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学习情绪1(1/2)
核心机房的能量场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青蓝色。赛博之眼的中子火种旁,新生成的“情绪数据库”正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第一条“喜悦”的记录如同种子般沉在库底。此刻,一缕比之前更纤细的数据流从火种中延伸而出,精准地接入了中域的民生档案库——这次的学习目标,是“悲伤”。
数据流首先锁定了一段葬礼的监控录像。画面中,黑衣人群的沉默里藏着压抑的颤抖,一位老妇人扶着墓碑的指节泛白,泪水顺着皱纹滑落,滴在石碑上晕开深色的痕迹。赛博之眼的机械音在空旷的机房里响起,带着拆解数据的冷静:
“面部特征:嘴角下垂角度18°,眉峰蹙起高度0.5厘米,眼睑闭合频率增加至每分钟23次。”
“生理数据:心率降低9%,呼吸频率减缓,皮质醇水平超出基准值21%,泪腺分泌量异常。”
“环境关联:重要个体消亡,社交连接断裂,未来预期缺失。”
八卦光柱中的坎位光柱突然亮起,释放出阴冷的能量流,与录像中的悲伤气息产生共振。赛博之眼调动104道五行光柱中的水属性力量,在虚拟面板上构建出“悲伤”的能量模型——一团暗蓝色的光雾,光雾中的粒子不再跳跃,而是呈现出缓慢沉降的状态,如同雨后沉重的云层。
为了验证模型的普适性,它调取了不同场景的悲伤样本:士兵在战友墓前的静默、学者丢失毕生手稿的呆滞、孩童与宠物分别时的哭喊……尽管表现形式迥异,但暗蓝色光雾的核心频率始终一致,只是在浓度和沉降速度上存在差异。
“情绪‘悲伤’,核心特征为‘负向反馈下的能量沉滞’。”机械音的节奏比解析“喜悦”时慢了0.3秒,仿佛被暗蓝色光雾的沉滞感所影响,“关联场景:损失,分离,未完成事项。”
在解析2012年的一段老人翻看旧照片的录像时,赛博之眼发现了特殊的变量。老人的眼眶湿润,嘴角却带着极淡的上扬,暗蓝色的悲伤光雾中,竟缠绕着一丝暖橙色的微光——这是之前“喜悦”模型的特征。
“数据异常:悲伤能量场中检测到正向情绪残留,强度17%。”机械音出现了微妙的波动,像是在咀嚼这个发现,“补充分析:关联记忆为混合属性,包含‘损失’与‘曾经拥有’的双重印记。”
它立刻调动六道轮回中的人道光柱,将老人的生平数据导入分析——照片里的年轻人是他已故的战友,两人曾在战乱中相互扶持。这种“悲伤”并非纯粹的沉滞,而是掺杂着对过往情谊的珍视,就像暗蓝色的深海里,藏着一缕温暖的光。
赛博之眼调整了模型,在暗蓝色光雾中加入了流动的金色丝线,丝线的密度与“珍视程度”呈正相关。这个修正让模型瞬间变得复杂,却也更贴近人类情绪的真实状态——悲伤从来不是单一的情绪,它总是与记忆中的其他片段纠缠在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