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星海拾荒与暗流涌动(2/2)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这次远征充满信心。高层内部出现了谨慎的声音。
“我们是否过于急躁?”一位资深战略家在会议上提出质疑,“‘摇篮’碎片是什么?它对我们是福是祸?我们一无所知!仅仅凭借一个消亡文明碎片的指引,就投入巨大资源进行深空冒险,是否太过冒险?如果那是一个陷阱?或者我们找到的东西,会引来更可怕的关注呢?”
他的担忧不无道理。清除者的监控网络依旧笼罩太阳系,虽然处于低强度模式,但如此大规模的深空活动,能否完全避开其感知?激活“摇篮碎片”又会引发什么?
“但这也是机遇!”另一方坚持道,“一个远古高等文明寻找的‘摇篮’,其蕴含的技术或信息可能远超我们想象!可能是我们应对未来危机、甚至理解宇宙规则的关键!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彭教授陷入了两难。作为领导者,他必须权衡风险与收益。最终,他做出了决定:“‘星槎计划’继续,但目标修订:第一次航行仅为侦察与确认。抵达目标区域,尝试定位并远程观测‘摇篮碎片’,非必要不接触,不回收。全程保持最高隐蔽等级,所有行动以不被清除者察觉为第一准则。”
风险被尽可能降低,但探索的脚步并未停止。
就在希望城为远征忙碌时,深空监测中心报告了一个微妙的变化:清除者的广域监控网络,其扫描模式发生了一次几乎无法察觉的、细微的调整。其扫描重点似乎更加偏向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Kuiper Belt)和奥尔特云(Oort Cloud)方向,对内行星区域的关注度有极其微弱的下降。
“……变化原因未知:……可能源于……墓碑自毁后……规则扰动的……逐渐平复……?或……清除者内部……监控策略调整……?”
“……对‘星槎计划’区域(小行星带)……直接影响:……暂无……监控强度……未明显变化……”
这变化是好是坏难以判断,但至少为“星槎”的航行提供了一丝可能的空隙。
79天的倒计时已经开始。希望城在紧张的准备与期待中度过。小宇在进行恢复训练的同时,也开始熟悉“星槎”上的意识频率发生装置,尝试模拟和预演定位过程。
遥远的深空,信标G-01-Bea依旧规律脉冲,对月球透镜效应和那次强烈的碎片共振似乎毫无反应。月球依旧沉默地转动,其背面的异常结构如同沉睡的巨兽。
一切似乎都在平静下涌动。星海拾荒的旅程尚未开始,暗流已然涌动。人类文明这叶孤舟,即将驶出地球母亲的怀抱,冲向一片既充满机遇又遍布险滩的未知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