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 第59章

第59章(2/2)

目录

贾滟微笑,大户人家的孩子,礼数都是很周到的,心里想的跟嘴巴里说的,完全是两回事儿。

中秋节那天,贾滟带着两个玉儿去了裴府。

裴世英的夫人杨氏和窦晴川带着裴辙和裴世英的几个女儿在二门迎接她们。

贾滟不由打量起杨夫人来。

杨夫人其实不过是三十岁出头的年纪,长得白净秀丽,乌浓的青丝挽了一个堕马髻,头上戴着两根珍珠簪子,秋香色的秋衫和纱裙,额头上戴着五彩锦缎编织的抹额,十分素雅。

这是杨夫人第一次见到林黛玉。

上次贾滟到裴府的时候,因着史候府家史鼎的夫人带史湘云到了荣国府,所以就留林黛玉在荣国府里跟史湘云认识,只带了林绛玉来。

贾滟让林黛玉见过杨夫人。

杨氏见了林黛玉,笑着上前抱了抱她。

于是林黛玉闻到了来自杨夫人身上若有似无的玫瑰香,跟贾宝玉前几日让袭人送去给她的玫瑰露有点像,只是宝玉送来的玫瑰露香味更浓,杨夫人身上的更淡雅。

贾宝玉的玫瑰露是北静王送的。

杨夫人的玫瑰露也不是寻常物。

杨夫人笑容和蔼地跟林黛玉说:“长得真标致,难怪我们五弟妹天天念叨个没完,恨不得将你抢来当我们裴家的姑娘。”

林黛玉在杨夫人跟前表现得有些拘谨,只是向她露出一个斯文的微笑。

倒是林绛玉表现得十分活泼,他站在林黛玉身旁,弯着大眼睛跟杨夫人说:“我姐姐可不能当裴家的姑娘,我姐姐是我家的。裴伯母,你们家已经有好几个漂亮的姐姐的,别把我姐姐抢走。”

杨夫人笑着摸了摸林绛玉的头,对贾滟说:“今天家里还有其他的客人,我们带你去见见那些夫人吧。”

杨夫人在自己的府邸设宴,还想着带她一起在京都的贵夫人圈混脸熟,就是在荣国府的王夫人,都没有像杨夫人对她这样的好意,贾滟对杨夫人谢了又谢,跟窦晴川一起跟杨夫人进了垂花门。

中秋佳节,杨夫人在裴府里设宴。

前头是裴世英和裴行简跟男客们喝酒看戏,杨夫人则带着女眷们在花园里煮茶赏花。裴辙今年已经九岁,京都不比旁的地方,裴府也是个大家族,规矩也多,他现在要在前面跟着父亲和大伯父一起,很少有机会能到后花园来。

今日听说贾滟要带两个玉儿来,窦晴川要他带林绛玉玩,乐颠颠地从前头跑回后宅。

远远便看到杨夫人一行人领着贾滟和两个玉儿进了二门,笑得嘴巴都咧到耳朵根。

自从到了京都,见两个玉儿也不像从前那么方便,绛儿上阵子才见过一次,倒是林妹妹,到京都一别……裴辙掰着手指算了算,竟已经有小半年没见!

荣国府办丧事的时候,他和父亲跟着大伯父一起到了荣国府吊祭,也没见着林妹妹。

倒是见着了那个传说中衔着玉出生的贾宝玉了,只是贾宝玉的注意力都放在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身上。

林妹妹个子好像长高了些,模样依然是那么标致,只是刚到裴府,她好像有些不太高兴,秀眉微蹙,十分谨慎的模样。

他正琢磨着怎么上去见大伯母他们不会显得唐突,杨夫人已经眼尖看到他了。

“辙儿不在前头跟老爷和五爷一起,回来后头做什么?”

裴辙连忙上前行礼,见过大伯母、林伯母和母亲之后,才回话,“我本是在前头跟父亲和伯母一起的,母亲方才让人到前头传话,说林伯母带着绛儿和林妹妹到家来,让我到后头来。”

杨夫人看向窦晴川。

窦晴川笑着说道:“两家世交,特别让他到后头来向林伯母请安,也是应当的。”

一番话说得温和又熨帖,杨夫人颔首说道,“理应如此。”

贾滟见了裴辙,倒是很高兴,小少年如今又长高了一些,穿着一身浅蓝色的秋衫,里衣是白色的,将少年衬得十分俊俏,神采飞扬。

她笑盈盈地向裴辙招手,问他如今在家忙些什么?读了什么书?可又做什么讨人喜欢的手工了?

裴辙一一跟贾滟回答,一边回贾滟的话,一边用眼睛的余光去瞥林黛玉,只见林黛玉听贾滟问他的话,也看过来,神色认真地听着。

裴辙原本就很直的腰杆,这下挺得更直,他跟贾滟说:“最近在跟几个大哥哥一起听业师讲四书,得闲也跟着哥哥们一起去练射骑,前阵子得了几块上好的鸡血石,正琢磨着雕两个私印。”

林绛玉:“私印要做什么用的?我和姐姐也能有一个吗?”

裴辙闻言,笑着点头,“当然能有。我等会儿让人将几块鸡血石拿来,你和林妹妹挑一块自己喜欢的,我给你们做一个私印。”

林绛玉一听裴辙说给他和林黛玉做私印,高兴得不得了。

窦晴川让裴辙带着林绛玉到外头去玩,至于林黛玉,则和贾滟一起跟杨夫人一行人去了花园。

去花园的路上,窦晴川忍不住跟贾滟埋怨:“这混世魔王倒是聪明,大老爷也夸他读书能举一反三,可就是外骛太多,不是要去骑马射鸟,就是要捣鼓那些手艺活,让他安安静静读一天书就像要了他的命似的……”

窦晴川絮絮叨叨,贾滟忍不住取笑她:“要是哪天辙儿转了性子,每日过了三更便起来刻苦读书,怕是你又要担心他中了邪。他如今才几岁?心性|爱玩才是正常的。等再长大些,定了性,或许你还怀念他如今这么活泼跳脱的时候呢。”

窦晴川闻言,叹气,“希望吧。”

两人走到花园里,花园里已经有几个贵夫人在,先前贾滟见过的大理寺丞的夫人也在,除了大理寺丞夫人,还有户部员外郎的夫人和女儿孟蝶。

户部员外郎夫人余氏的年龄跟王夫人差不多,头发已经有些花白,见了贾滟,便笑着与她打招呼。

孟蝶见了贾滟,目光有些敌意,见了贾滟便笑着说:“先前总听我家三爷说他在京参加春闱时,寄住在姨妈家中,多亏了姨妈和表妹照顾,才能安心参加春闱。我早就想亲自去拜见姨妈,感谢她对三爷的照顾,只是总不得空。好不容易,等到表妹回京可以去见你和姨妈了,又因着这样那样的事情耽误了,没想到表妹竟是这般天生丽质的人儿。”

表妹?

贾滟有些好笑地看向孟蝶。

其实孟蝶比自己还要小一两岁,一双猫眼妩媚有神,两颊有些许雀斑,身材玲珑小巧,穿着一身水红色的秋衫,十分张扬。

她是卜朝义的妻子。

卜朝义是贾滟的进士表兄,如果当初卜朝义是个重视承诺的正人君子,中了进士之后,本该兑现自己的承诺,娶贾滟为妻。

但他没有。

一朝金榜题名,他转身就攀上了户部员外郎这根高枝,娶了孟蝶。

贾滟没想到会在裴府的赏花宴上遇见孟蝶。

转念一想,户部员外郎孟凡是裴世英的下属,两家往来,私交甚笃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孟蝶的话一出来,不止贾滟觉得好笑,杨夫人和窦晴川等人也愣了下。

贾滟睨了孟蝶的母亲余氏一眼,她仿若不觉得女儿的行为有什么突兀的地方。

贾滟嘴角微扬了下,一只手扶了扶头上的发髻,侧头瞅着孟蝶,她也不恼,说话的声音宛若春风化雨。

“说到你家三爷,那时他刚到京都,身上盘缠用完,我家虽然也贫寒,但母亲是乐善好施之人,即使家中并无余粮,也不忍埋没了一个有志向的年轻人,更何况他与我母亲也算得上亲戚,故而收留他。后来他金榜题名,虽没有向我母亲报喜庆祝,但我们一家人也为他高兴。我们助人只求无愧良心,并不奢望他人能为我们做什么,也不需要谁来看。若表兄真有心,以后也别去看我母亲为好,她老人家眼力越发不好,我怕她见了你或是表兄,错认了是什么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一怒之下将你们扫地出门。”

孟蝶愣住,没想到贾滟会在今天的场合不留情面。

她早就知道贾滟是卜朝义原先的心上人,今日来时本只想看看贾滟的庐山真面目,不想惹事,谁知一见,贾滟长相清艳,举止优雅,一颦一笑令人瞩目。

孟蝶内心顿时醋意大发,她性子冲动,一时没忍住逞那口舌之快,想用言辞暗地里打压挖苦贾滟的。

谁知贾滟看上去笑意盈盈,十分随和,确是个硬茬。

余氏也没想到贾滟会来这一出。

这么一来,卜朝义的名声岂不是要坏?

余氏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连忙向女儿使眼色,轻斥道:“平白无故的,净说些容易惹人误会的话。你虽没去看过姨妈,姑爷却是常去的。只是姨妈年纪大了,眼睛不好,耳朵也不太中用,姑爷每次去看姨妈了,姨妈都不认得他了。”

贾滟只是微笑,不说话。

杨夫人早就耳闻孟蝶和卜朝义的婚事是怎么成的,如今见几人这阵仗,心里跟明镜似的,稍稍琢磨,就知道来龙去脉了。

她内心有些懊恼自己一时疏忽,将不该凑堆的客人凑在了一起。

其余几个贵夫人在旁边谈笑风生,仿若没听见贾滟和孟蝶的言辞交锋。

贾滟也无意在杨夫人的宴会上弄得大家难堪,因此余氏让孟蝶借酒向贾滟感谢昔日她对卜朝义的照顾时候,贾滟没有拒绝。

她笑着将自己的酒杯拿起来,酒杯比孟蝶的杯子高出一截。

两个杯子轻轻一碰,贾滟笑着说道:“论年龄,我倒是比你的年龄要大一点。论辈分,我家老爷与令尊是同僚,又都是杜阁老的门生,你见了我家老爷,都得唤一声世叔。依着辈分,你还是喊我婶婶比较好。”

孟蝶的脸色顿时一阵青一阵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