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小王的彩票人生 > 第1章 李根这家人(五十五)

第1章 李根这家人(五十五)(2/2)

目录

哈佛研究显示,人脑前额叶到25岁才成熟,这意味着青春期的每次思考都在重塑大脑神经网络。当你为某个理念热血沸腾时,实际上是在构建终身受用的思维框架。那些熬夜辩论的哲学问题、对社会不公的愤怒,都在塑造你未来的价值判断体系。

青春期所建立的友谊往往能跨越数十年,因为这个阶段的情感不掺杂太多功利。就像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描写的革命友谊,那些共同成长中形成的信任模式,会成为你今后人际关系的原始代码。

现实的重力迟早会把每个人拉向地面,而青春时储备的激情与理想主义,将成为日后对抗生活平庸化的武器。切·格瓦拉如果没有青年时期的摩托之旅,或许不会成为后来的革命者。

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社会常将青春工具化为升学就业买房的标准化流程。但真正珍贵的,或许是保持诗人佩索阿所说的永远惊艳的能力,在别人开始麻木的年纪,你依然能为一朵花的开放而心跳加速。

青春的终极任务,或许是为自己打造一副独特的棱镜,将来无论遭遇怎样的白光,都能折射出属于自己的光谱。正如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所言:生活只能倒着被理解,但必须正着被经历。你在青春时埋下的所有伏笔,都会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获得回生。

赵燕对于青春的理解和如何珍惜我们的青春,还不够深刻。等会儿,我转发给你也看看。赵聪说,她一个大三的学生,能够感悟出多少值得你大编辑的认可,还是你大编辑看吧,帮她修改修改,我的水平不行。李丽说,可以啊,知道谦虚了,这就是进步的开始,记得苏格拉底曾说过,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赵聪说,我说的都是实话,如果说我可以的话,赵燕就发给我了,何必绕这么大个圈子呢。李丽说,赵燕选择读中文系是否受到你的影响?赵聪说,也可能受点影响吧,她的理科不好,可她的记忆力非常强,尤其是对历史感兴趣,她看过很多的书,希望自己将来能够从事文字工作。李丽说,原来是这样啊,那她明年就毕业了,下一步是考研,还是准备找工作就业啊?赵聪说,她没有跟我交流过。李丽瞪了赵聪一眼说,你这个做哥哥的,也太不合格了吧,怎么不关心你妹妹的将来呢,你是过来人。赵聪说,平时,赵燕和我交流的就很少,她是个有主见的人,她认准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她,也可以说太固执。李丽说,不会吧,如果是那样,她就不会把文章发给我看了,自己直接投稿不就行了吗?说明,还是想听听别人意见的,关键是,你的话可有说服力,她是否认可你。赵聪说,你说的太有道理了。在家的时候,她就不服气我,看我是她哥哥,且较她早几年就考上了大学,可她并没有佩服我的意思,更不要说,崇拜我了。她上高中时,我放假回来,问问她可有功课需要我指导一下。她摇着头说,不需要的,我能行!李丽调侃赵聪说,我明白了,你这个哥哥啊,在你妹妹的心中没有什么地位,威信也不高吗?如果将来她喜欢或崇拜我这个姐姐,你可不要嫉妒哦。赵聪说,怎么可能嫉妒呢,感谢你还来不及呢。李丽说,那好,你把她的手机号码给我,有时间我和她聊聊!赵聪说,小妹她很任性的,你可不要惯着她。李丽说,不会的,只要她讲理就行。赵聪说,关键是看讲谁的理。

李丽说,肯定讲客观存在的普遍公理啊,如果我的观点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且被社会认同,那就可以认为是公理。从社会学角度讲,公理指的是一种被特定社会或文化群体普遍接受、不加质疑的基本信念或预设。这些信念构成了社会认知、规范和行为的基础,往往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真理,无需证明即可指导人们的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与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如社会建构,意识形态,还有常识等密切相关。赵聪看着李丽说,你的认知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看来你又多一个崇拜者了。李丽深情地望着赵聪,没有说话,赵聪会意,快速站起来,三步并成两步,来到李丽身边,轻轻地搂着李丽的腰,要吻李丽。李丽满脸绯红,双手搭在赵聪的肩膀,将身子贴了上去,温柔地说,你刷牙了没?赵聪傻笑了一下,哎!把这茬事给忘了。

星期天的早晨,李丽和往常一样,六点就起床了,她简单的洗漱一下,美好的一天开始了。每天跑步三千米,已经坚持多年。她穿上运动鞋,轻轻开门,用钥匙把门锁好,乘电梯下了楼,一边活动身体,一边向小区大门走去,出了小区,沿着人行道一路向南,由慢到快,开始跑了起来。冬天的早上,太阳还在沉睡,微风拂过,乃有些寒意。晨光熹微中,楼宇蒙着一层薄霜,玻高高的璃幕墙映着淡金朝阳,像撒了把碎钻。街道上,环卫工人的橘色工装在雾霭里移动,扫帚划过地面,沙沙的响声惊飞几只缩成毛球的麻雀。马路上很少有车辆驶过,行人更是稀少。李丽两千米跑下来,身体微微出汗,便掉头回跑。这时,手机响了,打开一看,是康倩倩的。倩倩说,李姐姐没有打扰您吧,起床了吗?我知道您有晨跑的习惯。李丽说,我正在回跑,便问倩倩可有事情?倩倩说,昨晚上接到赵燕的电话,她说今天上午有两个同学和她一起来合肥。李丽说,你和她很熟悉吗?倩倩说,我和赵燕是同班同学。李丽哦了一声说,她回来是找你的吗?倩倩说,哪是啊,是找您的,她同学硬是让她带路,来合肥见您的。李丽心里犯嘀咕,她们来见我的,为什么不给我电话呢。倩倩感觉到李丽的迟疑,就说,情况是这样的,赵燕给我电话,开始也是试探性问我可认识您,我说认识,她才说准备带同学过来的,她没有知接联系您,第一,怕您推脱有事情,她和她的同学们就失望了;第二,她冒然带同学过来,又怕赵聪哥哥批评她,甚至阻止她过来,她想让我安排生活,把您和赵哥哥请来,这样就能见到您了。李丽说,假如我上午有事情呢,不能参加你们的饭局,你怎么办呢?倩倩说,李姐姐,我都大包大揽了,说您肯定能过来的,您最疼爱我这个小妹妹了。李丽说,你这个倩倩啊,这事你做的欠妥。倩倩说,是的,李姐姐,我答应她后就后悔了,万一您有事情,来不了,或者您根本就不愿来,这个丑我就出大了。所以,我一早就跟您打电话,请示您,对不起,李姐姐,让您为难了。李丽说,我回去给赵聪说说,看看他是什么意见,赵燕毕竟是他亲妹妹,还有他妹妹的两个同学。倩倩听李姐的话音,没有直接拒绝的意思,心里一阵狂喜,便美滋滋的说,谢谢亲爱的李姐姐,我等您电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