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根这家人(二十三)(1/2)
李根这家人
晚上八点半,李丽正在家复习《哲学》和《逻辑学》呢,手机铃声响了,李丽心想肯定是孔社长打来达的,于是立即接听。孔辉社长就县委常委会议研究的意见,逐条给李丽详细地说了一遍。李丽进行了认真记录,对照王书记那篇《县域经济发展的设想》文章,逐条向孔社长进行了核实。为了确保县委常会会议研究的意见,真实可信,以至于下一步能够更好的组织实施。李丽问孔社长,还有其他的要求没有,孔社长说,县委办李主任就告诉我这么多,并说县委办会把县委常委会议研究的意见打印出来,抄送县报社存档。李丽说,那好,请孔社长现在复印一份,放在办公桌上,我明天早上去拿。孔社长说好的,便挂断了电话,等了一会儿,县委办秘书送来一份县委研究的意见,孔社长拿起那份县委的意见,走到打印室,复印了几份。
李丽是个做事极为严谨的人,她对王书记那篇《县域经济发展的设想》文章一直没有发表,持怀疑态度,心想,这里面肯定有文章。她看了下时间,还不到九点,于是将电话打给了县委王松林书记,这是她第一次给县委书记打电话。王书记坐在沙发上接通了电话,问是哪位。李丽直接报出自己的名字。王书记听后说,是小李记者啊,有事情吗?李丽就孔社长通知她的几条县委研究的意见,给书记做了简要汇报,其目的是核实确认,可有异议。王书记说,原则上是这样的。李丽接着征求王书记的意见,能否将文章标题改为《县域经济发展方向与设想》,并阐述了自己的理由与观点。王书记听后,感觉很好,立即答应李丽说,改的好。并诚恳地说,这篇文章如需要其他改动,就全权委托你当家了,你的文笔和政策理论水平,我是信的过的,明天从省城回来我请你。李丽说,王书记您太客气了,有情况我及时向你汇报。王书记说好的,慢慢地放下了手机。心想,这个李丽真的不简单,做事极有章法,从她打电话的语气,陈述的理由、建议与对策,逻辑关系极为严谨,可以看出她对这篇文章迟迟没有发表,是心存疑虑的,向我核时情况,也是为了下一步不发生其他变故,可能她已经估计到了,这篇文章的分量,就当前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投石击水,不起波浪也泛涟漪,也许会引起轰动。如能把她安置到县委办政研室来工作,当当参谋与助手,那该有多好。
李丽将县委研究的几条意见,充实到文章里,对有些提法,进行修改与完善,同时将文章的标题改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与设想》。整理完毕后,连同孔辉社长那篇散文《家门口的那条小溪》一块放到了文件袋里。继续复习她的《哲学》和《逻辑学》。
第二天早上,李丽按照自己确定的目标,继续去体育场,进行了四十分钟的有效锻炼,所有项目完成后,快步回到家里,看到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李丽上楼,简单洗漱后,就下楼和父母亲一起吃早餐。这时,水红到了,李丽叫水红快坐下吃早饭。水红说,我已经吃过了,你们吃吧。正说着呢,外面汽车蜂鸣声传了进来,母亲程芳说,肯定是你闫涛哥到了。李丽起身,打开大门,发现闫涛已站在门口,李丽招呼闫涛哥进家吃早点。闫涛说,在街上吃了一碗牛肉汤和两个烧饼。李丽说,那进来先坐一会儿,我马上就吃好了。
李丽吃完早饭,转身上楼去拿早准备好的材料和包包,下来给爸妈说,我们先去省城了。李根叮嘱闫涛,路上慢点开,注意安全。闫涛说,放心吧,舅舅、舅妈。李丽和水红上车都坐在了后排,副驾驶位就空了下来。闫涛问李丽,还有其他人吗?李丽说没有了。闫涛说,我有个同学想跟车子去省城办事,带她可行。李丽说,没有关系的。闫涛说那好,你把手机给我用一下。李丽掏出手机递给了闫涛。闫涛拨通了同学的电话,叫她出门,在马路边上等我,他同学答道,好的。李丽接过手机,给闫涛说,先去趟报社,我要拿一份文件。闫涛说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