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章 第90章 清逸(1/2)
第090章 第90章 清逸
青雀落在太学的飞檐上, 抖落两下自己沾了晨露的尾巴,低头梳理自己的羽翼,骤雨初歇, 天青如洗, 空气中还带着草木湿漉漉的气息。
清冷温婉的柔和女声是让周遭喧闹安静下来的灵丹妙药, 与天地之间的音律融为一体,淌进人心。
推动文法, 参与取士,招收女弟子,身为后宫妃妾却抛头露面......接下来还要同高瑛逐步限制, 直至取缔那些皮肉生意。
她知道自己会是争议的焦点, 这样并非全是坏事。
萧约终将今日的课业授予完, 太学照旧是里三层外三层,当中有好事者,亦不乏真心求学之人。
争议就意味着她能被更多的人知道,被更多的人听到。
有人抨击, 亦会有人懂她。世人臧否可怕吗?可怕。
但更可怕的其实是呼号奔走而不可闻, 永远湮没,连被人看到的机会都没有。
她照例留下了一个时辰, 给予太学生们答疑解惑。
今日的太学生当中不少人话中都带了尖锐, 也并不全是为学问而来, 不少人疑惑, 亦有不少人不赞同萧约给高瑛递上的奏疏。
从小接受着‘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教育的人当中, 有几个是真的能对弱者的不易感同身受的呢?
在男人眼中, 女人是弱者,故而可以被欺压凌辱。
在宗法面前, 个体是弱者,故而要被抑制约束。
在皇权面前,臣子是弱者,故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在破败而昏暗的旧世中,义务与最上层之人的权柄紧密结合,如同一张天罗地网,牢牢地勒在每一环上,无人能逃。
萧约对于这些质疑并未升起多大的愤怒,反而升起的是一阵阵怜悯,她不厌其烦地辩经说法,温和宽容地看着堂下或若有所思,或不赞成,或嗤之以鼻的面容。
她淡然以付,笑对风月顽暝。
萧约才思敏捷,富有辩才,将这些个十几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说服得不说是心服口服,但不服的找不到反驳的地方,还是可以的。
“夫人,时辰差不多该回宫了。”
萧约颔首,由弄云扶起,起身回宫。
“方才江大人那边传来了信,说是并州那边的事情有些眉目了,夫人可以放心。”弄云在萧约耳边低声说道,“另外,宫内陛下方才下了圣旨,将夫人重新擡回昭仪。”
萧约原本因为太学内诸番质询而微微颦起的双眉松泛了下来。
弄云又将声音压得更低,“今日朝会,陛下褒奖了杨丞相,给他几个子侄都加了爵。”
刚刚松泛的眉头又颦起。
她太懂高瑛,最喜欢的便是一手捧杀,自古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
多少人登高跌重,栽在那满床笏、歌舞场?
杨盘家,怕是不能善终。
萧约轻叹,她与杨盘并无什么交集,但是他与高瑛也算是十余年君臣,一路走来,却很大可能上难以善终。
惜哉。
“萧夫人!萧夫人!学生有一事不解,请夫人赐教!”萧约正欲登车,人群中忽然有一青年,摇着手臂,示意萧约看过去。
“大胆!”
禁军统领厉喝道:“如此无礼,给我拿下!”
“慢着。”萧约摆摆手,她从来对好学之人宽纵非常,“你且上前,有何疑难?”
禁军统领示意手下两名侍卫将那青年带了上来,如怒目金刚般杵在他身后,只要他胆敢有半分小动作,就休怪他们无情!
青年缓步上前,眉眼温和,施施然行了一礼,“学生谢逸,见过萧夫人。”
眼前的青年柔和有礼,文质彬彬,如松如竹。
弄云见了人,当场呆滞在了原地,莫说是弄云,就连萧约也愣怔了片刻。
这人,怎么长得如此像谢胥?
“你可是出身陈郡谢氏?”萧约不动声色地问道。
“是,家父原为梁州城固县令,如今羁留洛阳。”谢逸说得好听,什么羁留洛阳,十有八九是同萧约一般,陆玄法大军破梁州时,被俘虏了。
萧约哑然,打量了两眼谢逸,她觉得她似乎应该开口说点什么,江南四家,王谢袁萧,本就渊源颇深,但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且将你疑问说来吧,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谢逸点头称诺。
他身为降臣,自然不可能正大光明来太学就读,这些日子他一直都站在门口,听当中的课业。
有了疑问,又苦于找不到人解答,终于按耐不住,冒死拦下萧约的车驾。
好在他赌对了,萧约不是恃才傲物、趾高气昂的人。
谢逸终于有了机会,一股脑将他腹中存着的疑问尽数问出。
萧约一边解答,一边眼中欣赏之色愈发浓郁——不会有哪个教书匠会厌烦认真听讲,并大胆提出疑问,还有礼有节的后辈的。
“多谢萧夫人拨冗赐教。”谢逸向萧约躬身行礼,“今日是学生唐突。”
或许因为他也算是江南世家中人,又或许是因为他们命运有一丝相似,萧约还是多问了一句,“你初到北地,可有不习惯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