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章(2/2)
顾全是在返程途中,察觉到不对劲的。
他遵循林清和的吩咐,打算将青桃先送回府,再换其他羽林军来接人即可。
可随着马车行进,耳畔总会传来似有若无的闷咳,在一次停车修整时,顾全无意间回头,瞳孔微缩---
马车沿途,那些褐色泥土上,点点滴滴的,竟是鲜红的血!
顾全面色凝重,他朝青桃打了个手势,而后拔出腰间利刃,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凑近马车底部。
车底光线略微阴暗,顾全握紧了剑柄,定神望去---
他对上一双疲倦不堪,却有着强烈求生欲望的眼!
此时,那双眼的主人双手紧紧攥着横木,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顾全扒拉出这个伤痕累累的少年,当机立断将人放入车厢,加快了回府的速度。
回府之后,正赶上拜访王知府内眷的梁大夫归来。顾全登时大喜,将少年托付给对方后,他便领着一队羽林卫,匆忙返回青晏镇,寻找主君一行人。
然而,任他们紧赶慢赶,还是慢了船老大一步。待他们重临此地后,却再也找不到三人踪迹。
顾全心下一沉,知道坏事了。
他顾不上长途奔波的疲乏,留下大部分人马留在青晏镇继续搜寻,只带了两人,纵马疾驰赶回湖州城,向主子禀告事情因由。
大抵是饮了不少酒,又听闻噩耗,顾青云心神动荡之下,竟觉喉咙一阵腥甜。他勉力压下浮上心头的忧虑与惶怖,沉沉吐出一口气。
“林骁,去请梁大夫过来。顾全,笔墨伺候!”
堂下两人立即领命行事,不多时,梁大夫便拎着药箱来到了议事厅。
“顾大人不找老朽,老朽也有要事要求见,”梁杏春落座后抚了抚胡须,叹了口气,“大人可知,老夫在王知府后宅,见到了什么?”
顾青云正提笔写信,头也不擡,声音略微发沉:“可是王大人内眷有何不妥?”
梁杏春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痛惜:“大人料事如神,老朽与王老夫人是旧相识,略有几分交情。此次上门造访,也正是应她所求。
“王大人家中,除了老夫人,其余女眷及其子嗣,皆身染疫病,如今瞧着只剩最后一口气。”
顾青云的笔尖顿了顿,眼中划过一丝了然,原来如此。
“梁大夫可有法子解决?”
梁杏春又叹了口气,神色松缓些许:“老朽已开了方子,可帮着压制几日,若想要根治……”
“如何?要如何做才能根治?”
声音从门外传来,嗓音发颤,宣泄了主人的紧张与急迫。
众人擡头看去,原是王勉从母亲处得知消息,匆匆赶来此处,来向梁杏春求方。
进门后,他朝顾青云颔首,面上带着些许愧色:“未经通报,下官便闯了进来,还请钦差大人见谅。”
“无妨,”顾青云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若是顾府中有人陷入同样境地,他恐怕也会如此。他搁下乌木管羊毫,一封书信已然成型,只等墨汁干燥,“难道这种疫病只能缓解,没有根治的法子?”
王知府亦殷切地看向梁大夫。一路行来,他早已汗流浃背,形容狼狈,可他顾不得这些,只想求一个心安。
梁杏春欲言又止,踌躇再三,眼看王知府急得眼眶通红,终是吐口:“为今之计,只有等!”
“等?”
二人面色皆是一变,心中惴惴,这是个什么答案?
梁杏春无奈苦笑,若有办法,他也不会这般束手无策。作为一个大夫,眼睁睁瞧着病人在他面前受苦,他的心比谁都煎熬。
“湖州城形势复杂,一触即发,”梁杏春瞥了一眼案台上的书信,眼神带着莫名的笃定,“正如大人在等待支援,老夫也在等待药引。”
王勉眼中一亮,立刻问道:“什么药引?城内药材虽说受高韫掌控,可本官若出面,他也不会不给我面子。”
只是会麻烦一些罢了,毕竟这种疫病,恐怕正因对方而起。
“非也,此病非传统瘟疫。感染之后,生机大量流失,五脏六腑也会逐渐坏死,轻则两年,重则几月,便会耗尽心力而死。
“这病潜伏期长,症状因人而异,所幸的是并不传染,才没有全面爆发。”
梁杏春啜了口茶水,润了润嗓子,才继续道:“而药引,唯有南疆的地灵虫可解。”
顾青云挑了挑眉,地灵虫?之前从栖霞寨土匪头子身体里钻出来的虫子?
“这种虫子产自南疆,自冰冻的灵泉里生长,平日里状若死物,可若是接触活物……”
随着梁大夫的解释,众人逐渐知晓地灵虫的神奇之处。
这种虫子遇血肉便会复生,寄居活物体内,吞噬宿主生机。而后借助宿主身体为温床,快速产卵孵化,直至宿主血肉耗尽。
宿主猝死后,地灵虫便完成了短暂的一生,尔后重新钻进地下,将汲取来的生机全部反哺给土地,也算是南疆一大奇物。
据说很久之前的南诏国十分贫瘠,并无如今水草丰茂之态。后来南诏人阴差阳错下,从婺江发源处,一座巨大的雪山山顶,找到了一汪冰冻的灵泉。
灵泉下,便是密密麻麻,白白胖胖的地灵虫。
南诏人借助地灵虫,改善了南诏国物产不丰的现状,自此南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只是其中耗费了多少心力,又屠杀了多少生灵,不足为外人道也。
梁杏春虽未言明,可在场诸人都听出了言下之意,皆是眉头紧蹙。
南诏国土面积可不小,若是因地灵虫之功,即便不用活人献祭,也很残忍。
王知府眉心拧出一个疙瘩,语带迟疑:“这虫子听着就歹毒,如何治得了病?”
梁杏春温和地笑了笑,并未解释更多:“此病非寻常法子可解,唯有以毒攻毒,方可一试。”
王勉听得似懂非懂,疫病夺人生机,此虫亦如此。这是要在体内角逐,比谁更胜一筹么?
虽有了答案,王知府心里的愁绪更深了。可眼下,也别无他法,不是么?
想到此处,王勉迅速做了个决定。
他站起身,冲顾青云做了个揖:“顾大人,先前有所隐瞒,是下官之过。若大人不嫌弃,下官愿将功折罪,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王知府态度郑重,既是告罪,亦是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