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夏原吉的钱袋子(2/2)
可见辽东的粮食亩产远不足一石,还是非常低的。
到永乐十四年,海运辽饷基本已经停止,当地驻军的粮食基本可以自足。但若要扩大屯垦,朝廷很可能得复开海运。
那可不光是粮食和运费,还要考虑载具,比如之前已经在吉林建设了造船厂,是不是要满负荷复工?
你往内陆运输粮食,咱先不说采购卡车了,起码还得大量添置架子车吧?另外驿路维护需不需要花钱?
这些不算,海运过程还有人员损失,也需要朝廷进行抚恤。洪武朝就有关于溺亡士卒的记录,朱元璋的上谕中说道:
“每闻一夫有航海之行,家人怀诀别之意,然事非获已,忧在朕心;至其复命,士卒无虞,心乃释然。近闻有溺死者,朕终夕不寐,尔等其议屯田之法,以图长久之利。”
夏原吉算的账就得十分精细,作为帝国大管家,他不可能今天凑十万两,明天凑二十万两,其它地方需要用钱你没有,是要出问题的。
户部真的没钱吗?那也不是,夏原吉手里是有一些钱袋子的,其中最大的一个,还是远在延安府的标准石油。
很快裘广德就收到夏原吉的信,要求提前预缴明年的税款一百万贯,让人尽快将现钞押送到户部。
裘广德二话不说,就安排人去办理了。
他在石油局郎中这个位子上已经干了10年了,之所以一直不肯挪窝,是因为这里头利益实在太大了。
单以煤油为例,标准石油的产能约吨,实际产量差不多有8000吨。
这几年由于大明闭关,塞国的煤油产品几乎被标准石油全挤出去了。人家铺好路,自家摘桃子,爽的不要不要的。
想当年为了在大明推广煤油,斯力加可是没少低价销售煤油灯。
既然垄断经营,那价格也就跟着涨起来了,标准石油的出厂价约300元/吨,市场价大约450-500元/吨。(注:此价格为永乐宝钞计,官方兑换牌价1塞音钞兑1.5永乐宝钞)
大明百姓如今几乎没人再用以前的灯油了,即便煤油市价这么高,折算下来还是比灯油便宜许多。具体是一两灯油约800文,而一两煤油才400文左右。
价格便宜一半,亮度还高许多,那没道理不用煤油啊。
标准石油仅煤油一项产值就有240万元,再加上汽油、柴油、沥青这些,销售额都将近千万量级了!
裘广德和许魁两个变着法儿花钱,主要还是砸钱更新设备,每年的净利润还是有一两百万。
现在设备规格简直和斯力加那边看齐了,公司账上还有600万元利润。这钱有一半买了塞国基金公司的理财产品,剩下一半是供户部随时周转用的。
这两年眼瞅着汽车市场开始兴起,许魁本打算再上一套精炼装置的,被裘广德给拦下了。
眼下是山高皇帝远,朝廷极少有人知道石油公司究竟能赚多少,反正报上去的帐是略有亏损的。
你再往大了搞,弄不好就有人来搞咱们了。
许魁也就熄了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的心思了。就可劲造呗,光他们石油公司的汽车就有好几十辆,比内地许多府城还多。
表面上是资产,用来测试油品质量用的实验车,其实还不是管理层私自在用。
其实夏原吉捏着这些钱袋子,也相当烫手。报给朝廷吧,多半要治个欺君之罪;可是不报的话,又是个定时炸弹。
有很多次,夏原吉都想给太子朱高炽交底。但解缙不明不白死在诏狱之后,他就绝了这个心思。
太子朱高炽的日子也没那么好过,现在投靠过去,搞不好就相互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