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 第99章 干岸(1/2)
第099章 第99章 干岸
高瑛终究还是听了萧约的话, 没有太过铺张。
但这已经削减过的排场也足够盛况空前。
新婚以前,新妇都需要在娘家备嫁。
可萧约哪来的娘家?
那萧右倒是有几个零星的子侄辈还待在洛阳,但朝中谁都知道高瑛不待见这几个人, 让萧约回萧家备嫁, 高瑛是决计不愿意萧约受这个委屈的。
于是挑挑选选, 还是李闼是个灵泛的,提醒她, “早年宣武皇帝修缮洛阳时,不是在洛阳外修了座行宫吗?”
那时北方初定,行宫修的规模并不很大, 但比起寻常府邸必然是恢宏了不止一点半点。
高瑛登基以来不是扑在政事上就是扑在萧约上, 什么行宫什么游园, 她压根就没在意过,也怪不得想不起这件事。
“这法子不错,”高瑛得了方法很兴奋,在殿中来回踱步, “你去安排, 那边服侍的人手,一应不能敷衍!”
“诺!”
天子喜怒, 动辄伏尸百万, 流血漂橹, 动辄国朝欢欣, 盛况空前。
整个洛阳都沉溺在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盖因高瑛大赦天下, 又减免多地赋税, 以示与民同乐。
原本少有打扫的行宫被宫人们加紧收拾出来,又派工匠连夜将封后大典的用品给打点出来。
而更叫人没想到的是两封诏书, 一封是册封‘萧约之子’高谌为皇太子——这倒还算是意料之内,另一封则是册封平原王之女高鸾为靖安公主,入宫伴读高谌。
以往公主多以封邑地名作为封号,而高瑛独独给了她封号,还大笔一挥,食封五千户,封邑落在了光州——盛产盐巴,相对富庶。
册封高鸾之前,高瑛先遣人将高鸾请进了宫中。
高鸾今年方十岁,见到高瑛和萧约到不像以前那般会扑上去脆生生喊皇帝阿兄和皇嫂嫂的小娃娃了。
高瑛将她叫来跟前,“几年前,朕尝在平原王府问你,可愿伴读谌儿,如今朕还是这个问题,你可愿出入学宫......甚至......朝堂?”
给所有女性一条稳定的,能够向上攀爬的道路,高瑛暂且是无法做到的——她纵使有这个心,也不可能真有能力去撼动聊以立国的宗法皇权。
在一种固有而稳定的制度上,自上而下的变动,只能称之为改革。
它有进步的意义,但终究可能有一天会被湮没于暴力,埋没于无人为继,曲意于外部难关。
这份微光与种子,或许会被青史的灰烬层层压盖,但或许在某一天,在飞光浪潮下,冲开淤泥,会有在时光下遥远却又临近的人,捡起这份难能可贵的,被乌暗时代所吞没的愿想。
带着火种,点燃辽阔苍茫的大地,开启一个崭新的,充满着光明的未来,将原本属于所有弱者的尊严返还。
高瑛说这话的时候,萧约就在一旁,她静静地看着高鸾,桌上的宣纸写着‘靖安’两个字,工整大气。
此情此景,太像当年自己的皇伯父与伯母,给自己取字时的情形。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自己人生行至此时此刻,或许才真正没有辜负了这句话。
但单单的‘贞’字,只顾修身,还是太过于小气了些。
萧约正出神,却听得那边高鸾脆生生地开了口:“陛下,臣妹要给殿下伴读。”
她一脸稚气,声音很是坚定。
‘靖安’二字,是愿她靖邦安民。
“这条路并不好走,”高瑛难得严肃中带了对小辈的谆谆教诲,“......你可以想清楚,不愿踏足朝堂,封号封邑,亦不会短了你的。”
“这朝堂......可不是天真烂漫的人能待的地方。”高瑛阴着脸,她知道让一个不过十岁的孩子做出选择实际上有些荒谬,可是世事本就荒谬,她不也是一朝被斛律宣强行推上皇位的?
“这地方,是杀人于无形的战场,只适合最聪明,最狠心,最野心勃勃的人待在这上面。”
高瑛的声音恍若深渊,又好似蛊惑,蛊惑着年幼的高鸾从干岸上跳下去。
她说,“鸾儿,你是想过一帆风顺的,和以往公主相似的日子,站在那干岸上,还是踏足,要遭受万千业火的深渊?”
......
萧约看见那孩子漆黑的眼瞳中闪过一丝光芒,转而坚定地直视高瑛,“臣妹要做太子伴读。”
“陛下,臣妹真的站在干岸上么?”高鸾趁着高瑛因为她的干脆有些愣神的时候,反问道。
“魏文帝姊妹为汉献帝妻,昔年太原王尔朱荣嫁女于孝庄皇帝。衣冠南渡,中原空虚,各国主勾连北方蛮夷,又赔进去多少人?”
“臣妹从来都没有站在干岸上,只是陛下让臣妹站在了干岸上。”
......
“噗......哈哈哈,好,好。”高瑛抚掌,她万万没想到高鸾居然能说出这么一番见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