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鹃鸟沦丧 > 第17章 优雅地住在悬崖边

第17章 优雅地住在悬崖边(2/2)

目录

肖安在温馨的环境全息里昏昏欲睡,只好给自己拿杯香槟提神,有人和他打招呼他便笑意靥靥同人碰杯,一起喝上两口讲几句彼此奉承的话。

他生着一张好皮囊,又是天生笑相,随便讲些什么在别人看来都是如沐春风,叫人好感倍增。

不像会场另一个角落里的宁刻,一身纯黑西装不像是来参加恳亲会,倒像是出席某位全息专业老教授的悼念会,光是站在那儿就有刑秋肃杀之意。

不过这都宇宙时代了,也没人嫌他宁大医生的一张棺材脸晦气,大家都是唯物主义者十分愿意亲近心灵的治愈师。

宁大医生的跟前可以说是门庭若市,都快挪不动道了。而他的模样仿佛首都星自由广场上被游客环绕的星际航行之父的等身像,以及铜像下的座右铭——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肖安眼角余光扫过那挺拔的身影,觉得宁刻现在一定很不耐烦,但又必须像个“人”样地压抑自己,无可奈何地肯定很痛苦。

于是肖安不着痕迹地哼气了一声,颇为不道德地感觉自己小小出了口恶气——叫你性冷淡。

就这么短暂地走了一下神,这次全息大会的两位重量级人物汉特·纳尔森和本森·斯科特已经相携而来。

一位是伦委会强硬派领袖,另一位则是伦委会中和派领袖。

不说水火不容,那起码也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不过两位走到肖安面前时叫人几乎要觉得这是一对异父异母的亲兄弟,连彼此脸上温和的笑意都有八分相似。

这是正愁瞌睡枕头就手拉手自己跑过来了啊,肖安心道。

“安,又见到你了,这是你第一次来参加智能全息大会吧。”纳尔森热情地同肖安打招呼。

肖安同样扬起相熟的微笑:“好久不见汉特大哥。”

他们俩确实认识,算起来该比纳尔森着意招揽宁刻还早,两人是同一家马球俱乐部的会员,在纳尔森去杨城的马球场打球时成了球友。

纳尔森身为一派领袖事多少闲,一年打不了两次球,而肖安——肖安是个“身体不自由”的人,马球场上又能有多尽兴?

所以说有多熟当然算不上,不过社交场上比不熟熟一点点就足够了。

“这两年忙了都没空去杨城,不过听说你在源城定居了?以后可以有机会再约起来了。”

“寄人篱下”应该称不上是定居,不过肖安还是面露期待地点头,而后丝滑自然地把话题引到了纳尔森身边这位身上:“这位是斯科特先生对吗?”

“新联盟成立五百余年,智能全息领域飞速发展,大事记一本历史教材都写不下。但要说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莫过于这百年来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全息普世。”

“我小时候接触的第一本智能全息科普读物上就有您的名字,”肖安说着主动向本森·斯科特伸出手,“终于有机会见到您了。”

纳尔森的长相不负他“强硬派”这个民间诨名,眉毛浓黑眼窝深邃,连眉心的川字都恨不得等差排列,端的就是一副说一不二的模样,导致他这“亲和”的笑意也叫一般人望而生畏。

不过这八分等同的笑原原本本地挪到本森·斯科特身上,就叫人仿佛真看到了书里写的温和神父。

斯科特的年纪该比肖安大两倍朝上,不过也还处在青年期的尾声,眉眼都是柔和的向下走的弧度,眼角已经有了几道细纹,更给他平添了长者的和煦。

笑意更深的时候像是有什么都舒展开了,那东西名为真诚,叫人心生好感。

他握住肖安的手,看着肖安的眼睛道:“肖安,我听封立说过你好多次了,每次都眼馋你做成的那些项目,羡慕你能力过人。说得我啊早就想见见你了。”

“封师兄?他肯定没少埋汰我吧,老师那么多学生就属我这位大师兄成就最高的,”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了什么,“我记得源城的全息基建就是封师兄当年从克利安学院的老先生手里接下来做完的,那可是一段佳话,我们学院每年的都有优秀毕业生写小作文致敬。”

斯科特温和地颔首:“当年那事差点出了大篓子,基础建设花的都是联盟公民纳的税,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工程。”

“没想到当年民选的团队也敢对这笔钱打主意,还好发现地及时,没叫他们中饱私囊。只是整个团队都被伦委会裁撤,当时这个项目也就成了烫手山芋。”他说着神情显得严肃了不少,到不叫人觉得疏离,只是可以从他的眼角眉梢察觉出他当时的无奈。

肖安对些智能全息史上的东西显得信手拈来,“所以您钦定了封师兄,他当年也是初出茅庐,能把这么大的项目交给他,还成功的让源城成了联盟全息基建的典范,这种魄力和眼光真叫我们不得不佩服。”

“毕竟世上常有千里马,伯乐却只有一人。”肖安感叹地说。

“是啊,”纳尔森不着痕迹地打断了肖安话头,将话题偏转了角度,他可不想斯科特手下再多一位肖安这样的“千里马”,“封先生今年提出的创意也让人眼前一亮。”

“技术终究是为人服务的,”斯科特环顾着智能全息营造的温和夜景,说,“这么多年了我虽然一直在倡导人类要勇敢地拥抱技术,但也无时无刻不担心人类会不会变成没了全息就活不下去的可怜寄生虫。”

这实在是不像一位中和派领袖会说出口的话。

积极地拥抱技术,勇敢地创新,大胆地探索——这才像是中和派的理念。

也怪不得这几年强硬派在伦委会里得了上风,连斯科特这样的领袖都对自己一贯奉行的信念产生了动摇,何况后头跟着大旗舞大刀的那帮子。

倒是纳尔森显得淡定又大度,他说:“封立敢想也敢做,技巧绚丽也是个人特色无可厚非。不过您说的没错,”纳尔森直言不讳,“所以需要我们更加地明确边界。”

对于他这番话,斯科特只是笑笑即没有赞同也没有反驳。

肖安左右看看,适时地打了个岔,“说起来今天我还没见到封师兄呢。听说他在忙戈尔菲诺城的案子?那可是个大工程,是不是没空来源城了。”

斯科特摇摇头:“他送展的东西早几天就已经到了,早点的时候也跟我打了个招呼。不过戈尔菲诺的案子确实离不开人,他估计开全息会议去了。”

“说到戈尔菲诺,安,我记得那个案子你的老东家也去竞标了,那会儿你还在杨城吧。”纳尔森问道。

肖安说:“当时还没收到方舟的邀请,那案子我也提了些许建议,只不过后来决定来源城就退出了项目组。”

“小肖你的项目书递上去了,是以托特维塔的名义吗?”斯科特关切道。

肖安点点头,斯科特若有所思地微微蹙眉,而后道:“我看过那份项目书,当时很遗憾托特维塔临时放弃了竞标,招标组还给他们重新发去了邀请函。托特维塔的总监回函说是项目负责人转职了,我没想到那本项目书就是你写的,我对你写的分析印象深刻。”

“你说戈尔菲诺全息基建的最大问题在于基础硬件设施材料的落后,这会直接导致套用现代全息智能核时,全息效果发生大范围的紊乱。”

“只是达不到预期效果,全息场景显得简陋倒也能够接受,但是大范围紊乱的光电信号场笼罩在碳基生物的身上,恐怕要出大问题。”肖安接着他的话往下聊,“戈尔菲诺的问题本质说起来其实也并不复杂。简单比喻也就是信号的接收——发信之间有矛盾,也就是接收端口不匹配,即使外表上能凑合着连起来,里头的通信线路也是胡乱嫁接的,不短路得‘火花四溅’就不错了。”

戈尔菲诺的全息基建改造一直是中和派主导的项目,纳尔森对其中内情并不怎么清楚,他不介意趁此机会多了解一些,于是“好奇”道:“所以说是要改线路吗?”

肖安轻笑:“城市全息里所谓的‘线路’其实是以超级材料的排列组合来呈现的。真得改线路就只能炸了重造……戈尔菲诺恐怕就得大规模移民了。”

斯科特神色严肃,他说:“我记得你的项目书里说只需要构建一个统一的‘收发平台’,做一个桥接和转换,这是真得可行的吗?”

纳尔森也看向了肖安。

肖安从容点头,“只不过过程复杂一点罢了,也需要搭建平台的人对超级材料足够熟悉,能切实地把握那些南辕北辙的接口。”

“安,你这话说得很自信啊。”纳尔森笑着说,“‘只不过复杂一点’这是对你而言的吧,是不是全联盟只有你做得到?”

“汉特大哥开玩笑呢,我也不一定做得到的,当时只是想着可以挑战一下而已。”肖大设计师谦虚地说,“也就九成把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