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喜相逢 > 第 105 章

第 105 章(2/2)

目录

夜色渐深,孤月高悬,清辉遍野,照得人世间一切悲欢离合,无所遁形。

远处隐有笙箫传来,戚彦麟喃喃自语:“这个时辰,晚宴应当开始了罢?”

郑茹耳尖,瞬间攫取到几个字眼:“是的,殿下。”

“千峰还未回来么?”

郑茹听出他语气中的虚弱,不由瘪了瘪嘴,眼眶一红:“殿下忘了,您派千峰大人去保护晋王府了。”

戚彦麟似有些失意,轻叹了口气:“是了,是孤派去的。他还受着重伤,心里亦有割舍不下的牵挂,孤却还是将他支出去了。”

郑茹终是没忍住,热泪滚滚而下。他捂着嘴,指缝间仍有细碎呜咽泄出。

“伴伴何必如此?”戚彦麟自嘲一笑,“这幅躯壳过于沉重,孤终于要解脱了,伴伴该为孤开心才对。”

郑茹擡袖拭去泪珠,闻言一个劲点头:“是极是极,殿下天人之姿,来历必定不凡。如今想是时辰到了,殿下真神归位呢。您且在那头等一等,若老奴有造化,下辈子还伺候您!”

戚彦麟听了这令人发笑的宽慰,心头无奈渐生。他望着殿外清冷的月辉,心思已然飘到灯火通明的集英殿。

此时的集英殿中,宴席方过一半,舞姬伶人尚未退下,便生出了巨大变故。

吏部尚书叶瑾俞在宫人斟酒时,不慎碰翻了酒樽。

玎珰一声脆响,酒樽坠地之声于殿中突兀响起。短短一刹,方才热闹至极的大殿顿时静得落针可闻。

令人不安的寂静中,只听景帝不辨喜怒的声音道:“叶卿才饮几杯这便醉了?来人,替叶卿换个酒樽。”

宫人正要动作,却被叶瑾俞一把推开。他似是不胜酒力,摇摇晃晃地站起身,略正了正衣冠,而后踉跄至大殿正中伏跪在地。

“陛下,臣有本启奏。”

景帝眉眼沉沉,不动声色道:“此乃秋宴,不谈国事,众卿只管纵情享乐便好。若有要事,明日上朝再议。”

景帝三言两语便堵住叶瑾俞的陈词,却不料对方不依不饶,跪在原地仿佛脚下生了根。

“陛下,臣所陈皆是肺腑之言,恳请陛下垂听。如今太子殿下性命垂危,朝中上下人心惶惶,望陛下早日重立太子,以定人心才是!”

“哦?那依你所言,”景帝直勾勾地盯紧了他,目光有如雷霆万钧,“该立何人为太子?”

叶瑾俞低垂着头,神色看不分明。殿中上下噤若寒蝉,俱都屏息静气,似有若无地关注着这一幕君臣交锋。

叶瑾俞头重重磕在地上,瓮声瓮气回道:“人选当然是由陛下来定,想必陛下心中早有定论。”

这话一出,殿内众人无不在心底暗骂一声老狐貍。

好个叶尚书!分明是他自个挑起的火,却又轻飘飘地将问题踢回给了陛下,乃至翘首以待的众臣。

他这是不将所有人拉下水不罢休啊。

殿中洞悉他心思的朝臣不在少数,可是能把持得住本心,坚决不蹚浑水之人,又有几个?

果然,在他话落后,殿内大半朝臣心思浮动起来,就连皇子们,亦不由暗自提心。

与叶瑾俞一派的朝臣立即站出来,慷慨陈词:“陛下,瑞王心地和软,性情直率,实为储君不二人选!”

戚彦嘉原本一面看戏,一面津津有味地品尝攒盒中的玉灌肺。这是一道素食点心,做法很简单,材料中也只有一味莳萝难得,可府里厨子总做不出这个味道。

他正吃得高兴呢,连右颊沾了辣汁都半点不觉。不防这把火烧到自个,惹得群臣一并看过来。

戚彦嘉骤然一呆,伸向攒盒的手臂僵了一僵。什么情况?先前怎么没人同他商议过此事?再说,他可从没说过想当太子啊!

戚彦嘉麻溜地擦了擦嘴,紧接着离开席位,跪下请罪。他口中直呼冤枉,一副自己被连累狠了的可怜样。

景帝闭了闭眼,懒得瞅他这没出息的一面。摆了摆手,只叫人回座次去了。

“如何?瑞王推辞不受,诸卿还有什么话要说?”

三皇子拥趸一动,二皇子身后的人立即坐不住了。眼下有了陛下发话,他们立刻顾不上兵部左侍郎的眼色,正义凛然地站出来。

“圣上,端王身为太子之下的第一个弟弟,于身份上,他为长。于品性上,端王对内孝悌有加,对外礼贤下士,实为诸皇子之表率,堪为储君之选!”

这话一出,便赢得身后诸多朝臣赞许:“这话是极!端王确系人品贵重,无可挑剔!”

景帝晃了晃琥珀盏里的金黄酒液,似带了点漫不经心问:“端王,你怎么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