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2/2)
贾滟白玉似的纤长手指指向那两个茶盅,半是认真半是开玩笑,“五太太忙前忙后,仿佛椅子有刺似的坐不住,既然如此,就劳烦您将这两盅茶送去给两位爷儿尝一尝吧。”
窦晴川却不干,“我们裴五爷的茶我送去也就罢了,怎么林大哥哥的茶,还要我送去?”
贾滟笑着端起自己的茶盅,笑道:“你顺路。”
“偏不顺路。”
窦晴川皱了皱鼻子,在贾滟对面铺了垫子的椅子上坐下,舒了一口气,说道:“钓鱼的钓鱼,摸鱼的摸鱼,这几个大小爷儿们玩得正得趣,不差这一盅茶。”
贾滟看着窦晴川的模样,心想方才也不知是谁闲不下来,非得要到处巡视一遍才安心。
窦晴川坐了片刻,见贾滟仍是一副十分放心的模样,既不去看林黛玉,也不去看林如海父子,不由得好奇。
“嫂子不去看看林大哥哥和两个玉儿吗?”
“他们都在忙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去看他们做甚?”
窦晴川一怔,道理是这样,可她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可是……总有怎么地方是要嫂子关照一下的。”
贾滟将手里的茶盅放下,有些好笑地瞅了窦晴川一眼,“可我天生不是爱操心的命,怎么办呢?”
窦晴川:???
窦晴川瞪着那双明眸,“嫂子取笑我。”
“我是来做客的,怎敢取笑东道主?”
贾滟温和的声音含笑,宛若春风化雨,“我只是看你这般,觉得有些心疼。他们身边有小厮跟着服侍,若是真觉得有什么不自在不得劲的地方,自然会使人来与我们说,你别把自己弄得太累。”
正说这话,原本应该在河边钓鱼的林如海脱了草帽走过来。
贾滟作势要起身,林如海却擡手制止了。
“既然出来了,就没那么多礼数。”
他穿着一身素色常服,头发束了起来,没戴冠,看上去倒有几分像归隐田园的隐士。
贾滟看着林如海,笑道:“老爷这般,倒有几分陶潜之风。”
“陶潜高风亮节,淡泊名利。我比不得他。”
林如海走到贾滟身旁,用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语气悠然有礼,“天还是有点热,我来向夫人讨杯茶喝。”
贾滟指向案桌上的两个茶盅,“这两盅茶是用两个玉儿清晨收集的桃花露水泡的,老爷应该不会嫌弃。”
“好茶要细品,我如今渴得很。”
林如海顺手就拿起贾滟跟前的茶盅,揭开盖子,将那茶剩下的茶喝光了。
他将茶盅放下,然后喊了松月过来,让松月把贾滟泡好的两盅茶端到河边去。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他跟贾滟说:“我正在跟裴五爷比赛,等赢了他,让他晚上再请我们喝桃花酿。”
窦晴川闻言,扑哧一声笑出来,“林大哥哥想喝桃花酿,何须要赢了我们家五爷。只管说一声,但凡是我们有的,都不会藏私。”
林如海笑着离开,走了两步,又回头看向海棠树下的贾滟,“你若是在这里坐得无聊,不妨跟弟妹去逛逛。若想下水玩,让人守着河边。”
贾滟点头,十分顺从地应道:“好的,老爷。”
目送林如海离开,转头,却冷不丁地看到窦晴川一脸似笑非笑的神色。
窦晴川语气揶揄,“林大哥哥真会疼人,事事想得周到,生怕嫂子做闷了。与他相比,我家五爷竟像个不解风情的,只顾着自己快活也不来看我一眼。”
贾滟倒也不觉得恼,“你和裴五爷在河边腻歪完回来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怎么就来取笑起我来了?”
风吹来,枝头的海棠花瓣洋洋洒洒落下。
窦晴川伸手接了一片粉色的海棠花瓣,忽然跟贾滟说:“昨晚裴五爷忽然问我,若是嫂子要带着两个玉儿进京,我可愿意带上辙哥儿与嫂子同行。”
贾滟感到惊讶。
去年秋天林如海跟她提过是否愿意带着两个玉儿去京都住些时日,当时她以两个玉儿的身体为由,没说要去。
自那之后,林如海就再也没提过让她带两个玉儿进京的事情。
如今这事情,却从窦晴川嘴里说出来,她惊讶之余,也感到不快。
但贾滟并没有表露出来,只是顺着窦晴川的话茬问道:“那你愿意吗?”
窦晴川神情苦恼,“愿意是愿意的,但我怕老太爷要骂裴五爷无心求学。”
贾滟没说话,林如海可能很快要往中央调动,像如今这样无忧无虑的轻松日子,往后就不多了。
林如海和裴行简钓鱼,两人旁边的桶都有不少杂鱼。
松月笑着清点两位爷儿钓上来的鱼,最终是林如海比裴行简多了两条鲫鱼告捷。
松月挽着裤脚,两只手分别拎着两个桶,乐呵呵地笑道:“今晚让厨房做个杂鱼锅,两位爷儿觉得如何?”
林如海笑着说:“让裴五爷做主吧。”
裴行简也笑:“钓鱼是为了垂钓时的乐趣,吃倒还是其次。”
在河里摸鱼的林绛玉听说要把父亲钓的鱼当作食材,连忙跑过来,一脸正色跟松月说:“父亲钓的鱼不能吃,带回家养着。”
松月看着桶里大小不一的杂鱼,笑着跟林绛玉说:“绛哥儿,带回家养着,养在哪儿呢?后院的风水池里养的都是锦鲤,放了这些鱼下去,可不好看。”
林绛玉却不管,他一把抱着父亲的大腿,仰头说道:“我想带回家养着。”
旁边的裴辙见林绛玉这么说,有样学样,也一把抱住裴行简的大腿,“老爷,别做杂鱼锅了,我们也带回去养着。”
裴行俭忍不住笑骂:“滚犊子。从前我与你林伯伯不知钓过多少次鱼了,哪次不是当了食材。你把这些鱼带回去养,老太爷还嫌弄丑了他的花园呢。”
裴辙听父亲的话,觉得带回去无望,只好松开抱着父亲的大腿。
小男孩叹息一声,跟松月说:“那就把林伯伯钓上来的留着,我父亲钓上来的做成杂鱼锅吧。”
松月有些好笑地看了他一眼,转身将拎在手里的桶送到停在路旁的马车上。
裴辙很是惆怅地看着松月的背影,只恨自己还没长大,不能反抗大人。等他长大了,管这鱼是丑是美,想放哪儿就放哪儿。至于气急败坏的老太爷……裴辙心想到时多给老太爷弄点鱼丸子哄哄就好了。
林绛玉见裴辙一脸惆怅的模样,凑过来,跟他说:“裴哥哥别难过,等回扬州,我把父亲的鱼分你一半。”
裴辙目光幽幽,语气也幽幽,“可我带回去,老太爷嫌鱼长得丑怎么办啊?”
林绛玉觉得很奇怪,“那些鱼丑吗?可我觉得很漂亮!”
裴辙听了,恨铁不成钢,“你只见过风水池里的锦鲤吧?改日到我家,我给你看看老太爷养的鱼,长得极帅极美,帅的是鱼中潘安,美的是鱼中西施,在水里游来游去可好看了!你看过我们家老太爷养的鱼,便会觉得天底下没旁的鱼更好看了!”
林绛玉听了,不为所动,很坚持自己的立场:“不会比我父亲钓上来的鱼更好看!”
裴辙顿时噎住。
然后林绛玉又皱着眉头,十分不赞同地说道:“什么鱼中西施,难道西施会比我姐姐更美?”
裴辙弄得有些发懵,“难道你要我说老太爷养的是鱼中林妹妹?”
林绛玉顿时也懵了,杵在原地瞪着裴辙,“你说我姐姐是鱼,我姐姐会生气。”
裴辙目瞪口呆,“不、不是!我什么时候说林妹妹是鱼了啊?!”
林绛玉却不想跟裴辙说话了,转身去找林黛玉,“我去找姐姐。”
这小弟弟怎么搞的?
裴辙连忙追了上去,“绛儿,你去哪儿找林妹妹?等等我!”
旁观了整个过程的林如海和裴行简两人哭笑不得。
裴行简:“我家的这个混小子遇见你家两个玉儿,简直就是遇上克星。”
林如海没接裴行简的话茬,只是转身,笑着说:“走吧,你嫂子应该煮好了茶在等我们。”
林如海一行人在午膳前回去,因为约着晚上的时候还在银杏村用饭,所以两家人的午膳是分开用的。
林如海和贾滟带着两个玉儿用过午膳之后,林绛玉很快就开始打瞌睡。
人类幼崽虽然常被人开玩笑说是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实际上体力有限,只是玩的时候不知道累,一旦歇下来倒头就睡。
林绛玉在餐桌上的时候,头就已经点得跟鸡啄米似的,勉强把饭吃完就撑不住了,奶娘崔氏把他抱回厢房去安歇。
相比之下,林黛玉今天的状态还算不错,她跟周大嫂子的二丫头挺投缘,两人聊天的时候分明鸡同鸭讲,却并不妨碍她们建立友谊。
四合院的庭院里铺着垫子,贾滟和林黛玉坐在垫子上,晒着春日午后的暖阳。
“我在池塘边,看到了一对很漂亮的鸳鸯。又听春兰说了许多我从未听过的事情。”
林黛玉平时略显苍白的脸色,今日染上了淡淡的粉色,她与贾滟分享自己觉得新鲜的见闻。
二十四节气,春耕秋收。
生于斯死于斯的庄稼人们平时是怎么劳作的,那些与她一样年龄的女孩们,平日在田庄里都在做什么,而她们的母亲,平时过的生活与她的两位母亲又是多么不一样。
这是林黛玉第一次如此直观地体会到布衣生活和锦衣玉食的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