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悼金陵 > 第059章 第59章 今冬

第059章 第59章 今冬(2/2)

目录

“你小心点,别把你阿耶种的芭蕉给烧坏了。”

“要我说他就不该在这种芭蕉!”裴敛之嘟囔了两句,但还是老老实实将炭盆拿远了点,“大冬天的还得那这么多炭侍候,烦人。”

“少说两句吧,你阿耶最近天天埋头在书房,也不知道在忙什么,明明不做左丞相了,身上的活却也不见得少,看来这鸿胪寺也不是个好地方。我还指着陛下少折腾你阿耶两年吧,让他早些致仕,我好跟着他一起回河东郡,做个田舍翁。”

世人多恨官不够大,财不够多,少有如裴夫人这般,自家郎君权力小了还兀自高兴的。

“嘁——阿娘你要跟着回了河东郡,到了那乡野村庄,怕不是连泥地都走不稳?”

“嘿,你个臭小子——”

“说什么呢,这么开心?”裴团随着卸任左丞相,加之裴敛之总算没有那么楞,笑容是愈发多了。他提了份荷叶抱着的麦芽糖,献宝似的端到裴夫人前,“瞧瞧我带什么回来了?”

他还记得年少时的小娘子最爱的东西。

“都一把年纪了,哪还吃得了这个。”裴夫人眼眶有些酸,话里虽推却,但还是捧着那麦芽糖,“你从哪来?怎么身上一股子香火味?莫不是去庙里了?”

“方路过永宁寺,”裴团拉着裴夫人坐下,言语之中满是兴奋,“有个外来的比丘,一看就不是中原人,在永宁寺开坛讲经。”

“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呀。”

“你听我说完嘛,”裴团拍拍裴夫人的手背,示意她莫要着急,“我一开始原也只当寻常,随意听了一二,发现这讲经的人,讲起佛法来可是当真不同。后来一打听,因为其太过标新立异,永宁寺本不想搭理他,谁知他非要和寺庙众比丘辩经。只要他赢了,就得准他开坛讲经。”

“整整七日,几乎无休,他一个人辩赢了整个永宁寺!”

“我说呢!”裴夫人恍然,“怪不得我前些日子去永宁寺上香,却说不开门呢,原来是这个缘故。”

“不仅如此,待他讲完经,我上前攀谈。”裴团眼中满是赞叹和欣赏,“他精通西域六七个国家的语言,一路游历来到洛阳!”

因中原战乱多年,突厥虎视眈眈,对于西域的掌控和认知齐国都比较落后。如今出了个这人物,裴团又是鸿胪寺卿,陛下又有派遣使者出使各国遏制突厥的愿望。

不可不谓天时地利人和。

“你怎么就确定那人不是匡你,信口胡言戏弄你呢?”一直蹲在一旁扒拉着芭蕉旁边兰花的裴敛之开了口,他在这默不作声听了许久。

“呵,你以为谁都像你,只识得大字几个,念了几本兵书。”这话实在是太冤枉裴敛之了,他只是策论文赋写的不是很好,但也不是什么都不学的莽夫!山川杂志、兵书舆图他也看了不少、背了不少!

“五郎!”

“是是是,”见不得裴团还和裴敛之较劲挑事,裴夫人赶忙止住,裴团拱手向自家夫人赔不是,解释道,“自打领了鸿胪寺卿的职位,在其位则谋其政,自然是学了不少语言。”

裴团和杨盘可都是出自汉人世家,自幼不可能有人教他们这些。加上中原一直在汉化道路上曲折前行,鲜卑语他都未必会,何况其他?

“鲜卑语、突厥语我如今已经会了个七七八八吧。”裴团颇为自傲地撚撚胡须。

这模样惹得裴敛之轻轻‘啧’了一声,也懒得侍弄花草了,跺跺脚,转身朝书房去了。

“这日子过得可真快,再过两月就又该是年节了。”高瑛难得起了兴致,早早批完奏疏,也不见大臣,转身拉着萧约到了这九龙池边闲逛。云天一色,玄湖横冰。“咱们......也快认识有四年了。”

白驹过隙,那个原本处处试探,比她矮了小半个头的小皇帝,如今倒比她高了两寸。

“今岁还是照旧例,勤俭行事,只请二位亲王?”

“还是问过各宫太妃有想同朕一起过的,也一并请来吧。这些年节俭倒也没省下太多银子,大灾小事从未停息,朕只希望他们莫要再搞出什么莼菜羹的好。”

她还记得她月事初来的那一次,萧约照料到入夜,

那底下做事的定是个心思巧的,那时候高瑛才下令节俭后宫开销,一来用家乡旧菜讨好了萧约,二来这莼菜羹不起眼,陛下多半不会过问。

这些阳奉阴违的事,在高瑛渐渐收拢大权这一年倒是息了不少。

“陛下还记得。”

“自然记得。”二人相视一笑,高瑛又道,“今年......贞卿可有什么想要的?朕定叫你如愿。”

想要的?萧约在脑中细细过了一圈她的所愿,最终摇摇头,“妾身谢过陛下,然妾身,实无所求。”

高瑛听了话,怔怔地望着她,半晌忽而道,“......是无所求,还是贞卿想要的,朕给不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