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人情(1/2)
风土人情
“你说派谁来?!”江绎以为自己听错, 见巫湫潼点头更是气得不行。
“江蓬?江奎发疯就算了,朝上上下下那么多人也跟着疯了不成!”现在战局不分明,各派就开始准备夺嫡, 送自己拥护的大王来边关镀金, 江绎知道也懒得管,却没想到最后居然决出这个玩意。
简直是儿戏!
他只想问问江奎是不是被山州给气傻了, 夺嫡这种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 派自己儿子来搅浑水。
“来就算了,居然送江蓬那个傻子来。”江蓬行三, 有一种与江氏格格不入的良善,若生在普通世家,那便是翩翩公子, 但他生在皇家, 母家强势, 无法置身事外, 这无用的良善就是催命符。
“他自己要求的。”巫湫潼道, 再添上一把火, “人家觊觎帝位呢。”
“那么想死,老子成全他。”江绎狠声道。
若是江蓬死在边关, 就会让这些眼高于顶的大王们好好掂量掂量是否吞得下这块肉, 还能一举搅浑京都的水,让本就因为叛军焦头烂额的江奎更加头疼。
太划算了。
于他而言, 把有实力有背景的大王全部扳倒, 推一个真草包上位才是上上策。
“他以为战场是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江绎气急说两句狠话也就算了,现在不是动手的时候, “我在这里守着,你先回含山关。”
江蓬人生地不熟, 只有先来找自己好歹有点子关系的草包堂哥,没想到去雍州扑了个空,知道江绎在夔州,二话不说,收拾包袱就朝夔城赶去。
他带了两千人的军队,声势浩大,那些土匪强盗都夹着尾巴做人。
江蓬不善骑射,受不了颠簸选坐马车,身后是装着物资的车队,看着夔城荒凉的城门,叉起腰,“怎么没有人来迎接本王?”
江绎和巫湫潼不赶他走就算好了,怎么可能还浪费时间迎接他。
“本王可带着物资,人呢?”他气得双腮发红,大热天赶路出了一身汗,又累又渴,“你是不是来接我们的人。”
手一指,正是江绎派来接他的人。
“我们王爷说,边疆条件艰苦,匈奴来势汹汹腾不出手,于是废除虚礼,大王担待。”来人说话不疾不徐,不卑不亢,正是被江绎提溜来的孟亦楼,他行礼一气呵成,挑不出半点错处。
这人可是江绎钦点的知州,还是孟朝云的侄子,打狗还得看主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江蓬得罪不起孟亦楼,只能忍气吞声,上马车时动作大些宣泄不满。
“物资运去含山关,让将军调度。”孟亦楼瞧不上他的做派,骑马领在前面,不再理会这位千娇百宠的三大王,“王爷在府中等您,到时候一同前往含山关。”
江蓬没个声响,孟亦楼也看不上他,车队就安安静静地赶路,直到与孟亦楼等人分道扬镳。
雍王府中,江绎下首是听音手书的仆从。
“江蓬已至,可动。”江绎最后一句落下,仆从手写完将密函装进竹筒,等着江绎指示。
“交给京颂兰。”
京颂兰,自称颂兰居士,住在一间草庐中,在夔州这荒地躬耕几亩薄田,却声名远扬。
江绎和巫湫潼听说后亲自拜访,竟然被拒绝了两次,在第三次才见到这位名声在外的居士,手谈几局,对此人智谋眼界尤为佩服,就诚邀此人去雍州。
江绎不吝钱财,最终撬动了这位颂兰居士,不料这京颂兰不愿回雍州,主动要求去崇州当暗桩,也是大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江绎也缺埋伏在崇州的眼线,当即答应了这个看似荒谬的请求,准备探探这位能人的虚实。
信也传了出去,江绎命人上茶,等着单纯的待宰羔羊主动上门。
不多时,孟亦楼带着江蓬进来,而江蓬看见这位回封地后大变样,被京都人怀疑扮猪吃虎的堂哥,一时间不知道如何言语。
“蓬哥儿,别来无恙啊。”江绎笑道,此前在京都二人没什么交集,算不上久别重逢。
孟亦楼和江绎对视一眼,关上门退了出去。
“堂哥,你会帮我吧。”江蓬果然中计,从来没叫过的“堂哥”二字脱口而出,一句帮忙水到渠成,江绎都忍不住擡眼看了他。
如此口无遮拦,是怎么活到这么大的?
他与江蓬母家维州池氏非亲非故,和江蓬也不过一层血缘挂着,可江蓬有的其他大王也有,江蓬凭什么觉得他会帮忙?
但这些话暂时还不能说,于是江绎倒了杯茶,笑得高深莫测,没有回江蓬,只道了句,“渴了吧,喝点茶润润喉。”
江蓬渴得紧,端起来轻轻抿上一口,被烫伤舌尖,疼得眼泪直冒。
蠢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