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太守宴也 > 第93章:放榜

第93章:放榜(2/2)

目录

“王少伯的《出塞·二首》曾有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如今虽说国家太平,但边境却也始终无法□□,我们之前游历时对于这种事也屡见不鲜,但若是有一天你手中剑也能护住天下百姓,那又何尝不是一种功德无量?”

她坐在案桌上与王韶面对面的坐着,“子纯兄长,并非只有文人能够为百姓谋取福利,武将亦可,自太祖以来重武轻文,边境时常遭受袭击,百姓民不聊生,西夏那边亦有逐鹿中原的想法;若是此时挺身而出,亦能保家卫国。”

她双手抚上王韶的脸颊,柔声安抚道,“子纯兄长在我的眼中已然是最好的。”

言毕,她就感觉到王韶的手落在她的脸上婆娑着,他脸上带着几分笑意,“我真的有那么好?”

“当然。”陆郁雾想也不想地开口,“我的子纯兄长自然是极好的。”

她被王韶揽入怀中,只听见他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既如此素心妹妹为何不能也看看我,我心悦素心妹妹,从年少至今,我一直都在想着如何才能让素心妹妹也看看我,哪怕心中有一点位置都可以。我自知比不过那和尚,可素心妹妹……”

陆郁雾神色一怔,摸了一下缠在手腕上的持珠,又将目光落在王韶身上,“对不起,子纯兄长,一颗心它就那么大,我……”她抿着唇看着王韶剩下的话没有说出口。

“没事的。”她在被王韶揽入怀中,“素心妹妹已经做得很好了,是我太贪心。”

陆郁雾任由王韶抱着没有开口说话。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王韶就约着苏轼、苏辙兄弟,还有曾巩兄弟倒是游玩,偶尔也会约着几个人一起吟诗作对,他们一直都在等着放榜的日子。

杜氏、薛氏偶尔也会把一些有趣的事情分享给他们,还说了一些关于欧阳修、梅尧臣考官们之间的趣事,更谈到了欧阳修想要改变风格的想法。

欧阳修就是从这一年改变了太学体,摈弃太学体的晦涩难懂,更偏向于复古行文,也算是承接了韩柳二人的古文运动。

在放榜的前一天,陆郁雾将她是明德馆幕后之人的事告诉给了王韶他们几个人,当然也仅限于他们内部几个人知晓,苏辙倒是没有太多的吃惊,反而苏轼一脸不相信的表示,明德馆的幕后之人不可能是她。

王韶、曾巩等人也表示非常吃惊,但却都没有将心中的疑惑问出来,还表示也只有陆郁雾这样的女娘才能做出这样的事。

而让陆郁雾没有想到的是,欧阳修也从薛氏口中得知明德馆的幕后之人乃是陆郁雾。

“你怎么不早点说。”欧阳修看着薛氏脸上带着几分无奈,“若不是你和杜娘子谈话,我都不知道呢。”

“是素心丫头不让说的。”薛氏看着欧阳修面色无奈,“你也知道素心丫头的性格,做好事又不留名,怎好开口说。”

“说的也是。”欧阳修说着就在他面前坐下来,“官家一直对明德馆赞赏有加,也一直想要见见幕后之人,却没有想到幕后之人竟然是素心丫头。”说着就端着面前的杯盏一饮而尽,“你说说这叫什么事儿。”

“素心丫头是个有主见的人,就算得官家召见,也未免会忌惮。”薛氏出声安抚,“况且这明德馆乃是好事,为多少学子提供方便。”

欧阳修看着薛氏点点头,“正因如此,所以官家才想要见见幕后之人。”他说着就执起薛氏的手,“此乃好事,待我书信一封告知官家,让官家自行决断。”

翌日,礼部试放榜。

陆郁雾早早就被王弗、史滢、芸香三个人拉着一起去放榜的地方等候,等到他们抵达时已经有很多学子在那里等待着放榜,他们都在期待着能够及第的那个瞬间。

少顷,就看见几位大人协同官差一同张贴榜单,待众人完成之后,所有人一拥而上全都在榜单上寻找自己的名字。

王弗和史滢被挤在人群中寻找着苏轼、苏辙的名字,芸香也想要在名单中寻找王韶的名字,奈何人太多根本就被挤得一点都看不见。

一直到人群散去,他们才在人群中一眼看见也来寻找名字的熟人,除了王韶外,还有苏轼兄弟以及曾巩兄弟,他们好不容易才在榜单上找到自己的名字。

苏轼、苏辙心情愉悦的抱着各自妻子,王韶在抱过陆郁雾后也给了芸香一个拥抱,如今已经确定可以准备殿试。

“多亏了素心妹妹。”王韶看着他眉眼间染上笑意。

“是子纯兄长……”

陆郁雾的话尚未说完就听见耳边传来一道声音,她转头望去就看见一位官人站在不远处,虽说她不认识这位官人,却认识那人身边的欧阳修、苏舜钦、梅尧臣三人。

走到他们身边后,陆郁雾恭敬的对着他们行礼。

“素心丫头,这位是官家身边伺候的人。”欧阳修率先开口道,“官家想要见你一面?”

陆郁雾心下一惊,正欲开口就听见欧阳修的声音再次响起,“官家听闻你自建明德馆,故而想要见你一面。”

她脑海中很快就确定出眼前的这位是谁,应当是仁宗身边的那位贴身伺候的宦官张茂则。

“三位官人放心,我自会照顾陆小娘子。”张茂则看着他们几个人笑道,又将目光落在她身上,“陆小娘子也不必担心,不过是官家单独召见,无须恐慌。”

闻言,陆郁雾脸上带笑,“有劳官人,得以面见官家,乃是民女的荣幸。”

在和王韶他们说过后,陆郁雾才跟着张茂则登上马车,路上正好遇见找欧阳修的麻烦的擅长“太学体”的那些学生,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刘几。

他们不满意欧阳修的安排,可在听完欧阳修所言之后又觉得他说得有道理,这才散去,唯有刘几表示愿意再战。

“素有耳闻陆小娘子乃是欧阳官人弟子。”

陆郁雾笑道,“张官人见笑,当年仰慕师傅才华,因着苏公与师傅结缘,索性师傅不嫌弃我文采不够,这才做了入室弟子。”

“曾巩此番得以参加殿试,想来到时候定然能够及第。”

“子固师兄文采斐然,我亦倾慕。”陆郁雾仍是规矩开口。

良久,她听见张茂则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陆小娘子当年为何兴建明德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