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封神]武王孝子,纣王贤孙 > 第063章 我跟你二哥又不熟

第063章 我跟你二哥又不熟(2/2)

目录

殷诵不答反问:“这件事是雷震子告诉你的吧?”他表哥哪吒才不会到处宣扬这件事。毕竟是伤了燃灯道人面子的事,知道的人越多,燃灯道人跟他的梁子就结得越大。

那燃灯道人看着就是心胸狭隘的人。不论是殷诵还是哪吒,都觉得燃灯不会这么简单地放过他们。

姜子牙仿佛逗乐一般,点了下头。

殷诵忽然说道:“你看,当初我与师叔道别,师叔要我有空来西岐看看。我这不就来了。”

“你莫骗我。你分明是跟着哪吒来的。”姜子牙丝毫不被学生的甜言蜜语迷了双眼。

姜子牙再一次想起殷诵堪称扑朔迷离的身世。文王去世后,姜子牙曾经委婉地向武王打听过殷诵是不是他的亲弟弟,但是武王表现得仿佛他全然不知道这件事。

虽然人们常说“鬼话连篇”,但是姜子牙很肯定,当年在朝歌,季历的魂魄没有撒谎。

姜子牙更是确定,文王既然埋下这么重要的棋子,绝对不会让殷诵荒废了,一定会将这个小秘密告知继承人姬发。

所以,姜子牙坚定地认为,武王姬发并不像面上那般信任他这个亚父。姬发比他老子姬昌还会演戏,装得很。他这个了解真相的人,都差点被姬发迷惑了。

姜子牙这一次来,不是为了揭穿殷诵的身世。他是为正在西方诸侯领地传播的关于大商太子的传言。

这些传言现在是越来越离谱和猖狂了。再这么传播下去,姜子牙担心会影响到姬氏一族的统治地位。

在姜子牙眼中,最可能玩儿这种邪道路数,且有动机编造这些谣言散播的人,就是殷诵。

当年这小家伙可是拦住伯邑考,让西岐直接拿钱去贿赂费仲、尤浑两个奸臣的。

但凡忠厚实诚之人,哪个会想到这种招数?

殷诵听到姜子牙登门,就猜到对方的来意。但是殷诵只能摇头,老实地告诉姜子牙,这些谣言没有一条是他传播出去的。

“不论是表哥还是父亲、叔叔,他们都是接了师叔们的法旨,下山来匡扶武王的。”

“我传播这些谣言,不说姬家这些地头龙知晓了会怎么对付父亲和我,就是雷震子过几天回去昆仑山,将情况汇报给云中子师叔。保不齐太乙真人、广成子、赤精子三位师叔就要下山,亲手‘清理门户’。”

“师叔是了解我的,我怎会做这等自砸脚背的蠢事?”殷诵一本正经地说道。这般招摇的事情他可不会做。他做的动作可小心了。

现阶段他就是计划着随着石磨推广出去,西岐之外的州郡,不论贵族还是平民都不再抵触种植小麦。

彼涨即是此消,西岐的实力相对东鲁、北崇、南都,优势就没有现在这么大了。但是不会消耗各方人马伐纣的实力。简直完美。

姜子牙摸了摸胡子,将殷诵的话细细地想了想,最后不得不承认殷诵说得对,殷诵的确没有这个资本做这件事。

除非殷诵知道自己不是殷郊的亲儿子,想要借广成子、赤精子之手嘎了殷郊、殷洪,从而替代两位王子,成为纣王“血缘”最近的人,也是大商王位顺位最高的继承人。

姜子牙微微眯眼,觉得自家这个学生不至于“阴毒”到这种程度。

姜子牙正暗自盘算,这些流言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就听到殷诵进一步说道:“其实,师叔你不来,我也要往相府去一趟的。眼下这些流言越来越荒诞,却颇为蛊惑人心,叫人忍不住相信。”

殷诵顿了一下,他始终觉得传播这些谣言的人,是个精于心计,善于挑动人心的人。

他继续说道:“但是对这些故事感兴趣,加以相信的只有质朴的百姓。当权者即便被迷惑,也会有谋臣将其劝醒。”如纣王这样执迷不悟的掌权者,是很少有的。

“我不想父亲和叔叔在周营受人刁难。希望师叔能够想办法遏制这些流言。”

姜子牙闻言,立刻确定这些谣言的确不是出自殷诵之手。姜子牙一时之间猜不透,究竟是哪方人马出了这个怪招。

姜子牙不禁想到了武王,又觉得不大可能。这般做太费周章了!武王想要弄死殷郊和殷洪,给殷诵腾位置,直接告诉他这个干爹就好了。

姜子牙相信,只要自己开口,广成子、赤精子两位师兄肯定愿意出手,将两位王子困在九仙山、太华山,不让他们下山妨碍到周室的谋算。

姜子牙一时犹豫起来。思虑再三,姜子牙还是答应了殷诵。

师生两人的气氛终于真正地缓和了下来。姜子牙和殷诵坐在一起一边品茶一边闲聊了几句。

姜子牙身为西岐丞相,事务繁忙。只坐了一会儿,他就离开了豆腐店,往两条街外的相府走去。

姜子牙走在半道上,遇上了自己藏身渭水时收的徒弟武吉。

武吉本是山林中的樵夫,机缘巧合拜姜子牙为师。如今,武吉借着师父的势,已经在西岐军营中做了一员大将。

武吉快步走到姜子牙面前,悄声向师父禀报道:“师父,徒儿查探到一伙人想要在市面上散布新的谣言。这些浑人竟然编造弥天大谎,声称王孙诵的生父其实是武王殿下。”

姜子牙闻言,两条白眉一抖:殷诵竟是武王的儿子吗?这倒是他从未设想过的可能。

姜子牙脸色一凛,连忙问道:“可知道这谣言哪路来的?”

武吉立即回道:“这一桩不比别的谣言,好查的很。”武吉突然顿住了,脸色古怪地变幻了一回。

武吉颇为尴尬地咳嗽了一声,继续道:“徒儿一路顺藤摸瓜,发现源头是三公子姬鲜。是他派家里仆人四处散布的这则谣言。”

“徒儿已经派人,将那几个胆大的仆人全部抓住了。不过依据这些仆人的口供,三公子应当与其他谣言无关。”

姜子牙:“……”很显然,刚刚是他想多了。

姜子牙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谣言是从姬鲜这个浑人嘴里传出来的。但是仔细想想,整个西岐除了这个浑人,也没人敢造这种混账谣言了。

姜子牙略觉头疼地拍了拍布满皱纹的脑门。他夸了徒弟一句:“你做得很好。”武吉原本是个十分莽撞的年轻人,但是经过他这个师父调教了一番后,武吉如今行事反而变得十分细致。

姜子牙顿了顿,对武吉说道:“将这些人送去四公子那里。这是武王家事,还是让他们家自己解决吧。”

此时此刻,西岐王府内,雷震子正与他二哥武王坐在一起。

雷震子今天进入王府,是来辞行的。

殷诵早就来到西岐,而且安定了下来。雷震子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师父云中子虽然允许他在西岐多呆一些时日,他也不能得寸进尺。

“回到山上,替家里感谢你师父,得他照料你才能长得这样好。”武王神色温和地对幼弟叮嘱道。

雷震子笑着点头,并且向兄长保证自己回到终南山,一定会加倍努力地修炼,争取早一日正式下山,像四哥他们那样辅佐在武王身边。

武王点点头,然后对雷震子意味深长地说道:“想必你也听说了那些关于太子殿下的谣言。”

雷震子脸上笑意稍减。他认真地点了下头。

雷震子向武王解释:“我问过殷郊,那些故事大半是假的。他与殷洪从不曾下山除过什么妖魔。二哥若是不喜欢,可以派人禁止这些流言。”

武王笑道:“人言如流水,只可疏导,不可堵塞。否则终有一日积蓄成洪水,冲毁一切。那时挽回就难了。”

雷震子歪歪头,有听没有懂。

武王对幼弟说道:“我提这件事,是希望你不要将它们说与你师父听。不过虚假的流言,不可让它们污了仙长的耳朵。”

雷震子懵懵懂懂地点了下头。他原本的确是想说与师父听的,至于原因他自己也说不清,权当给师父八卦一下。既然二哥要他不要告诉师父,那他就不告诉那个老道士了。

武王见雷震子一如既往的听话,由衷地松了口气。西岐城中关于太子的传言,起初来自他的授意。是他让姬奭派人借着石磨的传播,告知百姓姜王后被陷害而死、太子被逼出走被收入仙山的旧事。

武王很清楚,百姓质朴,天然对弱势、受迫害的一方抱有同情心。加上殷诵制作出来的石磨带给百姓的便利,两相加成,能为大商太子带来极高的声望。

只是,不知道从哪里吹来了一股邪风,竟然编造起了殷郊、殷洪不断下山斩妖除魔的谎言,将这件事引向难以收拾的境地。

如今,西岐的贵族,已经有不少警惕起来。他的案前这几天开始不断出现提及这件事的奏折,其中不乏言辞尖锐者。

武王甚至一度动过,借着这股风将太子一家赶出西岐的念头。

但是如此一来,势必让他与大商太子再无情谊可言——虽然原本就没有什么情谊就是了——武王思量再三,始终下不了决心。

纣王二十五年春中,西岐城西的豆腐店,经过店主人殷诵三次尝试,终于确定发酵了一个月的大酱可以出缸了。

殷诵从中分出一陶罐,搁在一边当个菜品,剩下的大酱都拿去过滤,做了酱油。

至此,豆腐店里原本势均力敌的甜、咸两派豆腐党,开始一面倒。原本略占优势的甜豆腐党纷纷要求,店老板不能这么偏心,一定要帮他们做出能与酱油相匹敌的甜系调味料。

自从石磨传播开来,许多人家都能自己制作豆腐。但是这事儿到底耗费功夫,所以很多人家会选择拿黄豆去做多了的人家换取豆腐。

豆腐店的左邻右舍则是默契地都往这家最开始做石磨做豆腐的小店购买。直到店里的伙计表示没有多余的出售,才会前往别处寻豆腐。

没有人贪心地觉得豆腐店既然免费公开了石磨和豆腐的做法,就应该将精盐、酱油的做法一并公布。

豆腐店的邻居们反而很高兴,到处说不用担心这家小店的老板不通庶务,到处吃亏了。搞得他们西岐的百姓都不好意思起来。

这天,殷诵和黄天祥正在店里,一人一碗豆浆,在那儿琢磨油条怎么煎炸,忽然就看到一个大汉兴冲冲地跑进店铺,就着有空位的桌子坐下。

大汉兴奋地与同桌其他客人说道:“不得了,去年那两位姓晁的将军,从朝歌回来了。”

店铺内立刻骚动起来,有大嗓门的立刻扯开声音问刚刚进来的大汉:“怎么说,这是又带兵来攻打我们西岐,逼武王殿下将黄将军一家交出去?”

黄天祥一听这话,立刻急了,不由得跟着客人站了起来,焦急地伸长脖子望向那个带消息进来的大汉。

大汉接过旁边一位大爷递来的豆浆,喝了一大口,畅快地哈哈大笑道:“哪里呢!带兵是真的带兵,却是带着兵马投降来的。好家伙,我听人说,两位晁将军从朝歌拉来了三千人马,还带粮草呢。”

殷诵一愣,随即在心里破口大骂:纣王,真是个废物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