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秦淮盼 > 探市井

探市井(2/2)

目录

再生秋祉的气,春祺也不敢对着主子撒气,她立马换上乖顺的模样,认真道:“自从家主与小姐买粮救济百姓一事在城中传开以后,每回采买时奴婢都会碰到许多人,说是咱们大将军和小姐都是大好人,他们无以为报,便给一些他们拿得出手的东西以示感谢。”

“一开始奴婢都是拒绝的,可这些人看我不要,便想方设法的偷偷放在我随身携带的篮子里。其实奴婢上回跟小姐提过的,可见您没说什么,奴婢就当您,您默认了,往后才……”

才理所应当、想当然的接受了一切。

秦徊回想起似乎确如春祺所说,有这么一回事。可当时她一心都扑在研究如何编出虎头坠了,哪里还分得了神,管得了春祺在同她汇报什么。

但就算这样,春祺也不该拿。若只是百姓给的寻常东西就算了,可里面还掺杂着一些名贵的小摆件和做工精美的掌中玩物,这些东西又怎会是揭不开锅的百姓能给得出手的东西呢?

这些名贵的物件来源不明,且目的不明,阿爹向析国人买粮一事本就闹得沸沸扬扬,没有龙颜大怒已是万幸,若是再因此被别有用心的人给参上一本,那后果不堪设想。

许久没出门了,秦徊竟不知民众感激他们秦家的热潮,还依旧那么高涨,于是决定明日去市集上一探究竟。

然天不遂人愿,第二日下起雨来。

奈何秦徊铁了心,做好了万足的准备,只要等雨一停,无论如何都得出去。可青索城这淅沥小雨一旦下起来,竟有没完没了的架势,愣是一连下了半个多月都没停。

就连除夕那一日,本该是“爆竹声中一岁除”的热闹日子,都被这连绵的雨搅得愣是让青索城众人,都压抑着过了一个最安静、清冷的节庆。

好在二月初十那日,灰蒙蒙的天空再次迎来了蓝天白云。害羞的太阳,时不时的从大簇大簇的白云里探出脑袋,照得大地的气温回升了不少。

物极必反,前些日子街上有多冷清,今日这街上就有多少数不尽的往来车马,以及外出的行人。

秦徊主仆三人乔装打扮了一番,走在无人识得她们的街头,恣意潇洒。左看看、右望望,一副乡下人第一次进城的样子。

要了解市井消息,必先融于市井。

好在她们表演得足够像模像样,没过多久,就同街边一些爱唠嗑、聊八卦的闲人挤作了一堆,了解了不少平日里根本接触不到的小道消息。

比如街口开裁缝铺的老板,他媳妇前几日同情人私奔了;城西最有名的快嘴李小慢,被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毛孩给打败了;刘家豆花铺包豆花的白布特别脏,听说都是捡人用剩的搓澡巾……

这时其中一位长得刻薄的妇人话锋一转,低声道:“哎,你们可否见过,以前总捡烂苹果吃的那个小叫花去逛窑子了!”

“哎呀!他啊,我见过我见过,前几日我还见他买新衣服了,害得我差点没认出他来。以前穿得就破破烂烂的,也不知从哪偷来几个钱,如今竟也打扮得人模狗样了。”另一个大腹便便的人补充道。

他们才说完,人群中立刻冒出很多不相信的声音,“胡说什么,我还经常见到他呢,还是和以前一样啊,靠着秦府的施舍赖活着,见人就说秦大将军是活菩萨,是苦难百姓的救世主,大肆宣扬秦府的善举。不知道的,还以为那秦家人人都是他老子呢。”

此话一出,先前说话的两人也没了底气,不禁怀疑起自己来。这世上长得神似的人不少,兴许真是自个儿看错了吧,顿时脸上很是挂不住的缩去了后面。

“是啊,如今这青索城中谁人不知大名鼎鼎的秦大将军啊,又能打仗还爱民,怕是以后这天下变成他秦家的天下,都不会有人跳出来反对吧。”

“嘘嘘嘘!这种话可别乱说,当心被官府的人听到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散了散了。”

一群逗在一块儿的闲人将头仰起,假装若无其事的看了看四周,发现并无异常后朝不同的方向各自散开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在嘴边贴了一颗大媒婆痣的秦徊,若有所思后追上了大腹便便的那一位,道:“这位大哥,不知你方才说的那个小叫花叫什么名字?”

“没事别瞎打听,赶紧走。”

“哎,大哥大哥。”秦徊追了上去,“这些人中我只信你说的话,小弟几人初来乍到,闲着也是无事,不知你说的那个小叫花在哪儿可以找到他,我们几个去替你探探虚实,到时作为人证来证明你所言非虚。”

这话说的深入人心。

街头唠闲之人最看重的有两点,一是那炙手可热的一手消息,二是这消息的真实性。别看人家在背后说家的闲话,可却讲究得很,从不吹牛或者胡说八道。

这个大腹便便的男人今日被人说是在胡邹,心里憋屈得很,眼下有人愿意证明他所说的话,不带犹豫的一改此前态度,“这位小弟真是好眼光,瞧你们和我志趣相投,那便告诉你们。那人住在城南旧桥下,常在同人街那一片上乞讨。”

“哦,对了,他叫六毛。”

听到心里隐约猜测到的答案,秦徊献出一个热情似火的微笑:“好嘞,我记住了,谢谢大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