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根这家人(七十七)(1/2)
李根这家人(七十七)
李丽一觉醒来,用手揉了揉眼睛,慢慢下了床,走到厅屋,看到倩倩和张燕并排和衣躺在沙发上,便悄悄的走到电视柜机顶盒处,拿起手机一看,六点了,慢慢地来到了洗手间开始洗漱。这时,张燕醒了,听到卫生间有动静,就走过去看了看,李丽说,你醒啦。张燕问,李丽姐姐好点吗?李丽说,好多了。张燕说,早晨吃点什么?我去买。李丽说,稀饭,菜包子,辣糊汤都行。张燕说,我知道了。说着洗了把脸,便出门去了。倩倩被关门声吵醒了,看到李丽姐姐在洗漱,就走过去问她怎么样了?李丽说,好多了。倩倩说,张燕呢?李丽说,去买早点了。倩倩把赵聪的被子抱回去,又把沙发收拾了一遍。这时,李丽手机响了,李丽说,倩倩你接听。倩倩打开一看是赵聪,就给李丽姐说,是姐夫哥。李丽说,你问他可有事情?我到床上再躺一会。倩倩跟姐夫哥说,李丽姐姐在洗漱呢,你有事情吗?赵聪说,李丽昨天晚上手机打不通,我很担心。倩倩说,她的手机没有电了。赵聪说,我知道了,倩倩刚挂了电话,手机又响了,打开一看是夏颖社长,夏颖问倩倩,李丽呢,倩倩说,她在卫生间呢,正说着,李丽出来了,倩倩把手机递给了李丽姐说,是夏社长的。李丽说,夏姐,这么早有事情吗?夏颖说,昨晚真的喝多了,饭账也没有结。李丽说,您不要管了。夏颖说,是张燕去接的吧,只有她出去了一会。李丽说,请您不要管了好吗?我亲爱的夏姐姐。夏颖说,好吧,我不说了,想再睡一会,挂了电话。这时,有敲门声,估计是张燕买早点回来了,倩倩打开房门,果然是张燕,双手拎着几个塑料袋子,除了稀饭,辣糊汤,包子外,还买了榨菜,咸鸭蛋等等,倩倩帮张燕把早点摆到餐桌上,走进卧室,喊李丽姐姐过来吃早饭。吃早饭时,李丽问张燕和倩倩,上午可有事情?她们俩都说没有事情,李丽说,那好,你们俩陪我回老家一趟,我还是不放心老爸。倩倩和张燕说,没有问题的,我们吃过饭就走。李丽说,你们俩轮流开车,晚上我们就回省城。
张燕没有去过李丽的老家,倩倩开车出城后,李丽说,我还要休息一会,倩倩你慢点开,昨晚上你们没有休息,并叮嘱张燕看着倩倩,以防她打瞌睡。张燕说,您放心吧,我盯着她呢。张燕双目一会注视着倩倩的眼神,一会儿注视着车窗外,蛮好奇的。倩倩感觉到张燕在盯着她,就说,我没有事的。张燕说,如果你发困,就停下,我来开。倩倩说,没有事的,路上车子很少。张燕说,你记住了,安全第一!倩倩说,我知道的。张燕不时的与倩倩叙话,天南海北,哪里都聊。倩倩说,冬日的田野,很荒凉,没有半点生机。张燕说,空旷的田野,空气好,说着把车窗玻璃放下了一点,外面的凉风顺势钻了进来。路两旁的法国梧桐,就剩下几条树枝,一棵棵向后倒去。
冬日无雪的田野,少了几分银装素裹的诗意,却多了种袒露筋骨的苍茫。土地像被抽干了水分的老树皮,裂开一道道深浅不一的沟壑,褐色的土块冻得坚硬,踩上去能听见细碎的脆响。田垄上残留着秋收后割剩的稻茬或麦秆,枯黄、干瘦,密密麻麻地戳在地里,被风刮得呜呜作响,像是谁在低声絮语。田埂边的野草早已褪尽绿意,只剩下灰黄的茎秆趴在地上,或是倔强地竖着,顶端的种子壳在风中轻轻摇晃,却不见飞鸟来啄——连麻雀都嫌这干冷的日子难熬,躲进了村头的柴草垛。远处的池塘结着薄冰,不是雪后那种莹白,而是透着青灰色,冰面下隐约能看见枯草和碎石的影子,偶尔有冰裂的声音传来,短促又突兀,在空旷的田野里荡开很远。阳光倒是亮堂,却没什么温度,斜斜地扫过田野,把土块、稻茬的影子拉得老长,又很快被风揉碎。田边的老树落尽了叶子,枝桠光秃秃地伸向天空,枝与枝之间漏下的风,穿过田野时带着一股凛冽的寒意,刮在脸上像细沙在擦。
整个田野安静得很,只有风声在耳边盘旋,偶尔有挑着粪桶的农人走过,脚印深深浅浅地印在硬土上,很快又被风吹来的浮土填得模糊,这是冬日无雪的田野,在等待里积蓄着力量,沉默地盼着一场雨,或是来年开春的第一缕暖意。
张燕看着想着,决定写一篇散文。这时,倩倩慢悠悠地将车子靠路边停了下来,张燕扭过头问倩倩为何停车?倩倩低声说,这段路太颠,我怕影响李丽姐姐休息。张燕说,那好,我下车到田野的小路上走走。倩倩说,你去吧。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李丽睡醒了,揉了下惺忪的眼睛,问倩倩到哪里了?倩倩说,过庄墓桥了。李丽发现张燕不在车上,就问张燕呢?倩倩说,她要到田野里走走,找点灵感,好写一篇文章。李丽透过车窗玻璃,看到了张燕在田埂慢步呢,时而停停,右手里的笔,不停地在厚厚的笔记本画着,写着,看看这,望望那,很是新奇。张燕一边往回走,一边思考,一边写着,记着,哎,我要写一篇散文,题目就叫:冬日的田野。张燕回到车上,看到李丽姐姐醒了,就给李姐姐说,我下去转了转,空旷的田野,给了我灵感,我准备写一篇散文,到时候请李姐姐帮我看看。李丽说,好啊,你的文笔不错,和倩倩一样,都是才女。张燕低着头,认真地在笔记本上书写起来,大约半小时过去了,张燕随口吟道:
冬日的田野,大抵是连麻雀也不屑一顾的。当我走过田埂时,枯黄的野草横七竖八地躺着,像是被谁随意丢弃的破布条,任凭风吹雨打,也无人理会。远处的几棵树,枝干瘦削,杈于灰白的天空中,如老人干枯的手指,颤颤巍巍地指向虚无。众人早已散去。他们大约都躲进了暖和的屋子,围着火炉,喝着粗茶,谈论着明年的收成。而眼前的田野,却显出几分伶仃。泥土冻得坚硬,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仿佛在抗议我这不速之客的造访。
偶有一两只乌鸦掠过,黑点在灰蒙的天幕上划出几道弧线,旋即又消失在远处的树丛中。它们的叫声干涩而短促,像是被这寒气冻得说不出完整的句子。我想,这鸟儿倒也聪明,知道冬日里不必多费口舌。
田垄间残存的几株玉米秆,枯黄得近乎透明,在风中摇晃,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它们曾经饱满的籽粒,如今早已进了农人的粮仓,或是变成了牲口的饲料。剩下的这些空壳,不过是生命的遗迹,静候着春来时的腐烂与新生。
远处村庄的烟囱里冒出几缕青烟,笔直地上升,而后被风吹散。那烟色与天色几乎融为一体,若非细看,竟难以分辨。我想,这炊烟大约就是冬日里唯一的活气吧。
水沟里结了一层薄冰,冰下尚有水流涌动,却已是强弩之末。冰面上落着几片枯叶,边缘微微翘起,像是要挣扎着飞走,却终究动弹不得。这情形,倒与某些人的处境相似——明明还有一口气在,却终究逃不出命运的冰封。
偶有野兔从草丛中窜出,灰褐色的皮毛与土地几乎同色。它警觉地竖起耳朵,黑眼睛转动几下,便又钻入另一片枯草之中。这小小的生命,竟成了这死寂田野里最鲜活的存在。
冬日里的田野,实在算不得什么美景。它没有春日的生机,没有夏日的繁茂,没有秋日的丰硕,有的只是赤裸裸的真实,生命在寒冷中的坚持与等待。农人知道,这不过是暂时的休憩;土地知道,这不过是又一次轮回的开端。
而我站在田埂上,寒风穿过冬衣的缝隙,忽然明白了为何古人要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样的老话。因为在这看似死寂的田野里,其实早已埋藏着无数个等待破土而出的秘密。天更阴了,我紧了紧衣领,转身离去。身后的田野依旧沉默,沉默得仿佛从未有人来过。张燕吟诵完,将笔记本递给了李丽姐姐,便问李姐和倩倩,如何?李丽说,认真地翻看着这篇题为《冬日的田野》的散文。以冷峻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冬中乡村的寂寥景致,同时蕴含着对生命韧性与自然轮回的深刻哲思。
一、?思想内涵:荒凉表象下的生命韧性与希望。?
. ?此?散文摒弃对田园的浪漫化想象,直面冬日的萧索:冻硬的泥土发出咯吱抗议,枯草如破布条委顿于地,乌鸦的叫声被寒气冻得短促。这种冷峻的真实感,凸显了自然在严寒中的生存本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