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悼金陵 > 第060章 第60章 羡鱼

第060章 第60章 羡鱼(2/2)

目录

揉着太阳xue的手落在一片柔软,周身笼罩的香气叫高瑛有一刹那的失神。“妾身来吧。”

高瑛呆愣愣地说了声‘好’,气血涌到了耳廓,不用铜镜就知道哪里是何等殷红一片。

她还要说什么的,但叫萧约这样一按,浑给忘了,魂也丢了。

好在萧约是个靠谱的,“不只请永宁寺,那便还请长春观。若还嫌不够,便将宫中那几个萨满也给请出来。”

“噗,”高瑛乐了,“贞卿倒是博闻强识,比朕还懂得什么叫做公平公正,不可偏宠——你竟然知道宫中有萨满?”

无怪乎高瑛有此问,鲜卑信仰萨满教,只是入主中原以来都在刻意淡化鲜卑风俗,宫中那几个老萨满还是明武皇后在时跟着的,如今早已不在人前出现许久。

“幼时杂书看了不少。”

高瑛笑笑,停下了那双还在替她按揉着xue位的手。她望着她,过完年萧约就要二十又五了,蛾眉浅黛,略施薄粉,一派高士模样,又温婉非常。

她并不讨厌小皇帝的目光,但没忍住偏了头,“陛下在看什么?”

高瑛松开她的手腕,“......我在想,贞卿年少时,是何等风华。”她们本该沧江各自流,千载岁月不碰头,谁能想黄河易改道,世事本难料。

......

萧约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了。永宁寺的比丘与长春观的道人以及宫内的老萨满碰上面的时候,三方均是面面相觑。

唯有永宁寺打头的那位外来僧人,笑眯眯的,既无迷惑,也无被冒犯的隐怒。

萧约派弄云告知这些人法事的安排,哪几位妃嫔是信佛的,哪几位信道的,哪几位又是鲜卑旧家、敕勒勋贵的。安排妥帖后便也没多过问,只要弄云提醒自己永宁寺比丘的那场法事。

经幡动,颂声长。

到了日子,萧约带着日子到了宫内做法事的地方,供上香火,又呈上自己祈福抄写的经书。

“贵人供经书,可了不得此生因果。”萧约上香的手一顿,缓了缓方才将香火插在香炉中,不紧不慢地搭了弄云的手自蒲团上站起,“在下卫羡鱼,法号信圆。”

是那个外来闹得风声鹊起的比丘。他站在萧约身后,依旧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样,等着萧约开口。

说来也怪,出家人都不提俗世名姓,他倒好,先说自己俗世用名,再说的是自己法号。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萧约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方丈倒当真博学。”

“若论博学,贫僧可难比得起萧昭仪。”

“你怎知我是谁?”宫内先帝们的妃妾人数可不少,萧约也从未见过他。

“既知因,便有果。贫僧知昭仪的因,自然也能料到昭仪今日来这的果。”卫羡鱼歪头,“昭仪才冠江南,定是□□之人,不妨猜猜自己因果?”

萧约擡眼望着伫立在殿内的威严佛像,目光又落在自己手抄的祈福经书上,半晌,“国祚倾颓,也就这点因果了,方丈猜到也不奇怪。”

梁孝哀帝生前迷恋佛法,在梁国建了数不胜数的大小寺庙,萧约是他的侄女,少不得为他祈福抄经,来这自是可以预料到的。

“这点因果?”卫羡鱼轻笑,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昭仪身上的因果,可牵连着数十万的人命。说‘这点因果’,未免太过吓人。”

萧约的眸子彻底沉下来,的确,火烧建康宫、齐军攻占淮北,哪里只这点因果。

“大盗移国,紫微非命。方丈同妾身说这些,又是为何?妾身又能如何?”饶是她好脾性,也难以容得下旁人扯开伤疤,一次次挑动着她的痛处。

“昭仪错了。”卫羡鱼朝着萧约微微躬身,“昭仪既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怎不结网?何故羡鱼而问贫僧能如何?”

“外头的经幡动了,昭仪可觉得奇怪否?”卫羡鱼反问道,幽蓝的眼眸像是要望到萧约心里,揭开她心中所有被刻意掩埋的事实,“这天下哪有两处不同方向的风,非得吹扯着一处经幡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