想起适才自己的举动有多丢人,只好涨红着脸尴尬的拉春祺和秋祉去别处逛逛。
秋祉的责任感油乍然而生,她不放心主子的安危,边走边挣扎着说她不逛,要留下陪小姐。谁知顾抱儿死不松手,“青梅竹马许久未见有好多话要说,你有点眼力见别留在这里煞风景,快走快走。”
等人都走远了,秦徊和沈致才沿着淮江边散起步来。沈致开口就是问秦徊这些天过得如何,吃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但秦徊心中有事,简短答了几句赶紧将最新消息同步给沈致。
沈致是个性情中人,听完当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在手掌上划了一道口子,对着正北的方向就要拜。秦徊见状吓了一跳,“你疯了,为何弄伤自己?”
“此前我对秦兄多有误会,甚至在得知他的死讯时心中暗自痛快过好一阵。今日既知他的苦衷与不得已,又知他是如此爱护你的兄长,我自当要为曾经的无知而做出表示。”
秦徊瞧他说得振振有词的样子,耐心劝慰道:“你也说了是曾经的无知,无知者无罪,我阿哥若还在世也定不会与你计较。”
但沈致过不了心里的这关,他从小励志要做一个内心坦荡的人,是以还是朝秦于仲死的方向郑重的拜了拜。秦徊也受他感染,怀着对阿哥的牵挂与不甘一同拜了三下。
拜完沈致问秦大将军得知此事后是何态度,秦徊愁眉苦脸道:“阿爹很难做,一个是君,一个是子,他迟迟没表态想必内心也很煎熬。近日来青索城和南涧城得知真相的百姓们也越来越多,阿爹素来在民间声望高,以前大家伙称他为“兵神”,如今都将他看作了救世的唯一稻草,直呼他老人家为“救世神”,甚至直接聚在府门前求阿爹替天行道、讨伐——”
秦徊放低了声音:“讨伐昏君。可百姓这么做无疑是将阿爹架在火上烤,他忠君报国了一辈子,怎么可能下得了决心做这种事。”
沈致闷闷地“嗯”了一声,随后道:“为政治以德,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句话既是在说蒙诏皇帝,也是在说秦大将军。蒙诏皇帝失德在先,百姓弃之不可惜;秦大将军在南部之地兢兢业业了大半辈子,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爱民如子,众星推举,他若不反才叹可惜!”
秦徊在心中感叹沈致的胆识,同样的道理她也曾想过,但她顾虑太多,既不敢说出口,也不敢劝阿爹。
“阿爹手握兵权,要反也不是完全不现实的事。只是我听阿爹说过,好不容易才结束的战乱,他不想让蒙诏的子民再白留一滴血了。况且蒙诏除了阿爹一位“征”字头大将军以外还有另外三位大将军,阿爹若反,这三位大将军不会坐视不管,若没有制胜的把握,到时以一敌三,再加上皇宫的羽仪卫,怎么想都是螳臂当车。”
沈致点头表示赞同,他之前确实没想这么深,是他莽撞了。随后两人之间陷入沉默,依旧并肩走在淮江边,各怀心事。
许久后沈致停下脚步,扶着秦徊的双肩,试探性的问道:“若是秦大将军有别的助力呢?”秦徊“啊”了一声不明白他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说,要是我愿意说服我析国陛下,出兵帮助秦大将军共伐昏君呢,你觉得胜算可会大些?”
-
等两人谈得差不多了,沈致将秦徊送到白乌村村口。春秋两位丫鬟已在马车前候着,顾抱儿被村里生病的人家拖住了,说不用管她等看完病她自行回去。
一番告别后马车缓缓前行,秦徊心中生出两种情绪在相互打架,一种是惴惴不安的担心,另一种是莫名的亢奋。她无意识的用手指用力去拨弄戴在手腕上的水晶银镯,下一瞬,“啪嗒”一声,绳子突然断裂,紫水晶珠子朝各个方向滚落。
外头驾车的两个丫鬟赶忙停下车来问怎么了,秦徊边弯腰找珠子边说没事继续走就行。好在马车的空间狭小,不多时手上已经捧着一小把珠子了。她数了数,还差着一颗,又弯腰四处摸索。
摸着摸着好似摸到了别的东西,她拿出来一看,居然是封信,转念便想起了这封信的来源——不就是前不久她去盘龙寺时,一个年轻和尚塞给她的么。
那日出寺后她本想在回程的路上对这封无名信一探究竟,结果出来后被六毛一打岔,她上车后随手一放,直接将此信给忘了个精光。
这下最后一颗珠子也不找了,立即拆了封皮读起信来。将信纸展开,纸上的字迹她再熟悉不过,是秦于仲所写。信的内容很长很长,足足有七八页信纸。
这就让她完全没想到了,阿哥居然在多年就给她留了一封信。
于是仔细的读了起来。
半晌后,春秋两个丫鬟听到里头的人发话了,“快掉头,快回白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