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103章 南北(1/2)
第103章 第103章 南北
他不懂他的阿叔。
将他捧上皇位, 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陈国失梁益,原本用以作为屏障的大江成为了齐国艨艟顺江东下的津口,陈国已然危难之秋。
先帝和太子双双西去, 国朝动荡, 他的阿叔登基反而会是更好的选择。
陈皝是这样想的。
可是他的阿叔没有, 陈芜带头在含章殿表示忠心,说要替他从头收拾旧山河, 说要韬光养晦夺回梁益二州。
阿叔年岁并不大,堪堪三十岁,跪在御阶下, 陈皝可以清晰地看清他鬓间白发。
他该信他么?
他今年刚十岁, 陈菁还在时常常将他带在身边, 在所有的叔伯里面,陈芜一直是最为奇怪的那一个。
他看着先帝和先太子的目光总是太复杂,包裹着陈皝这个年岁读不懂的情绪。
陈菁薨逝前,特地拉着他的手, 交代他要听陈芜的话。
而他的阿叔站在一旁, 眼中的哀切极为淡漠,可又攥紧了拳头, 骨节发白。
他并不傻, 这种极为矛盾和复杂的情绪被他看在眼里, 成为一个疑窦, 种在心田,不知道将来会结出什么果。
朝中的声音也从来都不统一, 有人说陈芜不可信, 他只是想拥兵自重,博取一个好名声, 让天下人看看这个陈国新帝有多无能,来日让陈皝禅让登基,便不会落得个抢侄儿皇位的骂名。
将他指成南国的斛律宣。
有人则说他完全可以现在就取而代之,但他俯首称臣,还将国家大事逐步放给陛下,是当真无反心,一心为国,不求权势。
陈皝面对着桌上不痛不痒众说纷纭的奏折,只觉得含章殿空寂得可怕。
“陛下,皇后求见。”说来也巧,陈皝的这位皇后,也出身南兰陵萧家,虽然隔的远,南边这位萧皇后出自南齐萧道成那一脉,论亲缘关系,她还得称呼萧约一声姑母。
短短两年,南北两岸的皇后都成了萧家人。
“快宣。”陈皝显得很急切,或许是因为殿中终于有了能说话的人。
“晚娘,你来了?”陈皝很依赖这位大她五六岁的皇后,“你快来,来。”
他招着手,请她与自己同座。
“陛下,这让广陵王看到了,可又要责骂陛下了。”萧晚拒绝了他的相邀,她听闻陈皝将自己关在含章殿整整大半日,有些忧心。
“晚娘......”陈皝撑着脸,“你说,朕该不该信阿叔?他要带兵驻扎淮水沿岸。”
“......陛下自做决断就好。”萧晚前半句话是这样说的,但末了她还是说道,“看陛下是更害怕广陵王,还是更害怕北边的鲜卑索虏。”
也看他究竟是希望陈国是陈国,还是陈国是他的国。
“......齐主年幼而能斩权臣,晚娘,卿以为,朕与齐国主相比,何如?”
......
“这是贞卿所绘制?”高瑛翻看着本页面已然有些泛黄的小册子,陆雁进宫为的就是将这册子呈上。
陆雁率军先行攻入蜀郡后,整饬军纪,移除当地被萧铎那个野心家弄得乌七八糟的风气,封锁府库,登记造册,论功行赏。
她端得如昔年王景略入邺城,恩威并施,以仁以礼。
清点府库时,未曾想搜出来这本册子。
萧约看到这本册子的时候也愣怔了片刻,她曾有鸿鹄志,梁皇一家宠爱她,虽当时不能如男子一般驰骋山河,却也没拘她太多。
萧泽巡狩江左诸州,萧约也伴驾过,江左风物山川,了然于胸。
这本册子就是她当年所载记江左山川风貌,地理水文,城邑坞堡。间或穿插着听来的药方、轶事。
更为重要的是,高瑛原以为萧约看那些木匠机关,不过是闲来打发时间的,可当那本小册子中明明白白记载着,年幼的萧约对于梁国当时兵器和甲胄的革新的看法,以及她自己绘制的改良武器的图册时,高瑛发觉自己对萧约的了解,还是没有很全面。
她亦替她痛心——这份才干,梁国若能拿来治国,何至于落得个如此下场?
“不过是幼时胡写,让陛下和陆将军见笑了。”萧约其实有些脸热,都多少年前胡写的东西,怎么还大喇喇地拿到人前来?
陆雁也是,兵戈甲胄自有工部那边的人操心,拿着这个急吼吼进宫作甚?
隔行如隔山,她并不觉得自己幼时的那点小聪明,能真的帮到什么。
这一点陆雁也是能看出来的——萧约幼时的那些兵器设计,一看便是从未上过战场也从未摸过刀枪的人写出来的。
但并非全然无可取之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