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番外(2/2)
娘亲的心上人,又怎么可能会是泛泛之辈呢,更何况这些年我也从开化禅寺的住持口中了解到智仙禅师当年是一个何样惊才艳艳之人。
在阳光的照射下,我注意到智仙禅师手腕缠绕的佛珠,我之前就觉得这串佛珠很熟悉,方才想起这串佛珠原是娘亲手上的那串佛珠。
“住持,你手中的那串佛珠是娘亲的遗物?”
良久,我听见他的声音响起,“对,这是郁雾小友的遗物,当年乃是贫僧所赠。”
我仿佛想起什么似的,将目光落在他身上,“除了这串佛珠,娘亲之前随身佩戴的那些形态各异的发簪也是住持亲手雕刻?”
看着点头示意的智仙禅师,我不知怎么笑着笑着就哭了出来,“难怪,难怪呢!住持,娘亲每每在带上发簪的时候都会露出很明媚的笑容,就好像是有人在背后亲自为她簪发,还有佛珠亦是,她很看重这串佛珠,有一次大郎弟弟把这串佛珠不小心扔到池塘里,娘亲就不顾天寒地冻地去找,一边找一边哭,可是她却没有骂大郎一句……”子衿又红了眼眶。
“这件事贫僧听子纯提出过。”
我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又继续开口道,“住持接下来有何打算,会离开滁州吗?”
“素心葬在滁州,以后此处亦是贫僧的归途。”
我看着眼前的智仙禅师,脑海中想到很多事,好像心中的怨恨在这一刻全都释怀。
我根本没有资格怨恨眼前人,因为他是娘亲在这个世界上心心念念之人。
“住持,我也打算离开滁州外出历练。娘亲说过人生在世,还要多出去走一走,这些年在娘亲的影响下,我看了很多书,我现在想要去行万里路,说不定到时候我会遇见更多娘亲结识过的朋友。”
“你放心,我不会忘记娘亲,娘亲付出的一切都会有人记得,我会记得,子瞻叔叔、子由叔叔也会记得,虽说师祖他们都不在了,地伯和叔叔他们都还在,如果有时间我们说不定会在某一天的某一个地点的再次相遇。”
看着点头示意的智仙禅师,我就转身离开开化禅寺。
回到陆宅时我就看见吴掌柜的儿子站在门口,他比我略小两岁,如今也已经十九岁,据说在吴掌柜的熏陶下已经准备参加明年的州试,更重要的是他当年曾经得到过娘亲的亲自指导。
我从子润的口中得知,外祖父母他们要回滁州的消息,原来外祖父母想要落叶归根,所以在临终之际还是想要回到滁州静待死亡的来临。
三天后,我见到了将外祖父送回来的紫菀姨和瑶琴姨,以及跟着他们一起回来的杜知宁和唐清歌,虽然我已经有很多年未曾见过她们,但庆幸的是维系在我们三人之间的友情却一直未曾变过。
我亲自下厨招待他们,就好像当年的娘亲一样。
之后的半年时间里,我一直都陪在外祖父母的身边,外祖父于三月初五去世,三日后外祖母也跟随外祖父的脚步而去,我想他们一定是率先前去寻找娘亲了。
外祖父母的葬礼结束后,我再次拒绝紫菀姨和瑶琴姨提出来的建议,因为如果我也离开滁州,就无人会祭奠娘亲,更重要的是娘亲终生未嫁,仍是陆家女。
清明节过后,我目送紫菀姨和瑶琴姨离开滁州,我拜别娘亲后也启程离开滁州。
后来的每一年我都会在清明节回滁州祭奠娘亲和外祖父母,也曾在旅途中遇见过其他人,爹爹也一直在宦海浮沉。
④元丰四年,我收到了王煊弟弟的来信,他说爹爹病重,于睡梦中一直吵着说想要见娘亲。
我见到爹爹时,又再次见到了智仙禅师,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智仙禅师的脸上已经能够明显的看出老态,但庆幸的是因为他的到来爹爹的症状有所好转,也正因如此,他和元丰帝提出致仕的要求,让王厚、王煊镇守边境。
我带着爹爹一起回了滁州,在娘亲的墓前,我似乎又看见当年只有在她面前才会露出软弱姿态的爹爹。
爹爹在我们的眼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是只有在娘亲的面前,他才是那个温柔儒雅的之人,好像将那所有的温柔都给了娘亲。
站在娘亲墓前我听见爹爹的声音传来。
“芝芝,你打算和素心妹妹一样终生不嫁吗?”
我转头看向两鬓斑白的爹爹,唇边带着些许笑意,“娘亲并非终生不嫁,她不是嫁给你了,而且我觉得娘亲这辈子很开心。”
“是吗。”我听见爹爹的声音响起,“素心妹妹这辈子很开心吗?”
“当然。”我想也不想地开口,“爹爹离开眉山之后,娘亲会一直和我说爹爹的好,让我知道爹爹是个英雄,她一直都在说爹爹一定会成为一个大英雄。”
听着我的话,爹爹笑着笑着就哭了,最后他神色温柔地擡手抚上娘亲的墓碑。
之后的三年里,爹爹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去给娘亲扫墓,元丰八年冬,爹爹在娘亲的墓碑前含笑去世,似乎在梦中见到了娘亲。
⑤宣和二年,智仙禅师于开化禅寺坐化圆寂,终年九十八岁,直到他临终前,我才发现他始终携带着刻有娘亲名字的牌位,上面清清楚楚地刻着:——爱妻陆郁雾之牌位。
宣和七年,我在梦中看见了娘亲的身影,她对我招招手,脸上带着我熟悉的笑容,我似乎听见她在和我说。
——芝芝,我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