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扛把子5(1/2)
太液池边,皇帝扫了眼全场,最后把目光落在我身上,开口说:“三皇子,今日以‘月’为题,作一首能压得住场子的诗。”话音一落,太子在旁边冷笑,二皇子也跟着撇嘴,周围大臣们交头接耳,都等着看我出丑。
我手心冒汗,脑子飞速运转。突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冒了出来。这首词既有意境,又带着洒脱劲儿,正合适!我定了定神,大声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完最后一个字,全场先是死寂,接着爆发出掌声。太后坐在一旁,眼眶都红了,直说:“好一个‘但愿人长久’,哀家听了心里熨帖!”皇帝脸上露出笑意,当众赏了我一对玉扳指。
可我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太子就站出来,皮笑肉不笑地说:“三弟诗是好诗,可这词里尽是些伤春悲秋的话,哪有皇家皇子的气魄?儿臣建议,不如让三弟为太后寿宴作一篇贺词,展现治国安邦的大才!”
我心里暗骂,这分明是故意刁难!但皇帝点头同意了,还说七日后寿宴上见真章。
回到清辉阁,我急得直转圈。治国安邦的词,哪是说找就能找到的?苏清月听说后,偷偷跑来帮忙。她带来一堆书,还说:“我把历代贺词都找来了,你看看能不能参考。”
我翻了半天,突然想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文章大气磅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多适合用来表忠心!可全文太长,直接背肯定露馅。我咬咬牙,决定改编一下。
寿宴当天,整个皇宫张灯结彩。太后坐在主位,太子他们几个皇子捧着礼物,挨个上前祝寿。轮到我时,太子在旁边小声说:“三弟,可别把贺词说成悼词啊。”
我没理他,展开卷轴念道:“庆太后寿辰,乃国之盛事。吾辈当效古之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愿太后福寿安康,大周国祚绵长!”
这一番话,把在场的人都震住了。太后笑得合不拢嘴,当场说:“哀家做主,把苏丞相家的清月许配给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