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2/2)
正房里的摆设简朴大方,但贾滟觉得实在是太简朴了,因为外间地上只放了案桌,案桌两侧放着蒲团。绕过屏风,里间就是卧室。
贾滟顿时觉得头疼,晚上她跟林如海该怎么睡?
贾滟发愁。
夏堇也发愁,她看向贾滟。
“太太,今晚——”
夏堇的话没说完,贾滟就擡手做了个噤声,外面是几个庄子里的妇人和少女,是窦晴川留下让她们差使的。
“——今晚再说。”
夏堇只好出去,裴行简和窦晴川刚好过来,林如海在前院跟裴行简说话。
裴行简穿着一身宝蓝色的常服,他身量和林如海差不多,都是瘦高的类型,大概因为年轻,又是家中幺儿,看上去比林如海多了几分不羁。
他见了林如海,便有些得意地说道:“此间四合院位于桃花林旁,出门便是通往田地的小路,周围有农舍,行人往来,鸡鸣狗吠,是不是像极了陶潜所说的桃花源?我来时看到这四合院,料想着你定会喜欢。这四合院的布置都是由我作主,朴实归真,十分应景。”
“这个地方倒是好。”
林如海平时稍显冷清的声音此刻含着笑意,“只是旁人入桃花源,是无意而入,出来了便再也找不到入口了。你这桃花源,有点太好找了。”
裴行简朗声笑了起来,“陶潜是真心归田,我要是像他那样,老太爷能把我腿打瘸了。”
林如海忍俊不禁。
贾滟到了前院,裴行简笑着向她作揖,说嫂子好。
贾滟回了半礼。
窦晴川过来挽着贾滟的手臂,亲热地说道:“姐姐看可缺什么东西?与我说一声,我让人赶紧去置办。平日想吃什么,与周大嫂子说一声,让她到银杏村来领。”
贾滟和林如海住的地方是桃花源。
裴行简和窦晴川住的地方是银杏村。
陶然山庄并不仅仅是单纯种田的田庄,裴行简还在田庄里挑了几处位置比较好的地方,按照不同的主题设计了几个四合院,都是他们闲暇时到田庄小住和待客用的。
贾滟心想正房里缺一张可以睡觉的软塌,但这是能说的吗?
贾滟笑着说:“暂时没什么缺的,后面要是有什么缺的,就劳动周大嫂子去你那里置办。”
窦晴川听贾滟那么说,放下心来。
“姐姐和林老爷都不是外人,我和裴五爷今夜在银杏村置了酒席,食材不比在城里多,胜在新鲜,鸡是山里跑的野鸡,竹林里刚冒了头的嫩春笋,还有野蕨菜……”
窦晴川报出一大串的菜名,有贾滟听过的也有没听过的,听得她忍不住笑,“这许多菜,都能请全庄子人吃席了,还说不多。”
窦晴川只是笑,她拉着贾滟,笑道:“裴五爷跟林老爷在一起,肯定又要说我听不懂的事情。好姐姐,到我那里坐坐说会儿话,我跟人说了,等会儿两个玉儿回来,带他们到银杏村。”
贾滟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眉眼染着淡淡的笑意,不像平日在扬州城里总要端着架子,神态轻松,倒多了几分像是山水画般写意的气质。
看得出来他对这个地方比较满意。
林如海温声说道:“跟弟妹去吧,我等会儿和行简也一起过去。”
窦晴川说是要贾滟去她那边的屋里说话,实则是带着贾滟在陶然山庄里闲逛。
乡下地方,没那么多讲究。贾滟没带丫鬟,直接跟窦晴川走了。
窦晴川跟贾滟说这个山庄,其实是她父亲小时候长大的地方。她的父亲并不是嫡出,参加科举,成为了裴老太爷的门生,后来才有了她和裴行简的亲事。
“我的父亲对这个山庄感情很深,当时祖父去世要分家,窦家有十几个庄子,父亲只要这个庄子和另外两处。”
窦氏在这一带,是大家族。窦晴川的父亲共有三个亲兄弟,祖父去世分家,十几个庄子,她父亲这一房只分了三处,其实是吃亏的。
说起娘家的事情,窦晴川就忍不住叹息,“我如今也有两个兄长,娶了嫂子之后,不甚和睦。当初父母要将庄子给我陪嫁,还闹了一些风波。我有时真羡慕你和林老爷,一家四口,简简单单,就十分温馨快乐。”
贾滟失笑,宽慰道:“不过是你看我好,我看你好罢了。你觉得我家简单,我还觉得家里只得两个玉儿,他们还有些寂寞。不像辙哥儿,在府里,除了妹妹,还有那么多的兄弟姐妹陪他玩耍。老太傅为人高风亮节,子孙也和睦,将来长大,彼此都有个依仗。”
“我从窦家出来,到了裴家,感觉倒是比在娘家时好些。只是在大族人家,多有不得已。”
窦晴川的话充满了怅然。
平时她不太说这些话,这时虽然像是闲话家常似的唠嗑,但贾滟已经察觉了些许不对劲儿。
贾滟看向窦晴川,问道:“怎么了?”
窦晴川顿时红了眼圈,跟贾滟说:“裴五爷今年要上京准备参加明年的春闱了。”
裴行简早就得了举人,只是一直没考进士。今年各地举行了由礼部主持的秋闱之后,明年京都就会举行春闱,让各地符合条件的学子去参加考试。
贾滟笑道:“这是好事呀。若是春闱顺利,得了进士,便是光耀门楣的好事。”
窦晴川却撇了撇嘴,不以为然,“裴五爷若是得了进士,也是要二哥哥和林老爷为他打点才行。就他的性子去当官——”
话语一顿,窦晴川脸上带着苦笑,说道:“我不求他有多上进,只怕他跟旁人学坏了。”
参加明年的春闱,那裴行简很快就要启程。窦晴川自从和裴行简成亲之后,从未分开,如今丈夫上京赴考,她心里当然不舍,既怕他在外面不习惯,也怕他到了京都繁华地,被外头开得灿烂又美得没心没肺的野花迷了眼。
这种事情,让人怎么安慰呢?
贾滟想了想,温声说道:“裴五爷是极看重情谊的,裴二爷又在京城里,他去京城赴考,自有亲兄长盯着他用功读书。再说,他若有心学坏,即便是在家,也有千万种方法门路去学坏。”
裴二爷是裴老太傅的嫡长子,科举出身,不惑之年,已经是户部尚书。比如今是工部户外郎的贾政还要年轻,但已经手握财政大权,在官场上的位置举足轻重。
贾滟心想难怪裴五邀请林如海到陶然山庄小住,他后面如果要进京,少不得要打点京城里的关系。
老太傅虽然已经告老还乡,但朝廷里还有不少门生,裴二爷既然已经官至尚书,也有势力,后面的事情该要怎么布局,也是要好好合计的。
贾滟想起在来时路上,林如海跟她说天有不测风云的事情,顿时觉得这趟陶然山庄之行,也并不像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林如海跟裴行简不知在打什么主意。
窦晴川的心思还在裴行简将要离家的事情上,她患得患失得叹了一口气,“二伯自然是会管着裴五爷,但我总是放不下。”
贾滟:“既然放不下,那干脆跟他一起上京吧。”
窦晴川闻言,顿时脸上飞红,“嗤”了一声,嗔怪道:“姐姐说的什么胡话。这话要是让老太爷听了去,裴五爷得在祠堂跪一夜祖宗牌位。”
既然是参加春闱,上京当然只能一心一意用功读书,与考取功名光耀门楣相比,儿女情长不值一提。
窦晴川心里门清得很,否则早就缠着裴行简要一起上京。
这哪是真的怕裴行简离家了会学坏?分明只是单纯舍不得丈夫,不想与他分开。
贾滟见她那模样,忍不住逗她:“你怎么这般口是心非?”
窦晴川被贾滟笑得又羞又恼,露出几分娇态,跺脚嗔道:“我有烦心的事情要跟姐姐,姐姐却来取笑我,这是什么道理!”
贾滟终于忍不住,发出一阵笑声。
银铃般的笑声洒落在乡间小路,引来行人侧目。
庄子里的人大多数是农户,窦晴川是庄子的主人,自然是认识的。只是不曾见过像贾滟这般的人,衣裙素净简单,可身段气质都不似寻常人,竟像是画卷里走出来似的,众人见了之后就忍不住口口相传。
于是,不消半日,庄子里的人都知道从扬州来了位神仙似的太太,带着两个神仙似的孩子,住在了桃花源。
乡下人喜欢看热闹,尤其是小孩子儿们,听说来了好看的神仙太太和同龄人,就跑去桃花源的大门前围观。
以至于桃花源里的裴行简和林如海出门的时候,看到在大门前围观的小家伙们,被吓了一跳。
林如海问松月:“这是怎么回事?”
松月汗颜说道:“老爷,这些小家伙们非说太太和两个小主子是从画里走出来的神仙,想来看看。”
两个小主子还好,年龄尚小,被看了也没什么要紧。只是太太被人看了去好像不太妥,松月也想将这些小家伙们弄走,偏偏这乡下地方是裴五爷的,做事得看主人脸。
林如海顿时哭笑不得。
裴行简见状,哈哈大笑,说道:“肯定是晴川方才带着嫂子出去闲逛了。乡野小子,没见过像嫂子这般的人物,见了便惊为天人。”
林如海:“……”
裴行简笑完,又觉得有些不妥。
他与窦晴川常来,因此觉得乡下地方无拘无束,没那么多讲究反而自由,但林如海却未必有同感。
于是,裴行简又赶紧找补,跟林如海说:“放心,他们并无恶意,只是平常世面见得少,如今见着了好看的,便想来多看几眼。这些事情,就好比是你我见这田园风景甚美,忍不住赞叹几句,多看几眼的心情一般,并无亵渎之意。”
林如海闻言,看着大门前围观的小豆丁,忍不住笑骂裴行简:“他们才几岁的孩子,哪懂什么亵渎?你少说两句。”
说完裴行简,又回头吩咐松月,“散点银钱给他们买糖吃,就说神仙太太不在家,让他们都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