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2/2)
林清和精神一振,破绽终于出现了么?
“我娘家是桃李村的,听这名字你也知道,村里有很多桃树和李树,每年结的果子有这么大!”顾二婶边说边比划,“桃李村和杏村结亲较多,当年,若不是我看中了你顾叔,怕也是要嫁去那边的。”
顾二婶回忆往昔,面上罩着一层朦胧的笑。
林清和不曾插话,静静地聆听。
“我娘家有个侄女,前些日子嫁去了杏村。这次她正好回宁,还带回了这些黄杏。我便托了她去打听。”
林清和磨着杏皮,轻轻吮吸香甜的果肉:“然后呢?”
顾二婶扔掉杏核,用井水洗去手上的黏腻,头也不擡:“这赵家啊,在外村人看来,委实冤枉了些。那赵老二头一个媳妇,是个没福的,未过门便染了咳疾。成亲后不久,便一病不起,赵家人也厚道,请了同村的赤脚大夫医治。大夫说发现得晚了,若是早些,说不得还有救。”
顾二婶摇头叹息,面上带着惋惜:“听说那妇人去时,已有了两月的身孕。”
林清和杏也不吃了,忍不住低声呢喃道:“竟是咳疾么?”
“是啊,”顾二婶耳朵尖,登时便捕捉到了这句质疑,“听说后面还吐血了。”
“经此一事,赵家倒是没说什么,那王家,也就是妇人娘家却找上门来,非狡辩说自家妹子从未生过病。唉,哪里是为讨公道,不过是想讹些银子罢了。发死人财,也不知受不受得起!”说到此处,顾二婶颇为不忿,语气也冷硬了起来。
“不是说娘家人觉得没理,不敢上门么?”林清和表示,自己听到的版本可不是这样。
顾二婶冷笑一声,面带不屑:“若真觉得理亏,还算他们有良心!不过是赵家老大威胁了几句,又赔了三十两银子,那家人才作罢了。”
那妇人娘家也是在桃李村,现在满村里,谁不说他家靠卖女儿过活。算上聘礼,那家人可是足足赚了六十两!现在也不在村里呆了,跑去县城做起了小买卖。
可买卖哪里好做了?那些银子,想必也撑不了多久!
有良心的人看不惯他家做派,但是也有那眼皮子浅的,可羡慕地很呢。
“那起子人还争着想将女儿嫁过去呢,也不看看人赵家乐不乐意!”顾二婶狠狠翻了个白眼。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林清和明晰了大致情况后,心下稍安,又啃起了杏瓤,“婶子刚刚说,赵家名声也不大好。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顾二婶喝了几口林清和端来的茶水,润了润嗓子后,长叹一声:“要说赵家,也着实受了无妄之灾。刚办完喜事,三月后又接着办丧事,杏村人都怕呢。他们说赵家小儿克妻克子,天生孤煞……”
似是记起从前,村里也这般说过林清和,顾二婶的声音戛然而止,面色有些不自然。
她咬了咬舌尖,找补道:“看我,年纪大了,竟也喜欢饶舌了。本就是没根没据的话,那些人嘴也太毒了些。”
她面有愧色,生怕自己那番话,惹了林清和的伤心往事。
林清和咀嚼着果肉,两腮鼓鼓囊囊的,梨涡若隐若现:“不打紧的,婶子。既知道那些都是胡话,我怎么可能放在心上?”
顾二婶欣慰点头:“你这样想就对了,说这话的,不过是见不着人好,只能嘴上刻薄几句。”顿了顿,她才继续方才那番话,“外村的人想将女儿嫁进去,赵家却不乐意随便将就。杏村人又极为排斥,于是那赵家小儿的婚事,就生生耽搁到了现在。”
“如今他定了五叔家的小哥儿,也算是苦尽甘来了。顾枝的性子,婶子知道,可好着呢。”
这话林清和极为赞同,顾枝的性子,可不就是极好么?给他三分,他能硬生生还回来十分。
顾二婶拍拍手,站起身:“既打听清楚了,你也不必太过担忧。赵家条件虽不说顶好,可对顾枝来说,却是再合适不过。”
“行了,你快将杏子倒下来,我将篮子一并带回去。省得你回头又得跑一趟。”
顾二婶开始催促他动手。
林清和咽下最后一口果肉,迅速洗了手,便提着篮子去了厨房。
再出来时,里面放了一半核桃枣糕,一半栗子糕,全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
林清和将篮子递给顾二婶,嘴里不忘叮嘱道:“这些糕点都未曾加糖,您和顾叔都可以吃。只是不可在饭前食用,一次也不能食用过多,仔细积食。”
顾二婶听着小辈的喋喋不休,面上作无奈状,心里却比吃了蜜还甜。
送走了顾二婶,林清和放下了大半的心绪。诚如婶子所言,依照顾枝的性子,能有这么一个宽厚忠实的夫家,确实再合适不过。
也是,顾五叔家就这么一个哥儿,怎么宠都不为过,岂会替他选择火坑?
到底是他杞人忧天了。
林清和放下心事,转而思索起顾枝的添妆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