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2/2)
李姨正好端着绿豆汤出来,笑着递到叶曲手上。
“你胃不好又喝了酒,我给你热了热,喝一口也行。”
“谢谢李姨。”叶曲低头喝了一口,还是她喜欢的味道,绿豆的沙质化入浓稠的米汤,口感顺滑,“他喝了吗?”
李姨眨眼笑了一下,“喝了。”
叶曲点点头,她比叶序大六岁,和大部分叶家的长辈一样,都喜欢这个干净通透的孩子。在国外独自生活这么多年,什么恶习似乎都没染上,不抽烟,酒也喝得少,朋友圈干干净净的,会给姐姐买面包,会剪头发,现在还会心疼人了。
但他又绝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个性,叶家一向秉承着相互扶持的观念,长辈们关系和睦,逢年过节能聚就聚。饭桌上的话题要么围着长辈,要么围着晚辈。没有什么过分的说辞,但总归不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叶序会礼貌地回话,他若真要结束,也毫不拖泥带水的。
这次也一样,他跟着来了,或许也抱着学习的心态,但他不喜欢,就会及时止损,所以今晚,她才会独自去参加饭局。
叶曲却觉得这样很好,万千宠爱长大的孩子哪能没有自己的个性。她早就发现了,叶序不想做的事,根本都走不到当面拒绝那一步,他会让你直接开不了口,这点上,整个叶家,也只有他做得到。
——
也许是吃得太撑了,这一趟下来,时间不短,却没消化多少。江之也甚至觉得有点哽,从胃里到喉咙,怎么喝水都压不下去。
东西已经收拾完了,她不可能打开重来一次。她拿了块抹布,打湿、拧干,准备把屋子擦一遍。
已经超过十点了,她放轻了手脚,尽量不弄出多余的声响。
以为会在申城见到他的,没想到在香港见到了。
也是,如果在申城,大概率是见不到的,她会刻意避免,这已经成为这些年的习惯。缘分这东西怎么都抵不过事在人为。
每一个人的脑子里都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警戒线,对她来说,是有关叶序的一切。
她来来回回都在擦那张桌子,从桌上的花瓶到桌面到桌腿,最后是被桌腿占用过的地面,就差把那几朵花掰开了重新组合。
这是一个好主意。
又擦了一遍,摸到抹布上的颗粒感,觉得还是不怎么干净。
起身,拧干水分,继续。
地面上的水渍越来越严重,她丢了湿抹布,换了一块干的,重新擦一遍。
干抹布不需要拧水,她短暂忘了自己的手越来越没力。
本来感觉很容易的事,突然变得非常复杂。就像清理一个人的痕迹一样。
做家事这件事,不见得多擅长,也算不上是个生活白痴,只是不怎么做而已。她又想到叶序,虽然他会买面包,但应该不会做家事吧。
毕竟他刚刚表现得跟个路痴一样。
其实他不做家事也行,毕竟一个家里就那么点事,他不做总有人做,别人做也行。
.......
其实别人不做也行,请个阿姨做就行。对叶序来说,这是一件太太太微不足道的事,而且他会大晚上的出来给她买面包,又怎么会让她做这些呢?
如果那个女孩喜欢的话,又另当别论。他会尊重她的意见吧,再默默帮她分担,他一向不是个有架子的人。
想到这里,江之也终于笑了。
她对自己的判断一如既往的正确,确实不应该见面的。见了面会变成神经病。
他是来香港度假吗?还是他也离职了?
他也会回申城吗?那他们.....
她丢掉抹布,转身去了浴室。就这么点面积,折腾了一个多小时,
申城的气温比香港要低,又下了雨。出了机场,江之也就感觉到了寒意。她可以联系爸爸的司机,但她没有,自己约了车,拿着行李在出口等着。
十来分钟后,她终于等到了她的车。她报出那个烂熟于心的地址,司机压了表,就直接开了出去。
她问过姑姑,那是她和爸爸的家,她还可以回去。上大学以后,爸爸在公司附近又买了套房子,几乎不在那里住了。
只要她回去,他们还住在那里。
爸爸害怕她忘带钥匙,家里的锁换成了密码锁,是爸爸妈妈和她的生日尾数,她打死都忘不了。
开门时,她将行李放在了身后,先进去换鞋。
她没想到屋里会有人,更没想到会是他,一时楞在了原地。她张了张嘴,却开不了口,该叫他什么呢?
厉总?还是厉叔叔?
反正那句“爸爸”,她是叫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