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悼金陵 > 第039章 第39章 马骨

第039章 第39章 马骨(2/2)

目录

“太一况,天马下。”

汉武帝得大宛进贡宝马,作《天马歌》。

这大宛马产自天山一带,奔驰之时会流出如鲜血一般的汗水,故而又称汗血宝马。

萧约原是随口赞叹,未曾想误打误撞给说对了。

“贞卿好眼力,”高瑛松开她的衣袖,一手牵住缰绳,一手抚摸上骏马的鬃毛,“正是大宛马。”

“骏马珍贵,应当拿来赏赐有功将士,怎能让妾身所骑?”萧约又是不赞同。

“因为在朕心中,贞卿非寻常妃妾,而是国士。”

高瑛不说那些小孩子的无理取闹的话,转而用一国之君的态度对待她,“值得朕以国士之礼相待。”

“妾身未有寸功,何能使陛下以国士之礼相待?陛——”

还未等萧约说完,高瑛索性翻身上马,向她伸出手,“上来。”

这是要同乘一骑?

“陛下无礼!”

“我鲜卑小儿,本蛮夷也。”

萧约顿时瞪大了双眼,哪有人自己说自己是蛮夷的?一时间被高瑛的厚脸皮愣在了当地。

“贞卿既然守礼,朕也不为难贞卿,”

手下的官员本就牵了两匹骏马来,高瑛指了指空的另一匹,“卿可以自己上另一匹。”

萧约的性格是中庸的,在‘这马应当赐给有功将士’和‘与高瑛同乘一骑’中,果断选择了骑上这骏马。

高瑛眯着桃花眼,笑嘻嘻地看周围宫人手忙脚乱地将她扶上马鞍,凉声道,“你们可仔细着别将夫人伤了,若夫人有个什么闪失,当心你们的脑袋。”

“妾身已经遂了陛下的愿,何必呵令宫人。”萧约紧紧抓着手中的缰绳,紧张地望着身下的骏马,饶是如此,还是在‘劝谏’高瑛。

“好,贞卿说的是,李闼,赏。”高瑛轻轻丢下一句,顺手牵过萧约的缰绳,带着同往大臣那处去,温声说道,“别怕。”

《康定集经注》本就乃文坛幸事,萧约以兰贞之名在外,有不少世家大族与官员都见过她。

这当中自是有人看出来萧约实则是一女子的,也多有揣测,可私下是私下,挑破了这层窗户纸总归还是不一样的。

当高瑛牵着身着圆领袍的萧约行至群臣前时,众人皆是一惊,原本互相寒暄叫嚷着的声都消了,瞩目着自家陛下牵着萧夫人的缰绳昂首向前。

当中有些眼睛尖的,便瞧出这萧夫人怎么男子装束同最近名动洛阳的兰贞一模一样。

陛下封了江柳做并州刺史还不够,还要把后宫妃妾拉来作国子博士吗?

“朕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杨盘正欲开口,高瑛率先说道,将他话头给截了去,“朕不是孝文帝,不会说‘江南多好臣’,连女子都比你们强。”

拓跋宏时期,接见南方萧齐来的大臣,甚是礼遇,在群臣面前感慨“江南多好臣”,随后被侍臣李元凯回怼:“江南多好臣,岁一易主;江北无好臣,而百年一主。”拓跋宏听后默不作声。

“但是,”高瑛话锋一转,原本稍稍心绪平复的大臣又擡起头来,“萧夫人,才比班昭,德行无缺,诸位平心而论,与朝中某些......何如?”

时下最重门第,朝中为官者多为祖荫。世家藏书,有能力培养后代者甚多,当中自是有可为之人,譬如裴敛之。

但当中目不识丁、尸位素餐者,亦是数不胜数,占着勋官名头享朝庭俸禄却于国于家无望。

若不是改革需循序渐进,世家高门与皇权需平衡治之,高瑛恨不得将他们一个个都赶出京去!

“朕用人只一条,”高瑛目光严肃而锐利,扫过大臣,将他们的表情印在自己的脑海里,“凡有能者,无关身份门第,朕皆会采用。还望诸位卿家,回去后好好教导子孙,朕盼着他们为我齐国,建功立业。”

“朕容不得庸人禄蠹皇皇然立于士大夫之列,此后为官,朕必校考之。”

“陛下圣明!”

江楝本就是改革吏治的最大的推行者,他身上大理寺少卿的职位想必没多久便又会升迁。

世家大族不少人对他颇有微词,他的毕生所愿便是能让同他一般的寒门能在朝中有一番作为。

高瑛愿意成就他,他也愿意以此身为高瑛挡下那些世家大族的口诛笔伐。

萧约有些愣怔地望着侧前方高瑛的面庞,眉眼锋锐,彰显着少年帝王的野心勃勃,天边的朝阳映照在她脸上,这番姿态很难叫人去怀疑她会无能。

那些话看似和萧约无什么关系,然而三两句就将萧约修书一事转到了矛盾更大的士族与寒门之间的对立上去,且让朝中多数默认了她修书的事情。

高瑛挥了挥手,示意一旁豢养猎物的宫人将笼门打开,少年帝王不等人反应,便弯弓搭箭,羽箭朝着一只獐子射去。

箭矢扎进獐子的脖颈,登时断气,周围的猎物见状纷纷四散逃开。

这是她在大臣面前第一次狩猎中猎物。

“朕非无能之君,”高瑛冷声行于众人面前,“故,朕希望朕之臣子皆能彪炳史册,名传千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