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死后的那些年(1)(2/2)
欧阳修的话尚未说完,就察觉到他们的眼神一直在注视着自己,正觉疑惑间,就听见陆紫菀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欧公,妹妹在十月份已经去了,我们是处理好妹妹的身后事才回来的,外面的箱子里装的是妹妹给你们亲手酿的桃花酿等,她让我叮嘱你们,少饮酒,注意身体。”
欧阳修身形踉跄一下,擡头看向陆紫菀,语气微微颤抖,“你放才说什么?”
陆紫菀握紧垂在身侧的手,脸上维持着镇定,“三妹妹十月份的时候去了,不过你们不用担心,她走得很安详,又有智仙住持亲自超度七七四十九天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来生。”
“不会的,她九月份还给我写信来着,怎么可能?”欧阳修的脸上带着几分震惊,“紫菀丫头,是不是我这个师傅……”声音的哽咽的一度说不出话来。
“欧公,你还不知道妹妹的性格,她素来最尊敬你,也仰慕你的才华,当年更是想要一门心思地入你门下,偶尔她也会惆怅为何不是男儿身,这样还能在朝堂上帮助你……不过她这些年也未曾给你丢人不是吗?”
欧阳修坐在那里久久没有回过神,因着明德馆官家也曾经和他提起过几次陆郁雾,还说他能有这样一个徒弟何其幸运。
欧阳发从小受陆郁雾教诲,如今也时时刻刻谨记着陆郁雾曾经说过的话,甚至将他当成了榜样,他的娘子也时时刻刻记着陆郁雾,就连已经去世多年的母亲在世时,也是对陆郁雾有诸多赞赏,更何况还有那样朝堂上的同僚。
就连曾巩、苏轼、苏辙等人亦是,虽说如今他们都不在京师,可每每提到陆郁雾时,他们也总会被连带着一起提起。
可如此年纪轻轻的孩子怎么会这么早的就去了?
“紫菀丫头,素心丫头缘何故去?她的身体不适一直很好嘛?”欧阳修说着就将目光落在陆紫菀身上,“怎么回滁州短短几年就去了?”
“欧公有所不知,妹妹的身体其实一直不太好,之前受过陆老夫人的拐子,后来又经历那么多事,身子难免经不起折腾,所以这才去了。”
等到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后,陆紫菀才离开欧阳宅,一直到陆紫菀离开欧阳宅时,欧阳修都尚未回过神来。
“官人,我也不知该如何安慰你。”薛氏看着面前的欧阳修低声道,“只觉心中难过,又不知该如何诉说。”
良久,薛氏听见欧阳修的声音传来,“不如让伯和替我们去滁州祭拜一下素心吧。”
“伯和这个孩子从小就跟在素心身边,让他去看看也好。”遂同意欧阳修提出来的建议。
嘉佑六年清明节前,欧阳发带着欧阳修和薛氏的叮嘱前往滁州祭奠陆郁雾。
一直到他回来之后他们才得知,陆郁雾死后她们放弃了土葬,改用火葬的方式,将她的骨灰一起葬在了滁州。
“伯和,芝芝的情况如何?”薛氏将目光落在欧阳发身上,“我听紫菀丫头说她留在了滁州,这一年过得可还好?”
“娘,你不用担心,子衿帮助素心姐姐照顾着食肆和怀嵩楼,现在也挺好的。”欧阳发将目光落在薛氏身上安抚道,“娘,我以后也要变成和素心姐姐那样的人,虽然她不能入仕,但我可以,我可以带着她的那一份一起努力。”
薛氏看着欧阳发笑着点点头,“若是素心听见这句话一定会非常开心,你爹最近不是一直想着致仕一事吗?”
“听爹爹说,子美叔叔和圣俞叔叔都已经致仕,他现在也迫不及待的想要致仕了。”
“圣俞叔叔身体不好,据说五月份那次的病来势汹汹,是紫菀姐姐救了他一命,之后身体有所好转,一直都在请求致仕。”
“如果你爹得不到官家同意,那我就和宁宁一起去游山玩水去,去滁州也好,去苏州也好,反正可不想要留在京城。”薛氏想也不想地开口。
“爹爹十一月份迁任枢密使一职,官家目前不会允许他致仕的。”欧阳发面上带着几分无奈,“不过娘亲出去走走也好,散散心,和杜婶婶、刁婶婶一起,你们之前不是约定说好要去滁州看看素心姐姐吗?”
提到陆郁雾,薛氏的眼眶又红了,她转头看向欧阳发笑着点点头,“好,到时候就一起去滁州,说起来圣俞还从未去过滁州呢,只可惜素心不在了啊!”
欧阳发站到薛氏身后,柔声道,“娘,虽然素心姐姐不在了,但是素心姐姐的食肆还在,素心姐姐曾经留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还在,滁州的百姓也都记得素心姐姐,每逢祭拜之日他们都会自发前去祭奠,这不就是证明了素心姐姐一直都活在他们的心中吗?”
薛氏看着欧阳发笑着点点头,又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说的是,素心一直会活在我们心中,她啊!这辈子资助了不少人,改明儿就让秦二娘子把素心的事迹写出来告诉给住在明德馆的那些学子们,你说如何?”
欧阳发看着薛氏点点头,“好,回头我就和爹爹说一声,让他和子美叔叔、圣俞叔叔将素心姐姐的事迹写出来,让明德馆的每一位学子都得以知晓她的厉害之处。”
“这都是应该的。”欧阳发说着就给了薛氏一个拥抱,“子固叔叔也从爹爹那里知晓了素心姐姐去世的事,娘,剩下的事情我想爹一定会安排好,不管是京城的食肆还是明德馆,亦或者是其他人,都会记得素心姐姐的好。”
薛氏看着欧阳发将目光落在放在远处的风景上,“伯和,也许素心是离开了,但是她的明德馆和食肆都会一直存在,你以后也要尽力维护这些东西,这些对我们来说也许都是最宝贵的记忆。”
欧阳发的脑海中浮现出陆郁雾的身影,他看了一眼窗外风景,“对,都是我们最宝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