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家人(2/2)
见此,陆郁雾赶紧摆摆手,“这不就是你们为官者身上肩负的责任嘛。”她说着就象征性的拍了拍唐启越的肩膀,“你和大姐夫都是优秀的为官者,我相信官家一定会看见你们的努力和付出。”
唐启越看了一眼陆瑶琴又将目光落在陆郁雾身上,脑海中似乎就浮现出当年范仲淹说过的那些话。
对着他们的认真的鞠躬作揖,“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待。”
和杜彬回到京城时一样,唐启越第二天就开始忙碌起关于州试的事,从他们口中得知,这次唐启越前往大名府监考州试,而杜彬则是前往黄州负责州试。
席间用餐时,杜彬将目光落在陆郁雾身上,“三妹放心,到时候我一定和子纯一起回京。”
陆郁雾闻言轻声笑了出来,“好啊!到时候姐夫说不定还能在路上指点子纯兄长呢。”她说着就捂嘴轻笑,“不过子纯兄长这个人有时候一根筋,不过于文学方面还是颇有所成倒是不必担心。”
其实王韶最初的学的也是前期的那种风格,可欧阳修嘉佑二年担任主考官的这一年却已改往日的风格,进行了文坛的改革运动,也正因如此他摈弃了之前的风格。
正因为知道这些,她才让王韶转变文风,她本以为王韶不能接受这种转变,可偏偏王韶听了她的话。
“州试再八月进行,我七月底大概就要到那边安排好相关事宜,州试乃是国家大事不能怠慢。”杜彬再次看向她们,“公明兄应当噎死如此认为。”
唐启越看着他们也是点点头,“娘子,这段时间就辛苦你了,我会在大名府好好照顾自己。”
陆紫菀和陆瑶琴同时笑着点点头。
因着之后他们长期居住京城,杜知宁和唐清歌全都安排在子衿的私塾中就读,就杜知宁的年纪和欧阳棐一样大,他们是同一个班级,唐清歌则是被安排进子衿他们的学堂中。
因着陆二夫妇的到来,陆郁雾专门抽出几天时间陪着他们游览京城的各地的风光,而他们的最后一站就是相国寺。
相国寺的法会早就已经结束,听慧能禅师说,大约在法会结束的三天后,智仙就留下一封信离开,至于去哪个地方他也不得而知。
陆郁雾在听见这些话时,原本心中还有一些难过,可最后就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
从相国寺出来,陆郁雾出神时就听见陆薛氏的声音传来,“素心,你之前见过住持了吗?”
回过神的陆郁雾转头看了她一眼点点头,“自然是见过的,上次和师娘他们一起来相国寺恰逢法会期间,就正好碰见了。”她大大方方地开口,“住持还是和以前一样,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有点玄奘法师的样子了。”
陆薛氏点了点她的脑袋,面色无奈地开口道,“你又如何得知玄奘法师的样子?”
“当然是画像中的。”陆郁雾理所当然地开口反驳,“我们之前读书时,都是见过的。”
“娘,你不知道,玄奘法师和智仙禅师一样都是得到高僧。”陆瑶琴大大咧咧地开口,“若非得道高僧,素心也不会嫁给心上人,而且还生了这么一个可爱的芝芝。”
陆瑶琴的脑海中蓦地就想起之前签文上的那些文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陆瑶琴说着就环住陆郁雾的脖子,“这么看,这种事情果然还是有点玄学在身上的,说明你和佛门有缘!”
陆郁雾笑笑并没有回答陆瑶琴的话,只擡手捏了捏她的脸颊。
这些年陆瑶琴变得黑了一圈,据说是在唐启越当地为官时,总会跟着百姓一起劳作,也会教百姓们一些有用的东西,如今唐启越治理过的每一个州县都觉得他是一个好官,清官,就和杜彬一模一样。
造福百姓这种事,很简单,也很难;
简单的是,你稍微为之付出一点,他们都会觉得那是对他们的恩惠;
难得是,长久不忘初心的坚持与守护。
陪着陆二夫妇游玩后,陆郁雾就忙着食肆的事,因着京城游客比较多,所以他们的食肆在晚间所做的夜宵也相当受欢迎,偶尔也会有刚刚上京的学子来食肆蹭个烛光看书,陆郁雾总是会将蜡烛送给他们。
在州试开始的前一天,陆郁雾亲自下厨给他们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希望他们好好参加州试,至于明德馆那边更是一日三餐变着花样给他们做。
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迎来了州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