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喜相逢 > 第 114 章

第 114 章(2/2)

目录

都是老相识,正是失踪已久的梁杏春,以及,他名义上的父亲,高煜。

那二人似有察觉,耳语片刻,一齐朝这边望来。待看清来人面貌,眼中俱是一喜。

林清和心中也很激动,无论何时,他乡遇故知,都叫人欣喜不已。更何况,故人身份似乎还不低,青云的下落可以拜托他们打听了。

只是此时并非叙旧的好时机,三人各自按捺心绪,耐心聆听殷思婺的措辞。

林清和屏息凝神,明悉了殷家举办这次宴会的原因,总体而言,同殷思婺提前告知的内情相差无几。可正因如此,他才生出了更多疑问。

这两日,他跟在殷思婺身边,并未遭遇半点为难,反而如同前来做客的上宾,受到非同一般的礼遇。

或许是被提前嘱咐过,身边伺候之人亦是毕恭毕敬,有问必答。经过一番试探,林清和大致弄清南疆如今格局。

自南诏亡国,女王座下三十二部遭遇截杀逐渐没落,南疆局势陷入一片混乱。

即便有朝廷整顿,新旧势力之间,亦经过了数轮蚕食重组,才形成眼下四大家族连同一个天圣教,共同把守南疆的局面。

四大家族能够立足,或多或少都和当年的皇族有所关系。

其中殷家势力最盛,正是当年的王族旁支,侥幸存活下来后,凭借南疆最为赚钱的草药产业独占鳌头。

其次是魏家。

魏家世代培养蛊女,专为侍奉女王。按理最后一任女王死后,魏家也会跟着衰落,可就在关键时刻,有个蛊女竟攀上了前来攻打南诏的戚盛安,最后一跃成为平南王妃。

魏家借势崛起,自此在南疆屹立不倒。不过,殷家毕竟遗留王族传承,对于蛊虫的了解比魏家更甚,因此魏家即便势大,却不敢随意挑战殷家地位。

草药产业是别想伸手了,魏家只能另辟蹊径。经过多次试验,魏家培养出了各种蚕蛊,逐渐垄断了南疆的丝织行业。

其三是吴家。

吴家本是南疆粮商,地位举足轻重,可在家主为其爱若珍宝的独女招赘之后,吴府便逐渐改换门庭,变作高府,沦为了天圣教的后盾。

最后便是最为低调的巫医梁家。

家主梁杏春,一手医术出神入化,人称“在世华佗”。他在家中排行第三,能够上位,背后自然少不了高煜的帮扶。

而天圣教,当初正是瞧中此处远离中原,不易被朝廷追踪,且抱着混乱中更易占据地盘的念头,趁机将总部扎根此处,从此成了南疆不容忽视的势力之一。

几大势力的首领轻易不会碰头,只除了一年一度的商会和谈。如今却一反常态,赶在女王祭前夕,共聚于此,目的只有一个。

便是殷思婺口中的女王墓。

相传,南诏女王墓里埋葬了从古至今数十位王者,占地面积极广,陪葬珍品无数,无一不价值连城。譬如南疆无人不垂涎的巫蛊传承,早已失传的巫医秘籍,上古时期的鲛人泣珠,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更别提,那条通体银白,据说能够化蛟的水虺,此时说不定就藏在女王墓中。

那可是名副其实的无价之宝!

想到此处,与会众人眼中无不露出热切,恨不得殷思婺别再磨蹭,赶紧将女王墓的下落告知。

林清和听着旁人的议论,有些不明所以。

他略略偏头,低声询问身侧的青衣文士:“真相究竟如何,眼下尚未可知,怎么他们一个个的,如此笃定女王墓里必有宝物?”

“公子有所不知,”青衣文士目视前方,不见其开口,声音却清晰地传到清和耳中,“这几个家族里,多多少少都有些传承,对女王墓自然知晓一二。否则一个似是而非的消息,也不会勾得这些老怪物们闻风而动。”

老怪物?林清和嘴角一抽,不愧是殷大长老座下护法,这损人风格,当真别无二致。

他举起酒盏,置于唇边,以作掩饰:“那水虺又是何物?”

“唔,水虺啊,”青衣文士停顿少顷,眸光深邃悠远,似乎被唤醒了什么古老回忆,“那是传说中的圣兽,据说化蛟之后能够呼风唤雨,曾是南诏王族供奉之物。”

“真有那么神奇么?怎么听上去很像神棍的说辞?”

林清和咕哝两句,神色略有些不以为然。这些南疆人整日神神叨叨的,总让他生出一种穿越玄幻片场的错觉。

青衣文士仿佛能听见他的心声,不由莞尔:“公子明智,传言确实不可尽信。主子曾有言,那条水虺只是对天材地宝格外敏锐,亦能驱使万兽罢了,在丹朱女王献祭前,一直充当着王蛊的角色。”

原来那水虺当真不可思议啊!林清和略感讪讪,不是南疆人虚假宣传,而是他自己孤陋寡闻了。

汗颜之际,他下意识举起酒盏,送入口中。待懊恼回神,记起自己不能饮酒时,已然尝了满嘴的甘甜。

林清和淡淡垂眸,意外发现杯中,乃至酒壶里装的俱是处理好的羊奶,而非酒水。

“如此,”他动了动喉,将满腹纷乱难言的心绪,连同羊奶一并咽下,“不怪那些人对此趋之若鹜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