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2/2)
至于贾宝玉,他听说薛蟠醒了,想起平时薛蟠虽然荒唐,但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也想着他,如今人醒了,不管怎样,都该去看一趟才能心安。
贾宝玉是个善良又容易心软的少年。
他非要去,贾母拿他没办法,只好让他揣了一对辟邪的符咒在身上,又让他将通灵宝玉带在身上,才让他去。
贾宝玉去了,林绛玉去问题自然也就不大。
但是家里的几个小姑娘,贾母是无论如何也不让她们去的。
惜春对薛蟠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平时几乎都不见面的,听说他醒了什么人都不认得,又想起平时听的那些鬼怪故事,就问贾宝玉:“他这样是不是撞了邪?要叫太太去请神婆到梨香院跳大仙吗?”
“啊?这……”
贾宝玉被问得有些发怔,反问惜春,“四妹妹,神婆跳大仙真能用管用吗?”
兄妹俩大眼瞪小眼。
迎春无动于衷,只靠着窗棂看窗外初春的景色。
探春看贾宝玉和惜春的模样,说道:“跳大仙若是有用,早就该请神婆来跳了。薛大哥哥许是被人打伤了脑子,一时记不得人,慢慢治总是会好的。”
她对薛蟠如何也并不关心,只是想到薛姨妈和薛宝钗,感叹道:“幸好薛大哥哥醒了,否则宝姐姐和姨妈日后都不知该要怎么办。”
靠着窗棂的迎春这才回过头看了探春一眼,淡声说道:“他若是谁也认不得,又不会说话,便是醒了,宝姐姐和姨妈也是要伤心难过的。”
林黛玉从没见过薛蟠,薛蟠对她而言只是一个陌生人。
若是个好人,他的遭遇兴许还能让林黛玉感伤一下。
可薛蟠实在说不上是个好人,林黛玉就是再多愁善感,也没法用在这个人身上。
她想起了香菱,忽然说道:“不知道香菱如今怎样了,贾先生为她找到父母了吗?”
说到香菱,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安静了下来。
香菱年龄只比西书房里年龄最大的迎春大半年,性情可人,模样又长得十分出挑,几个小家伙对香菱都很喜欢。
别说是几个小家伙,就是荣国府里的其他稍微有良心一点的人,譬如贾琏之流,跟薛蟠一起吃喝玩乐的,见了香菱,都得说这么个人跟了薛蟠,真是糟蹋了。
林绛玉伸手戳了戳贾宝玉的胳膊,说:“贾先生平时到府里找舅舅的时候,舅舅最喜欢让宝玉哥哥去见贾先生了,宝玉哥哥,你不如问一下贾先生。”
贾宝玉却蹙眉,说道:“这种诨人,能不见还是别见的好!”
贾雨村在应天府尹不过半年,随着林如海回调京都,贾雨村也回了京都。他回京都之后,频繁到荣国府来。偏偏贾政对贾雨村表现得很看重,每次贾雨村来,都让贾宝玉换了衣服到前头去见客人。
一见贾雨村,听的又是那些贾宝玉最讨厌的那些话。
不是奉承贾政就是奉承林如海,在不然就把话题放在他身上,劝他好生读书考取功名。
贾宝玉烦不胜烦。
林黛玉听了,竖着柳眉,轻斥道:“你说谁是诨人呢?”
好歹也是她的老师。
探春见状,抿着唇偷笑。
林绛玉“啊哦”了一声,眨巴着那双葡萄仁似的眼睛,看看贾宝玉,又看看林黛玉。
贾宝玉连忙向林黛玉赔笑,“好妹妹,你别多心,我不过一时失言。贾先生先前在扬州给你当老师的时候,自然不会跟你说那些浑话。别说他是诨人,我也是诨人。男人都是泥做的,平日我跟你们待在一起,都自惭形秽,生怕脏了你们的地。”
林绛玉第一次听贾宝玉这些话,瞠目结舌,大声反驳:“宝玉哥哥,我才不是泥做的!”
贾宝玉:???
林绛玉神色不快,“你想当泥做的人,自己当便是,说什么男人都是泥做的,我也是男人!”
贾宝玉一脸懵逼:“……”
哄林妹妹还不够。
还得哄林弟弟?
贾宝玉也不知道自己今天是倒了什么霉,怎么就在两个玉儿跟前动辄得咎?
晚上林如海回不羡园,贾滟问林如海香菱的事情如今办得怎么样。
“元宵节之后,才将香菱托付给贾兄,让他帮香菱寻亲。如今才过一个月,约莫还在帮她找呢。”
林如海觉得奇怪,问贾滟:“怎的忽然又问起她的事情来?”
贾滟于是将薛蟠醒了的事情告诉林如海,“玉儿和府里的几个姑娘,平日都喜欢香菱那个小丫鬟。今日听说蟠哥儿醒了,谁也不认得,又不会说话,便想起香菱,说也不知香菱如今怎样。”
林如海走到西此间将身上的外袍换下才出来,贾滟穿着一身杏色的常服歪在炕上,手里还拿着一本书。
他走过去坐在贾滟身旁,将她手中的书取出来放在炕上的茶几上。
贾滟顺势窝进了他的怀里,擡头,杏眼含笑望着他。
林如海轻声笑了笑,将人抱起来让她坐在腿上。
贾滟双手搂着他的脖子,在他耳旁小声说道:“老爷,明天去问一下贾先生,香菱的事情如今可有眉目了,好不好?”
贾雨村是知道香菱的身世的。
他在应天府处理薛蟠和冯公子的案子时,肯定考虑过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甚至将知情的人都处理完,无后顾之忧了。
香菱又说她不记得从前的那些事情了,家在何处,父母是谁,她也不记得。
香菱未必是不记得,只是不敢说。
知道香菱身世的贾雨村如果真的想帮香菱找回父母,顶多就是费点心思,编一个逻辑上说得过去的故事,大概就能办成此事。
既然插手,当然要善始善终。
贾雨村的为人,贾滟不太放心,还是得让林如海去敲打敲打他。
林如海笑着应下。
贾滟见林如海答应,心情大好,双手捧着他清俊的脸庞,在他的嘴角亲了一下。
小妻子人前端庄有礼,人后热情主动。
林如海已经习惯她在四下无人时的这些亲密的举动,被她亲了一下,低笑一声,在她将要离开的时候,伸手按在她的后脑上,向她索吻。
两人在炕上耳鬓厮磨,过了片刻之后,交缠在一起的男女才分开。
贾滟的衣襟有些凌乱,松开的领口隐约能看到雪白的肌肤上有几个小红点。
林如海坐到了另一侧,中间跟贾滟隔着一个小茶几。
男人清俊的脸上带着笑意,目光不着痕迹地从贾滟的领口掠过,状似不经意地问道:“听说你和玉儿今天给老太太送了一份大礼。”
贾滟知道林如海说的是《双寿图》,于是将事情的始末告诉了他。
林如海知道贾滟自从到京都之后,除了管荣国府和林府的事情之外,还和陆清洛王熙凤忙绣坊的事情。
外面的事情贾滟不太关心,都交给王熙凤和邬书君去忙了。
至于绣坊日后要卖什么绣品这些事情,贾滟有时也会跟林如海嘀咕,但她说的那些事情,林如海觉得有些异想天开。
虽然异想天开,但也无妨。
就像贾滟常与他说的那般,即使这个世间有着种种不堪,但她还是愿意与他一起做梦。
梦想着终有一天他的抱负得以实现。
梦想着她的愿望能成真。
贾滟已经将松开的领口整理好,她笑盈盈地跟林如海说:“老太太很喜欢清洛,让我和凤妹妹安排哪天将清洛带到府里来见她。《双寿图》如果能在平南王太妃那堆积成山的寿礼里脱颖而出,那锦绣坊就算是打出名气来了。”
林如海微笑着听她说,等她说完,又问:“你打算以后给清洛出画稿?”
“不仅是我。”
贾滟的眼睛亮晶晶的,“以后若是有人擅长画画,又能过得了我这一关,都能提供画稿给锦绣坊。我们会在每幅绣品上标注谁供的画稿和诗词。”
林如海微微颔首,笑道:“这主意倒是不错,就是不知夫人的号是什么。”
贾滟:“晴方好。”
水光潋滟晴方好。
贾滟让林如海帮忙关心香菱寻亲的事情,没几天,贾雨村就托了人来说还没找到香菱的亲人,倒是他的妻子娇杏见了香菱之后,觉得她的眉目与她从前服侍的甄太太有几分相似,但问起香菱年幼时的事情一概不知。
贾雨村说既然有几分相似,如今香菱也记不起来自己家在何处,拐卖她的人牙子去年秋天时暴病身亡。没有任何线索,为香菱寻亲,无疑于大海捞针。
贾雨村说甄太太的丈夫甄士隐,对他有知遇之恩。夫妻俩本有一个小女孩名甄英莲,在她五岁时的元宵节走丢。女儿走丢之后,甄士隐经历了一连串的巨变,后来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只有甄太太如今住在娘家,还想着能找回失散多年的女儿。
贾雨村说既然香菱的眉目有几分像甄太太,不妨将香菱送去甄太太身边。
如此一来,香菱也算是找到了母亲,甄太太也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女儿。
两全其美,岂不圆满?
贾滟听说,也笑着跟林如海说:“也算是圆满,辛苦贾先生。”
确实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圆满。
二月底,王熙凤腹中的孩子出生,是一个女孩,取名贾巧。
就是原著的巧姐。
去年不如意的事情太多,在众人心里都蒙上了一层阴霾。新生命的到来,让人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荣国府上下都沉浸在巧姐出生的喜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