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并非苛责父辈有什么苦难习以为常的受虐倾向(1/2)
柳春与尹云飞有过一段令人愉悦的旅行生涯,时间是在尹仲刚上大学的时候。尹云飞把年假的调休用上了,柳春正值暑假。旅行成行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尹仲姑婆的邀请。尹仲的姑婆是爷爷远嫁在广东深圳的妹妹,关于她的故事,自然也是那个特殊时代鲜有的传奇了。
还记得在尹仲年幼的时候姑婆的两次回川之行吗?正是因为那两次的愉快经历,在孩子们成年之后,姑婆得知柳春与尹云飞彻底的放下了生活沉重的包袱,处于身心轻盈的状态,才毅然决然的发出旅行的邀请
更为重要的是两人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培养出了三个大学生,自己的事业也达到了常人以为的成功状态。单单就这一点,这远在深圳的姑婆就觉得聊以欣慰的了,加上自己的子女也算是事业有成,在国营单位的在国营单位旱涝保收,自己开公司的虽然辛苦倒也赚的盆满钵满。
这不自己最有出息的儿子开着收入不菲的独立会计事务所,男女老少俱安乐,又早早的实现了财务自由。在这样衣食无忧的静好岁月里,亲情的浓稠无疑就是锦上添花了。
就这样在新千年的五月,柳春与尹云飞的深圳珠海之旅成行了。在那个年代,飞机无疑是太过于奢侈了,绿皮火车才是最经济实惠的选择。而且这种选择,对于从苦难年代经历过来的柳春和尹云飞而言,压根算不得什么令人疲惫的出行方式。
他们乐此不疲,这并不夸张,也并非苛责父辈有什么苦难习以为常的受虐倾向,只是那样的年代所有人都习以为常。两人只是上火车之前预先准备了些香肠腊肉,熟鸡蛋,方便面,糕点面包,榨菜之类,自己带的饭盒和水杯,仅此而已。
然后就是在火车上度过漫长而有趣的整整一天的时间了。座位是硬座,坐久了腿都会浮肿的那种。尹云飞当然不在乎,他每每去外省出差,都是坐绿皮火车,也大部分时间是硬座。当然也有卧铺的时候,但那样的享受少之又少。
在逝去的年代,出差的人们在差旅费方面做一些节省利己的小手脚,在厂里的财务看来是妥妥的潜规则见怪不怪了,生计使然,谁都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挣了十块八块的给家里孩子买糖吃,这样的要求但凡是成年人的世界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的。
火车上的柳春和尹云飞无疑是活泛的,仿佛是逃离了家庭与俗世尘寰的束缚,他们热情的和各种各样能接触的人们交谈,不厌其烦的介绍自己的职业,单位,家庭,孩子。他们收获了太多的敬佩和艳羡,并且在这种一次次的随心交谈之中,确定无疑自己是生活在知足的幸福之中了。
尹云飞烟瘾很大,每到车厢的连接处去抽烟,都会认识几个同道中人聊的不亦乐乎。退回去二十多年,绿皮火车从来没有禁烟这样的说法,车厢的连接处有烟灰缸,是不锈钢的那种盒子,生生的焊在车厢走廊的壁上,加上一个方便关启的盖子。
有的时候甚至在车厢里都有人吞云吐雾,路过的列车员也都习以为常,想劝说的也就唠叨几句,见怪不怪的有时也就默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熟视无睹的走过了。
中国人对烟的情感复杂,需要的时候似乎是忘忧草,等到重病缠身的时候又悔不当初,这也是无言,如同永恒的谜团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