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根这家人(四十五)(2/2)
赵聪把李丽送到自家门口,李丽下车说,你先回家看看吧。赵聪说,我都到你家门口了,不进去看看叔叔和阿姨,怕是不合适吧?李丽一想也是的,那你就下来吧。李丽父母和姑姑、姑父听到外面汽车声响,就知道一定是李丽回来了。便开门出去一看,果然是李丽和她男朋友赵聪。李丽走前几步,来到姑姑、姑父身边说,您们二老来的这么早啊。姑父闫峰说,我来看看都收拾的怎么样了。赵聪分别与李根叔叔、程芳阿姨打了招呼,便走过来喊了声姑姑、姑父说,李丽让我先回家看看,我想还是在这里看看可需要我做点什么。闫峰说,也好,来吧,我们都进屋看看再说,说着大家都进了屋里。李丽问爸妈,小哥呢?妈妈说,在楼上吧。赵聪检查了一下茶具和水瓶、还有座椅。李丽说,没有卖瓜子、糖果吗?妈妈说买了。李丽说,有果盘吗?妈妈说都已经准备了。李丽说,那就都拿出来摆上吧。赵聪说,这些小事我来办,说着随着程芳阿姨进了储藏室,抱出来一个大纸箱子。李丽到厨房拿来几个盘子,一会儿功夫,她们把瓜子、糖块、水果、香烟等,都装到盘子和果盘里,摆放到茶几上了。闫峰从楼上下来,一看的确像那么回事情了,充满着喜庆,就问程芳,红包和手提包都准备好了吗?程芳看着闫峰说,一切都准备好了,请姐夫您给她们几个年轻人分分工吧。闫峰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闫涛说,你上去把李明喊下来。闫涛走到二楼楼梯口就喊李明,叫你下来。李明下来后,看到妹妹和赵聪回来了,便打了声招呼。闫峰说,大家都坐到吧,我来简单分一下工。女方共来八位,四位女客,由李丽和赵聪负责,将她们领到楼上李明的卧室里坐,瓜子、糖果都要摆上,并负责茶水。李丽和赵聪几乎同时答道,没有问题。男客由闫涛、李明负责,主要是茶水和香烟。媒红老张,由我负责接待。说完,看了看李丽说,这样安排行吗?李丽说,非常细致周到了,如果有什么其他情况,我们再做及时调整。这时,程芳说,我和姐姐一同也陪陪女客吧,李根就在客厅陪陪男客。闫峰说,这样,我们都有任务了,我看应该可以的。李根说,我没有意见。
大约十点多一点,媒红老张先过来了,闫峰出门迎了上去,将他请进屋里坐叙话。李根夫妇站起来相互打了招呼,安排李明倒茶敬烟。程芳带着疑问的目光看着老张。闫峰发现了程芳的质疑,就问看张,女方家人呢?老张端起杯子,吹了吹浮在上面的茶叶,喝了口茶水,李根又给老张点上烟,老张深深吸了一口,慢悠悠的说,人都来了,在路口拐角处等杜副局长呢,电话已经联系上了杜局长,他说刚刚开完会,马上就到!程芳这才放下心来。李明给妈妈说,那我打电话问问朱梅吧!李丽见状,向前两步跟小哥说,不用打电话催人家。老张看了看李丽,问这位是哪家的闺女?程芳说,我家老四。老张说,就是在省里工作的李丽吗?李丽问候张叔叔好!老张说,的确是个人才,她说不要催女方是对的,小小的年纪,竟然有这样的经验与智慧,实在是了的。赵聪心想,这个老张也不是一般人,仅仅一句,他就能解读出平等与尊严。这时,老张说,家里都准备好了吧?闫峰说,也没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就是把家里的卫生搞搞,你看看行吗?老张说,说的也是,也就是走个过场,双方家人及至亲们相互认识一下,今后见了面也好说话。老张看了一下时间,快十一点了,说我来打电话问问情况吧。 电话是朱梅的爸爸朱继胜接的。电话那头说,康伟书记碰到他老同学县委宣传部的王辉部长了,在一旁说话呢,稍等一会吧。老张挂了电话,继续喝茶抽烟。李明说,我到外面看看。程芳说,你想去就去吧。李明刚出大门,看到康书记走在最前面,快到李根家了,李明回头跟妈妈说,人来了。大家纷纷都站了起来,闫峰说,我和老张出门迎接一下吧!李根说我也出去一下。说着,康书记一行已经到大门口了。闫峰、李根迎了上去,熟悉不熟悉的都打了声招呼,老张说,都进屋里再介绍吧。闫峰在前面引路,康伟书记走在前面,后面紧跟着杜新副局长,再后面就是朱梅的爸爸,供电局的副总工程师朱继胜,几位女士及小孩,紧随其后。大家都进屋后,媒红老张将女方来的客人一一介绍给李跟家人及至亲。康书记看到李丽回来了,立即走了过去,伸出双手,紧紧握住李丽的手说,李总编辑,您怎么回来了啦,你不是在北京吗,很多人都看到了您在中央电视台做的精彩演讲。一句话,把在场的所有人都搞懵了。李丽说,爸妈讲家里有事情,就叫我回来了。这时,李明和闫涛负责敬茶敬烟。闫峰跟爱人和程芳说,你们把几位女士请到楼上坐吧。李丽和康书记说,我先接待一下客人,康书记说,等会儿我找您有点事情。李丽嗯了一声,便和赵聪在前面引路,几位女士和小孩子纷纷上了楼,进了李明的卧室。赵聪负责敬茶,李丽负责拿些水果和糖块招待客人,尤其是小孩子。
楼下几位男同胞们,一边喝茶,一边抽烟,可以说整个厅屋真的是烟雾缭绕,吃着瓜子,聊着天,天南海北胡侃一通。老张这时问康书记,你刚才说的李丽到中央电视台演讲,是怎么回事情,康书记说,也就是昨天下午,团中央全国学联在中央电视台举办当代青年学者、作家高峰论坛,李丽演讲的题目是《青春与梦想》,反响非常的好,她是当代年轻人的榜样和偶像,也是我们县乃至我们省的骄傲。据说她的演讲稿已被《中国青年报》等多几家媒体刊登。杜新副局长说,只听说,李根家老四非常厉害,没有想到小小年纪,竟然有这样的成就。
康书记看了一下时间,就给李明说,你带我上去,把你妹妹叫出来,我有几句话给她说。李明说,好的,请随我上楼吧。康书记再次见到李丽,十分谦恭地给李总编说,倩倩把您帮忙的事情都告诉我了,非常的感谢您,您就是我家倩倩的贵人,她已经把您当成偶像崇拜了!倩倩下午就回来,今晚您一定要给我个薄面,我们在一起坐坐。李丽说,康叔叔您也太客气了,我和倩倩已经是姐妹相称了,今后如倩倩需要我帮忙的话,叫她直接联系我就行。康书记说,您去把您妈妈喊过来,我有话跟她说。李丽说,那您稍等!这时,李丽看到赵聪过来,就给赵聪说,你把妈妈叫过来,康书记找她有事。赵聪说,好的,便转身进了李明的卧室。程芳来到李丽的卧室,看到康书记在和李丽说话,就给李丽说,怎么不给康书记倒茶。康书记说,我刚才在楼下喝过了,我找李丽有点事情,你不要怪李丽。李丽见到妈妈就说,康书记找你,我先下楼看看可有什么事情了。妈妈说,你下去吧。康书记喊住李丽说,今晚说定了,等等我叫倩倩来找您。李丽说,先谢谢康叔叔了。程芳见李丽下楼了,就问康书记,可有事情?康书记说,下个星期一上午,你到镇上找我,快到年底了,我把镇上欠你家饭店的饭账款全部给你结算掉,好在我现在还兼任镇长呢,否则,我也不好说话了,你把账单整理好,发票开好!程芳说,太谢谢了!康书记说,我们现在已是准亲戚了,如果等到你家李明和我外甥女结婚后,再给你结算,怕有人说闲话了。程芳说,真的感谢!还是康书记想的周到。这时,李根在找程芳。李丽问爸爸什么事情,李根说,你问妈妈红包什么时候给合适。李丽说,妈妈在我房间和镇上康书记说话呢。
闫峰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十一点半了,就跟老张说,我们到饭店吧。老张说,我看行。闫峰安排李明到楼上请她们下来,一起走。李丽跟姑父说,先让车子送一趟吧,叫李明小哥暂时不要叫她们下来。说着,李丽把车子钥匙递给了闫涛哥。闫峰安排老张、杜局长,杜局长儿子杜成,还有李根等上车。一会儿功夫,车子回来了,闫峰叫李明上去,请她们下来坐车子去饭店。把四位旅客还有孩子送走后,闫峰看到康书记和程芳从楼上下来了,就给康书记说,稍等一下,喝杯水,车子马上就回来了。康书记说,不急的。李明跟妹妹和赵聪说,我们三个步行吧,要不车子还的跑一趟。李丽说,好的,说着,便给康书记、姑姑、姑父打了声招呼,问妈妈可要带什么,妈妈说,你把我的手提包带着吧。李丽接过提包,出门向饭店方向去了。从李丽家步行到饭店,也就十分钟的路程,临近中午时分,机关单位还没有下班,大街上车少,行人更少,偶尔碰到个面熟的人,也就是摆摆手.
深秋的小县城,中午时分透着一丝慵懒与宁静。阳光不再像夏日那般炽烈,而是温柔地洒在街道上,带着淡淡的暖意。天空湛蓝,几缕白云悠闲地飘浮着,仿佛也被这秋日的节奏感染,放慢了脚步。
街道两旁的树木已经染上了金黄与深红,落叶随风轻轻飘落,铺满了人行道,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偶尔有几片叶子在空中打着旋儿,像在跳舞,又像是秋天的信使,悄悄传递着季节的更替。小县城的街道并不繁忙,不远处有几位老人坐在路边的长椅上,晒着太阳,聊着家常;孩子们放学后背着书包,嬉笑着跑过,打破了午后的宁静。街边的小店门口,店主们懒洋洋地倚在门框上,偶尔招呼一声路过的熟人,声音里透着亲切与随意。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火气,街角的小吃摊飘来阵阵香气,烤红薯、糖炒栗子的味道勾起了人们对秋天的记忆。偶尔有一阵微风吹过,带着些许凉意,提醒着人们深秋的寒意已悄然临近。
整个小县城仿佛被一层金色的薄纱笼罩,温暖而静谧,时光在这里似乎也变得缓慢,仿佛一切都沉浸在这深秋的午后,不愿醒来。
路上,赵聪接到妈妈的电话,问他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到家啊。赵聪跟妈妈说,一上午都在忙呢,等吃过午饭就回去了。不一会儿功夫,她们三个就到了饭店门口。这时闫涛拉着最后一趟客人也到了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