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第14章 作怪(1/2)
第014章 第14章作怪
大军开拔,斛律宣带着士兵辎重一路北上,洛阳城郊,洛水河畔,高瑛亲自为大军践行。
洛阳城是她二叔一统北方后新修缮的,此时的城外依然多有萧瑟。
大军远去,旌旗终于没入不见。
“朕闻秦宣昭帝之时,海晏河清,家给人足。自长安至各州郡修筑通道驿亭,以便游人与商贾歇脚休憩,时人歌曰‘长安大街,杨槐葱茏;下驰华车,上栖鸾凤;英才云集,诲我百姓。’”
高瑛抚摸着洛水河畔一棵新栽种的杨柳幽幽开口说道,“相比之下,我大齐却饱尽战乱又未能休养生息。”
“陛下有体恤百姓之心,自是国家之福、社稷之福。”杨盘心下稍安,陛下虽然仁懦,但能说出这话想必假以时日定能成为仁君。
体恤百姓之心?
高瑛暗暗苦笑了一声,她其实并不能共情百姓。她生下来见到的、听到的,都是朱门绣户。
她说这话也只不过是知道这些文官喜欢听,以及她真的很想同那些青史上赫赫有名的明君们比一比,她究竟能做到什么地步,能不能拥有后人更多的赞颂罢了。
“今岁国库已经吃紧,一些修筑的工事、徭役,能减免的便减免了。”
高瑛朝手中哈了口热气,失血和箭伤带来的羸弱叫她比往常更畏惧寒凉。
“今岁遭灾的那几个州郡,便下令暂时解除江河湖泊的限渔的禁令吧,引导百姓上山采伐。”
“陛下圣明。”杨盘微微弯腰,“臣不日便同诸位同僚商议好了,给陛下拟一份折子上来。”
高瑛点点头,似又想到些什么,“宫内.......也一切从简吧,李闼——”
“小的在,”如今中宫空悬,太后又整日里卧榻不起,后宫中一切事物便让李闼这个大总管和掖庭令担着了。
“传朕旨意,凡年满二十四的宫女,均令其归家。若有愿意留下的,另作考量。裁撤后宫歌舞乐曲,今年年节也一切从简。”
高瑛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那些个‘好叔叔’把高祖一脉几乎自相残杀的干干净净,原本也宴请不了几个宗室。
“太后那边怎么做由着她去,至于朕这边......就请一请平原王和清河王吧。”
平原王名高冲,是高瑛唯一一个还活着的堂叔,高祖皇帝第五子,先太子高修的庶母弟。
而清河王名高琮,高瑛的庶母弟。
若说高瑛在外还能有几分仁君模样,那这二位就是实打实地现在还在战战兢兢的可怜模样。
这二人无一不是被先帝们的嗜血暴虐吓得丢了魂的人,生怕自己的这个皇帝侄儿/‘哥哥’也将屠刀砍到他们头上。
尤其是高琮,他可不是斛律太后的亲子。
高瑛尚且对斛律大将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这庶出弟弟又能从哪讨到好呢?
“诺,对了陛下,萧夫人可要一同请?”
话已出口,高瑛一双蕴含怒气的眼睛就毫不客气地瞪住了李闼,吓得李闼浑身一激灵,方才想起这是在列为大臣面前。
“.......再说吧。”
“诺.......”李闼唯唯诺诺地应了一句,不由得将自己往后藏了几步,就盼着杨盘的身躯能替他挡一挡陛下的怒意。
萧约.......
高瑛想到她就觉得慌乱和烦闷,可是若是要她从此见不着她.......她又觉得可惜。
如此人物自不能叫她离去!
可是.......
杨盘见高瑛神色有异,不由得关切,“陛下可是有什么烦难之事?可需要臣替陛下排忧解难?”
“无需丞相挂怀。”高瑛又顿了顿,这不是变相承认自己有烦难之事了么?于是又颇为掩耳盗铃地来了一句:“朕也没有什么烦难之事。能让朕犯难的也无非是北边突厥与遭灾各地罢了。”
分明不是!陛下昨儿个晚上分明一个人对着空点心盘发了半个时辰的呆!
李闼抿了抿唇,不敢说话。
“是。陛下圣明。”
分明是一般的奉承套话,可传到高瑛耳中却好似带了刺,闹得她心里哪哪儿都不爽利。
“今儿个怎么不见裴丞相?”高瑛不想再继续这个话头了,“以他那刀切豆腐两面光的性子居然没有来?”
听见高瑛的评价,杨盘哭笑不得,他纵使不满裴团,但那人到底是与自己同朝为官多年,又有个儿子对自己脾性成了忘年交,只好说,“他......估计在教训二郎吧。”
“教训裴敛之?为什么?”高瑛皱眉,但很快心里有了答案,心下嗤笑一声,但又不由得感慨,“当真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朝中谁都将这场针对高瑛的刺杀的嫌疑指向了斛律宣,又因为皇帝遇刺,谁都忽略了那个忠勇的小裴公子,毕竟就连高瑛都不能光明正大地给裴敛之太多赏赐。
就算给了,对裴家来说也是烫手山芋。
裴团和萧约的心思其实有些像,身处旋涡却又妄想旋涡不波及到他们,但实际上自己内心也当知道,万人之上便是风口浪尖,都不需要找,处处便是暗流涌动。
尤其是裴团这种,激流勇进得来的位置,焉能容人避开风暴安然而渡过?
多少人盯着呢。
啧,怎么好端端地又叫她想起萧约了。
“既然小裴将军与裴丞相多有不睦,想来日后龃龉加深,弄不好还会分府。”
高瑛面上出现的少年人该有的调笑表情着实不多见,杨盘也不由得笑了起来,果然,斛律宣一走,这朝中总算能让人喘口气了。
“传朕旨意,裴敛之行猎护驾有功,赐百金、锦袍,再将朕府库中那把‘洪绸’一并赐予他,就说,守帐之功远不及裴郎之才,朕等着他有朝一日替朕守国门,镇抚天下。”
急流勇退?呵,我偏要你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有的人要抚,有的人要逼。
还有的人......要杀!
高瑛眼中闪过一瞬间的晦暗,但旋即又挂上那副温柔无害的天真模样,若不是身后还跟着那么多人,杨盘都怀疑她会不会一蹦一跳哼着歌欣赏着洛水沿岸的好风光。
“对了陛下,”杨盘想起一事,高瑛闻言止住了步子,转身瞧见杨盘自袖袋中掏出折叠整齐的宣纸,墨洇纸背,带着一股子竹浆和墨水的冲味,在秋季澄明的风中十分明晰,叫高瑛皱了皱眉,“这是江楝、江柳二人所献上的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