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只要胆子大,就能做圣人(2/2)
他将布绢随意交给马善,叫他寻了火星烧了。
殷诵领军返回朝歌时,时间刚刚好赶上。七日后,大商正式举办新王登基大典。
大典之上,殷郊刚刚被亚相子吾戴上王冠。下一刻,新王便宣布要往仙山继续求取仙道,然后宣布将王位传承给太子殷诵。
满座哗然。闻太师当先就不同意,喝令新王不要任性。
殷郊却是不怕闻太师的。他十分干脆地摘下王冠,往儿子的头顶上一按。
殷诵眨眨眼,连忙用双手,将王冠往自己脑袋上按得更严实一些,绝不叫人有机会给他摘了去。
闻仲瞧见殷郊的任性行径,气得直闭眼,恨不得用手上鞭子抽新王一顿。
殷郊却已经运起五行术法,直接跳下鹿台,风卷残云一般飞回了九仙山。
二王子殷洪在台下瞧着,眼红不已,却是不敢一起回去仙山。他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去见自家师尊赤精子。
闻太师被这场荒唐的传位,气了个半死。其他老臣也是乱七八糟,呼喊什么的都有。
殷诵脸皮厚得很,才不管下边大臣怎么想。此刻他就很纣王,只觉得王位是他祖上传下来的东西,就合该是他的。
如今负责太庙事宜的子吾,可是殷诵的“父亲”之一呢,自然与他一条心。子吾当即趁着混乱,将这件事写入玉册中,做成板上钉钉。
闻太师好不容易从晕晕乎乎的高血压状态中恢复过来,就看见了子吾的所作所为。
老太师倒吸三口凉气,最后只得认了。如今天下诸侯,净六百和殷诵一条心。殷诵这小子要做商王,别人还真要将他从上面拉扯下来不成?
殷诵将王冠重新戴好,然后示意子吾继续刚刚太上王殷郊没有完成的仪式。
子吾忍住笑意,按部就班,帮衬着殷诵完成了继位大典。
下了大典,殷诵戴着华丽的王冠,穿上王服,跑去表哥哪吒面前,特意在他跟前兜了一圈。
殷诵表现得喜气洋洋,哪吒却为他心疼不已,觉得他在大典上受了太多的委屈与误会。
殷诵瞧见哪吒神情中的哀伤,停下了耍宝。他伸出双手摸在哪吒的脸颊上,轻声与他说话:“哥哥不要这样啦。诵儿总有一天会叫他们心甘情愿,称呼我一声大王的。”
“我相信诵儿。”哪吒轻轻点头,而后低头,在殷诵的唇瓣上落下蜻蜓似的轻盈亲吻。
殷诵微微张大了眼睛,心中登时得意非凡,暗道一声双喜临门。
殷诵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将摘星楼上的财宝收归国库,然后命人一把火烧了这栋穷奢极欲的高楼,连带酒池肉林与虿盆一起毁去。
随着摘星楼倾然倒塌,属于暴君纣王的时代,才算真正地过去。满朝臣子,朝歌城中百姓从熊熊燃烧的火光中,似看到了王朝重生的朝阳。
忽然,不知是谁发出了第一声欢呼声,而后是一呼百应,最后整个朝歌都陷入沸沸扬扬的欢声笑语中。
太师闻仲站在自家府中楼阁上,眺望全城景致。仙家耳聪目明,老太师将这浪潮一般的欢呼雀跃声尽数听在耳里。
好半晌,老者发出一声轻叹,感慨或许让殷诵这个连庶子都算不上的王孙继承王位,是这个王朝自己做出的选择。
摘星楼被烧毁第二天,武王姬发寻到殷诵面前,向他辞行。这位前代周王计划前往九仙山寻求仙缘。
嗯,与仙人的缘分,怎么就不算仙缘呢?
殷诵情知姬发求仙是假,“纠缠”他父亲殷郊才是真。他有意阻拦,不过最后做出了让步。
殷诵琢磨着,姬发虽然能修炼,但是进度缓慢,姬发大约活到老都不能筑基成功。殷诵料想姬发同自己一样,是个注定“短命”的鬼,压根骚扰不了父亲殷郊几年。
殷诵最近被哪吒“哄”得春风得意,很有点飘飘然。他竟然就这么放过了姬发,没有把他扣在朝歌,不让他去登九仙山。
姬发担忧地看了儿子一眼,但是要他放下殷郊,呆在朝歌帮衬殷诵又是不能。最后,姬发只能叹着气,叮嘱殷诵有难处尽管找他的弟弟姬旦,姬旦一定会设法帮他的。
殷诵点头,只当姬发不放心姬旦,嘱托自己照顾这位叔叔一二。
殷诵在做王孙的时候,就已经把持了半数朝堂,如今做了大王更是大权在握。他早就做好打算,将姬旦引到身边,做自己的帮手。
殷诵心下感叹,不得不说,这位四叔十分“好用”啊!
诚如殷诵登基这一日对哪吒的承诺。他登基后,每日都在兢兢业业,苦心经营着大商。他就贪一个哪吒的美色,有大把的精力花费在事业上。
在成功解锁“一国之君”的条件后,殷诵第一时间兑换了历史书。
在仔细翻阅了一套华夏通史后,殷诵更加明确了在三仙岛上的想法。而后,他便埋头苦干,花了大积分兑换了“袁爷爷包学包会”课程卡。借着哪吒的法术便利,殷诵花费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杂交出高产的粮种,而后全国推行。
一样样事务,有条不紊地被殷诵进行着。开通道路、凿通河道,将四方连成一片。数不清的风力、水利设备出现在大地上,源于纯天然的电力,将整个社会的进程猛地拉高了一个层级。
商人善于经商。在商王的号召下,商人们纷纷走出家园,套上马匹车驾,拾起先祖留在他们基因里的本事,走南闯北,将整个大商在物质与文化上,沟通在一起。
短短十五年,随着新王登基那一年哇哇坠地的婴儿长大成人,殷商从低谷冲向高峰,竟是达到了这个王朝从未有过的繁华与昌荣。
百姓开始传唱大商历代的贤王,讴歌人族的兴盛。便是朝臣也渐渐淡忘了他们的大王得位着实算不上名正言顺。
就在这一年,殷诵突然亲自驾上马车,孤身前往仙山昆仑,只将一本写有三个五年的计划书,留在了殷商王宫。
三个月后,殷诵带着一个十一岁的孩童一起下了山,回到朝歌王宫。
人到中年,瞧着却十分年轻的商王带着少年登上鹿台。殷诵指着远处半片朝歌城繁荣的景象,拍了拍少年的小脑袋,对他说道:“看,这就是王兄给你挣下的基业。”
殷诵问少年:“想不想要?”
少年邘叔眨巴眨巴眼睛:“我要是想要,是不是要改姓呀?”
殷诵乐了:“孤是父王的儿子,你也是父王的儿子。孤与父王都姓殷,你自然也是姓殷了。”
少年眨巴眨巴眼睛,犹豫不决:“可是……”他好像打小就姓姬啊!
殷诵一锤定音:“就这么着了。改天有空,我将王位传给你。你先在王宫中适应适应,如何坐稳大王这个位置。”
少年愣住了,想要开口拒绝,兄长已经转身,快步下了鹿台,扑向了一直站在台下的仙人。
没一会儿,少年被亚相子吾领着,去了早就被他备好的寝宫。
年迈的亚相轻声细语地在少年耳边说话,告诉他,从今天开始,他要学习很多东西,很多很多的东西。
少年有些被吓到了。
殷诵没去管从九仙山带回来的弟弟。他回到寝宫,赖着哪吒同寝休息了一晚。第二日,便起了个大早,同哪吒一起前往芙蓉峰火云宫。
哪吒带着他来到芙蓉峰,却不像过去申公豹、殷洪那般,落脚在山下。哪吒直接带着他来到了峰顶。
殷诵头上戴着王冠,身上穿着王袍,颇有几分不便。
哪吒瞧着他这般麻烦,还不肯换掉这一身“商王套装”,一时间不知道说他什么才好。
最后,只落了一句询问:“你要去做那件事了?”
殷诵冲哪吒艳艳地一笑:“是啊。但愿我能做成功吧。”
哪吒在心中回了殷诵一句:你会成功的。
他自认识殷诵至今,三十多年,何曾见过这人没有办成功事的时候?
殷诵伸手,与哪吒紧紧拥抱了一下,然后在他白皙的脸颊上落下亲吻。
与哪吒亲昵了一会儿,殷诵没有依依不舍,十分爽快地转身,向一蹦一跳走来的童子走去。
一如十多年前,童子领着殷诵走过迷阵,来到火云宫中。
三位圣人老爷见到殷诵,都有些意外。
黄帝老爷笑着问他道:“你如今在人间当大王,九五之尊,尊贵无比。难得还有爱人相伴,怎地又跑来这里了?”
炎帝手里挑拣着一篮药草,视线不时落在殷诵身上。
殷诵没有隐瞒,将自己意外唤醒沉睡中的女娲娘娘,并从娘娘口中得到提示整件事告知了三位圣人。
伏羲老爷不由得惊讶出声:“竟还有这等事!我虽是女娲族人,竟是从不曾听说这些。”
黄帝老爷默念“人族气运”数遍,恍然大悟:“娘娘做这提示,莫不是要你以人族气运做赌,反制仙人对人族的掣肘?”
殷诵立即应声道:“我想,娘娘应该是这个意思。”
“你来寻我们,是要做什么?”炎帝忽然出声问道。
殷诵面对三位圣人老爷,直言不讳:“我想做一道大阵,束缚仙界。”
三圣脸上或多或少流露出惊讶之色,而后陷入沉思。
伏羲最先回神。老爷对殷诵说道:“你要做的事,我已经明了。但是眼下,这桩事只有你自己能办到,别人不能帮你。”
殷诵点头:“小子正是知道此理,所以前来芙蓉峰,想要向三位老爷学习阵法。”
“小子钻研过许多阐、截两教阵法书籍,自觉于阵法一道有些心得。但是今日小子从火云宫外迷阵中走过,依旧不得解法。”
殷诵汗颜道:“小子老实交代,虽然有心做大阵束缚仙界,但是这阵法该是何样的,小子却是一点思绪都没有。”
伏羲老爷伸手,往旁边一个通道点去,与殷诵说道:“我们三人收集阵法、撰写的心得,都在那里收着。你自去翻阅吧。”
殷诵连忙感谢,而后转身向通道走去。
火云宫童子瞧见殷诵走入通道,当即一蹦一跳地跑回山峰上,与哪吒见面。
童子将殷诵的去向,与哪吒说明。然后,童子劝说哪吒不必继续等待。
童子好心劝说道:“他入了那通道,不知多少岁月才能出来。你还是走吧,该去哪里去哪里,该去做什么去做什么。”
哪吒却摇摇头,说道:“诵儿在这里,我该去的地方就在这里。我该做的事情,就是等他回来。”
童子好奇地打量哪吒:“你瞧你也是个修仙的,怎么这么执拗?”
哪吒不在意地笑了笑:“我自幼便与别的仙人不同,执拗得很。认定的人与事,便要一根筋执着到底。”
“好在,我所执着的人,从不叫我失望。”哪吒庆幸道。
童子摇摇头,表示自己听不懂哪吒的话。他在芙蓉峰修行这么多年,早在三位圣人老爷这边受到教诲,明了在这世上,最要依靠的就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
只有自己不叫自己失望了,别人才没办法叫自己失望。
“年轻人,你还要多修行。”童子老气横秋地教导哪吒道。
哪吒笑了笑,没有继续与童子说话。
童子瞧他“冥顽不明”,可惜地叹了口气。童子转身回去了火云洞。
寒来暑往,又是五个春秋。哪吒一直逗留在芙蓉峰,终于等到了殷诵从火云宫出来。
哪吒瞧着殷诵久不见阳光而苍白的头发和肌肤,愣了半晌。
殷诵冲哪吒笑了笑,然后将手里的一叠图稿扬了扬。殷诵得意不减当年,欢喜地向哪吒炫耀道:“哥哥,你看,我把它做出来了。”
“有了它,我就能布下大阵,叫人族再不必战战兢兢,夹缝生存啦。”
说完这些,殷诵垂下了手臂,静静地看向哪吒的眼睛。
哪吒心脏猛然快速跳动起来。他有些心惊地望着面前的男人,下意识伸手去抓殷诵的双手。
殷诵没有闪躲,让哪吒握住了自己的手腕。
哪吒这才发现殷诵正在微微颤抖。
殷诵亦是发现哪吒在止不住颤抖。
两人都没有言语,分辨不出真正在颤抖的人究竟是他们中的哪一个。
半晌,殷诵率先开口。他轻声吐字道:“按照我的计算,这件事不会危害我的性命。”
哪吒没有说话,他垂着眼,看着低下头去的殷诵的头顶。
殷诵轻声叹息。他计算出的结果,的确是没有危险的。但是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是一件十分危险,足以要他性命的事情。
但是他不想将这一点告诉哪吒。
哪吒忽然擡手,在殷诵花白的头发上轻轻地揉了揉,就像过去他时常做的那样。
哪吒对殷诵说道:“走吧。我为你护法。”
殷诵闻言,差点笑出声来。他想说这件事不必要一个护法在旁边的。不过对上哪吒认真执拗的眼神,殷诵话到嘴边绕了个圈又被他咽了下去。
殷诵最终没有拒绝。
“现在该去哪里?”哪吒问道。
“泰山。”殷诵回道。
哪吒应了一声“好”,随即带着殷诵去了泰山最高峰峰顶。
殷诵在泰山绝顶落脚,然后从储物袋里取出封神榜。
哪吒退到山峰之外,蹬着风火轮紧紧盯着殷诵,守在一旁。
殷诵取出雌黄,将封神榜上所有的字迹都涂抹除去。然后,他拿出当年哪吒为他做的灵力笔。
殷诵深吸一口气,静心感应身上背负的国运——人族气运,然后将它们引导到灵力笔中。
哪吒停留在月光之下,静静地望着殷诵站在泰山之巅,以人族气运为墨,在封神榜上勾勒阵图。
“什么是人族气运?”
“人族生生不息。”
“故,人族气运亦生生不息。”
“我以人族王者之名,挥毫人族气运,向上天布下大阵。”
“凡此方世界万族,有进阶者必受人族气运审判。伤我人族者,必遭天雷劈身,身死道消!”
阵法最后一笔落成,殷诵将封神榜向苍穹用力一抛。封神榜立即飞入九霄云上,倏然榜上阵法蔓延出去,将整个世界笼罩。
此方世界在这一刻都受到了震动,而后归于平静,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
殷诵擡头仰望被月光照耀得净亮的夜空。他对自己十分有信心,半分不觉得四周毫无动静是自己做的阵法失败了。他只道此刻无人提升境界,没有触发这道天雷问心的阵法。
他这阵法,以人族气运做原料。只要人族生生不息,便能永久维持住这阵法。除非有个体实力超越整个人族凝聚的气运,否则一旦触动阵法,都要被劈成飞灰。
自然,人族越繁荣昌盛,人族气运越旺盛,连带着这道阵法威力越强。反之亦然。
殷诵等了一会儿,四周已经安安静静。他不禁松了口气,转身向哪吒看去。
忽然,天上一片光华璀璨,竟是九天玄雷连成了片儿,让黑夜亮成了白昼。
殷诵心头一惊,然后耳边传来无数的雷声轰鸣,简直要把他当场炸成聋子。
殷诵不由得擡头,顶着雷声望向天空。就见一道道紫得发黑的磅礴天雷在天顶劈砍着,根本不落下来。竟是住在天上的某个仙人正在遭受天雷劈身。
殷诵瞧着这惊天动地的阵势,咋舌不已,暗自揣测是哪个倒霉的做了这第一个被雷劈的人。
然后,他就听到一声痛呼从九霄天外而来。随即,殷诵与哪吒一齐看到一道红光燎燎的人影,从九霄之上坠向人间。
半路上,又是一道粗大如龙身的紫黑天雷紧追而下,气势磅礴地劈在人影上。等到雷光消失,那道人影连带火光一起消失得一干二净,竟是被雷劫劈了个飞灰湮灭。
哪吒擡头望望九霄之上。据他所知,普天之下,只有一位居住在那么高的地方。这一位不是别人,正是三教教主的师父,鸿钧老祖,他的祖师爷。
哪吒忍住扶额的冲动,决定当自己什么都没看到。他转身就向殷诵飞去。
殷诵瞪大眼睛,亲眼目睹了一场天雷劈死仙人的过程,吓得他心脏扑腾扑腾乱跳。
殷诵忍不住庆幸地拍了拍胸口,然后向飞来的哪吒招了招手。
一道比方才将鸿钧老祖劈成飞灰的雷光更气势的雷电,自穹顶骤然落下,直直地劈向殷诵,将他整个人都湮没在雪白的光芒中。
哪吒愣愣地停在半空中。风火轮堪称世间一等一的速度法宝,竟然完全赶不及这道突如其来的雷电。
哪吒迅速反应过来,急忙向雷电中央冲去。但是雷电中蕴含的巨大劫力将哪吒狠狠地掀飞出去,根本不允许他冲入雷电中。
等到哪吒稳住身形,冲回来的时候,雷电已经骤然消失。
哪吒瞪大眼睛,就看到一个黑影躺在山顶。
那道天雷十分奇特,什么也没有伤害到。泰山山顶的花花草草,都好端端地生在原处。胆小的昆虫被声势浩大的雷声吓到,停歇了一会儿又开始鸣叫起来。
只除了,被劈中的人类。
哪吒踩着风火轮飞到躺在地上的黑影上端。他微微俯身,看清了
哪吒脑子一时之间糊涂起来。他不太明白怎么会演变成现在这样。虽然,他早有预感,殷诵这回做的事十分危险,可是殷诵明明与他说明了的,殷诵不会……至少不会变成一具焦尸,静静地躺在泰山山顶上。
哪吒不忍心见这具焦尸。他忍不住擡手捂住了自己的一双眼睛。
眼泪似乎想要钻出眼眶,但是哪吒强忍住了。他缓了好一会儿,才将悲痛的情绪压下。然后,他飞落到地上,伸手轻轻地碰触了一下黑漆漆的焦尸。
好在,这具焦尸没有因此化成飞灰。
哪吒松了口气。他不知道此刻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心情,有些空洞,飘不到实处。
哪吒只能往自己的脑子里努力塞一点东西,让自己的大脑思考起来。
哪吒心想,自己应该把殷诵送去哪里。
是带他回去殷商王宫吗?
亦或者将殷诵送去九仙山,让殷郊和姬发最后看一眼殷诵。
或许,他应该直接带他的小表弟回去陈塘关。他们可以看一眼今日东海旭日。
哪吒脑中的思绪丰富起来,他甚至想起了殷诵很小的时候,在黄河边念小作文,差点被雷劈这些陈年旧事。
“我以为,至少能陪你到九十岁、一百岁呢。文王和武王都那么长寿。”
哪吒轻轻地将殷诵抱在怀里,脸不顾脏污埋在殷诵的脸旁。
他刚刚想哭,就感觉到怀里的“焦尸”动了动。哪吒的感官何等敏锐?他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急忙擡头,紧张、害怕地望向怀里的殷诵。
就看到殷诵一张焦黑熟透的脸上,张开一双泛着淡淡金色的眼睛。
殷诵望着哪吒的眼睛,张了张嘴:“哥哥,这次吓到你了吧……嘿……咳咳……”
殷诵咳出一口带火星的烟气,两眼一闭,再次陷入沉寂中。
哪吒连忙伸手,颤抖着探了探这小子的鼻息。
还好,这小东西还有气息,呼吸得还挺平稳。
哪吒吐出一大口浊气,随即哈哈笑出声。
哪吒将殷诵抱起,带着他回到了芙蓉峰。
这回,不用童子领路,因为三位圣人竟然都站在峰顶。哪吒一来,就见到了这三位老爷。
伏羲老爷率先擡手,向飞来的哪吒招了招。
哪吒却不着急,怕颠簸了怀里的殷诵——现在的殷诵,怎么看,都脆得很。他缓缓落到峰顶,而后向三位老爷行礼。
哪吒将殷诵放到地上,这才着急地将殷诵在泰山上的作为与遭遇说了一遍。
伏羲老爷上前,为殷诵把脉,而后笑道:“无防。”他起身,对黄帝、炎帝,亦是对哪吒做解释道:“原本,天地再难诞生一位圣人。想不到这一回,天道竟然借着封神大劫,助这小儿肉身成圣。”
哪吒在一旁听得惊讶不已,然后就听到黄帝一声了然道:“当真是他命道,竟想得出用封神榜做阵基。这般胆大妄为,将整个仙界颜面踩在脚底下,合该他得此机缘。”
哪吒不自觉摸了摸鼻子,他倒也不曾忘记自己也是个仙呢,亦是仙界一员。
炎帝与哪吒说道:“你且将他留在芙蓉峰。我会备下汤药助他恢复人样。”神农老爷估算了一下时间,道:“约莫也就是百年的时间吧。”
哪吒点点头,然后问道:“我能留在芙蓉峰么?”
黄帝笑道:“我若没有看错,你亦是我后人。你若要留下,便留下吧。”
——————————
全文完,咱们福利番外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