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第7章 流火(1/2)
第007章 第7章 流火
洛阳宫依洛水而建,又人为开凿水渠,引水入宫,穿内宫蓄作九龙池。
时值六月,风举晴荷,芙蓉满园遮不住。骄阳将九龙池蒸起烟波,葱林郁郁,远山青青。偶有南风卷水汽,带着湿润的温浪袭人衣裳。
重华楼就建在九龙池旁,高十丈有余,共九层,最顶层可俯瞰后宫,远眺洛阳城坊。
日晷的影子移至未时三刻,萧约不动声色,指向远处:“弄云,你看那可是茉莉?”
“呀,夫人,确是茉莉!”这种洁白的花朵自汉代由天竺传入,于扬州、南兖州、广州等地多有移植,深受贵族喜爱。谁曾想在这洛阳宫内还能见到这淡雅小花。
“去帮我采些来吧,我想做些香囊了。”
“可是.......”弄云环视了一下四周,萧约出门向来不喜欢带许多人,今日更是只带了弄云一个。
“没事的,我就在这附近,你快去快回便是。”
“诺。”
见弄云走远,萧约自寻了一处青石凳,素帕随意抚落凳上的落叶,好整以暇地等着想她上钩的姜太公。
忽见一小太监端着一点心盒子自重华楼后出来,这宫中还住着不少先帝的嫔妃,时常来九龙池泛舟,故而萧约一开始也未曾在意。
只是这小太监走近后也不行礼,而是刻意地咳嗽了几声,袖子中隐晦地掏出了一个纸包,见四下无人,迅速将其扔到萧约脚下。
萧约以衣袍蔽之,待人走远后方才将那个小纸包拾起来。
“夫人、夫人。”正巧弄云也将茉莉花摘了回来,小姑娘也不过是个十七八的年岁,正值青春年少,茉莉花采了满满当当一布袋,抱在怀中天真烂漫地对着萧约笑。
“慢点。”萧约温柔地朝她笑了笑。
没曾想招致了弄云的惊叹,“小娘子——、不,夫、夫人,你笑了,你笑的真好看!”
萧约这才恍然惊到自己居然已经许久都未曾露出一个真心的笑了。
“好了,回去吧。”萧约复又扬了扬嘴角,但显然没有方才那般真心,“我记得你喜欢吃有茉莉香气的冰酪来着。”
“多谢夫人!”弄云只当是萧约这些年的心结渐渐解了,终于有心思放在周围的事物上,而非天天埋在那卷卷经书、凄凄琴声中。
“对了,你想养只花貍奴么?”
主仆二人的身影在宫道上扯得许长,似极往昔少年游。
夜半时分,萧约才打开那封纸包——果然不出她所料,当中又以一层纸包包了不少粉末,另附一张纸条,上书:毒杀高瑛。每月初八取药。
泛黄的油纸被火苗吞食成灰,青烟直攀上堂前佛像的面容。
......
康定元年的夏季漫长地让每个人都无比焦躁。
七月流火,大火星自天边西沉,随之而来的却并非天气转凉。多处州郡传来了降雨稀少的奏报,月底,关中大旱。
南部陈国有些头脑灵活之人欲乘机倒买倒卖粮草,被陈国官府镇压,进出叫以前严了不少。祸不单行,陈国皇帝陈挺欲亲率大军北上,数万大军横渡长江,剑指淮北,兵抵襄阳。
高瑛只得下令镇南大将军陆玄法陈兵边境,又特派裴团巡抚秦、雍、泾、原四州,代天子镇抚关中,赈济灾民。
斛律宣则更是着急上火——开国库赈济灾民,便意味着今年突厥若是南下掠夺,朝堂内更倾向于怀柔求和,而非征讨。
而南边陈国皇帝虽然陈兵边境,但还未起战火,且陆玄法无过,向来领镇南军在外,斛律宣也不好掺和一脚。
但随着陈国的大军愈发逼近,斛律宣咬了咬牙,最终还是掺和了一脚——令高瑛将他调任统帅,都督中外诸军事,领镇南军,陆玄法为副帅,共同抵御陈挺。
整个朝堂每个人都焦头烂额,但或许是天意弄人,陈挺方渡过长江,后方便传来陈朝太子病重的急报。
那位太子是他毕生的心血,亦是逝去的皇后给他留下的唯一血脉。这个当年将萧泽一把火烧死在建康宫、南征北战多年的铁血皇帝,竟不顾手下将士请命,终是在八月中旬撤兵。
八月末,关中终于迎来了绵绵秋雨,熄灭了这把自布衣至皇帝心头的火。
但斛律宣的火是越烧越旺——关中赈灾意味着对突厥怀柔,而南面对陈挺的战事好似一场笑话,兵锋未接,陈挺跑回家奶孩子了!那他的军功找谁要!
于是斛律宣的心头火便烧上了朝堂。
“突厥连年掳掠我北方,今年定也是如此,关中大旱,本就粮草不足,若不主动出击,难不成等突厥小儿攻破并州打到晋阳城才好么!”
“到时候我看有多少金银布帛、钱粮马匹够赔的!”
斛律宣虽生的儒雅,发起怒来却叫人胆寒。
朝堂上多数大臣噤声不语,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子弟对于谁当皇帝,并不是很在乎,皇位上坐的是斛律宣还是高瑛,只要不把刀砍到他们头上,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是,大将军高见,”杨盘揣着笏板,面露嘲讽,“今岁大旱,黎庶遭灾,大将军眼里却只有突厥,而见不到本国子民。当心卫将军功勋未有,反遭苛税重民怨生,届时门生荆杞、禾垄无人,也不知百姓还有没有命对大将军你感恩戴德!”
“老匹夫!”斛律宣本就是马上得来的功勋,哪里耐得住杨盘的弯弯绕绕,“你这个只会躲在袍服下逞口舌之快的小人,可见过突厥犯边时劫掠的惨象?那边民的尸骨可有人收?委婉求和,妇人之见!”
斛律宣也不欲与杨盘继续争下去,转身面向高瑛,“臣请秋狩检阅三军,趁草黄马壮之际,北击突厥,直捣牙帐!”
阴鸷凶狠的眼神死死地盯着高瑛,他希望高瑛知道——这不是请求,这是要求。
满意地看到高瑛打了个寒颤,眼眶都渐渐泛了红,斛律宣便知道,这件事必成:“请陛下裁决!”
“朕、朕悉听舅父的。”
“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