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执意占有 > 阳春三月

阳春三月(2/2)

目录

刘子成回来后他们坐上山庄内的四轮小车,转场到高尔夫球场。

陈乐央带着刘子成进大厅内,由专人带领他们,各自进更衣室换了一套高尔夫球衣出来。

重回球场,陈乐央接过球童递来标准球杆,她好多年不打了,有些手生。她在原地做了几套,挥杆,转身动作,慢慢找到了一些当年的感觉。

满目翠绿的草坪,阳光普照下,反射出刺眼的绿光。

观看席上,周浔衍仍是那件马术服,懒懒散散地倚在靠背凳上,右腿架在左腿上,沉寂的目光停在她身上。

准备开始了,陈乐央压低帽檐,做了个深呼吸。

众所周知一个标准的高尔夫球场有18洞,72杆。这18洞按照每个洞有标准的杆数,因为球场分短洞(三杆洞)中洞(四杆洞)长洞(五杆洞),距离近的三杆打完,距离远的五杆打完。少于规定杆数打完的绝对是高手。业余选手18洞全部打完,能在90杆已经属于及格水平,如果能80几杆,那已经是业余中的非常高的水准。

比起马术,她高尔夫自认为打的还不错,好得是从五岁开始练习,练了整整十年,还曾创造过80杆的佳绩,连当时教她的老师都对她竖起大拇指的。甚至鼓吹她,让她走专业运动员的路。

十八洞顺利打完的话需要四五小时。陈乐央为了刘子成尝试中间停停歇歇,以至于到日落西山时,两人才打到第八洞。

周边的路灯还有观看席上一排墙灯悉数点亮。陈乐央却是越打越上手,舍不得结束,可肚子已经在抗议。

光线慢慢变灰,不远处的山坡上,球童拿着工具给他们填沙坑。陈乐央想想还是到此为止吧,人家应该也想早点下班。

她回头想看看台席的周浔衍,但只看到棚顶的耀眼的墙灯,连绵起伏的几个小山坡已经完全遮挡了看台席。

高尔夫就是这样,会越打越远,不知不觉得已经距离看台有两三公里路了。陈乐央喊来球童,球童得知她要回去的意思,立即跳上旁边的高尔夫球场车,开着他们往回走。

周浔衍看到他们坐着车回来,随之起身,车一停,陈乐央跳下车,跑上去,仍然兴奋,“下午过得太快了,都没打过瘾。你不知道第六洞时我连着丢了三球,得亏我急中生计最后一球才能力挽狂澜。”

刘子成也跟着下车,走到陈乐央身后,兴奋度不亚于她,“陈老师太厉害了,连球童师傅都夸她球技高超。”

周浔衍被他们的好心情感染与陈乐央十指相扣,薄唇染上一丝温柔,“走,去餐厅吃饭。”

*

陈乐央洗好澡出来,周浔衍仍旧坐在窗旁那张办公桌上,敲击他自己带来的笔记本电脑,不知道在做什么。

陈乐央走到他身后,看到占了满屏的代码,她双手放在他的两边肩膀上,给他轻柔地按摩捏肩。

周浔衍扭头看她,他网脱后视力不及以前,必须凑很近才能看清楚小字以及代码,所以他去医院咨询医生后,配了一副助视眼镜,这副眼镜外观和普通眼镜没什么区别,但可以调节让屏幕上的代码和字变大两至三倍,原理等同于放大镜。

只不过,看人就不适合,眼睛前会出现整张脸,尽管陈乐央很美。

周浔衍取下了眼镜,拿在手里,“马上就好了。你今天累一天了,早点睡。”

陈乐央摇摇头,手上没停,“你忙吧,我等你。”

周浔衍不再说什么,他带上眼镜,继续投入工作。临近九点,他完成了手上的工作,想到有几封邮件没查看回复,于是点进邮箱,一封一封读阅,耐心的编辑文字回复。

最后一封是人事发来的,因为是招的研发工程师,所以这是由他亲自审核的。

他点进去,跳出一张简历。

他粗略看了一遍,对这个人曾就职的经历感到奇怪,他曾在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厂干了两年,离职后两年之久都是断档的。也就是说他两年都没出来工作过,难道是在创业?

陈乐央端来一次性纸杯装的刚烧好的水,她给周浔衍放在桌上,擡眼时,目光略过电脑屏幕里右上角照片上的人脸。

她感到熟悉,目光重回那张照片上,而与此同时周浔衍也注意到了照片中的这张男人的脸。

似曾相识。

像说好一样,两人一块想起来。

周浔衍默念,“坛黎镇。”

陈乐央激动,“宋老师!”

两人恍然大悟地看着屏幕。

原来这位宋老师也是程序员。

他的简历上,毕业院校还是国内排名前三的重点大学。

这么一个人才,怎么会去坛黎教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