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意难平太子执掌天下[秦汉明] > 第 111 章

第 111 章(2/2)

目录

嬴政让他把殿封了,他就不会让殿有任何一个洞能让人离开。

老实行礼之后,一点没客气。寝殿内站两个,寝殿外站两个。其他的全都去补狗洞。不准有任何地方能让胡亥离开。

也不听胡亥对他的各种威胁。

“有本事你就让父皇关我一辈子,不然我早晚弄死你!”

胡亥年纪小,狠毒的心思可一点不弱。但凡是伤过他面子的,无论有意无意,都一样。

不然他也不会把微那么一个小角色都记在脑子里面,找着机会就要让她好看了。

完成了关于寝殿的所有补漏洞。参就亲自在寝殿外面守着,不让胡亥能出来一步。

嬴政则是坐在书案上把看到的未来的那些情况一一记下来。未来还有别的事情让他气得牙痒痒,那就是陈胜吴广起义的理由,说什么到迟了会被斩首。

这些谣言都是谁传出去的,这不是拿着虚无的东西在这里给他泼脏水呢。

嬴政也清楚如今大秦的法令确实在一些情况下很严苛,但是也绝没到这种地步。他怎么可能自己想要减少自己所能使用的劳动力。每个人在他眼中都是平等的劳动力,无论男女。

他实在是没想到,原来大秦的法律在他们眼里居然这么违背人性。居然连一瞬间的怀疑都没有,一下子相信了。

嬴政在反思自己,思考自己的政令是不是真的有问题。他已经掌控大秦很多年了。嬴政13登基,21岁亲政。他确实有资格自傲,这也让他产生了对于底层的不够了解。

他小时候虽然是质子,也备受人欺负,但是也算是读书识字的。他以自己来猜测下层人民对于法令的了解,的确是太过于理所当然了。

安南坐在旁边,看着嬴政在思考。也开始发散思维,其实秦朝的覆灭也不能全算在胡亥身上。秦朝的愚民政策,还有统一六国时间速度过快,各地百姓还未归心,再加上胡亥得位不正,基本上所有人都能看出他登基的猫腻来。

这样算下来,嬴政其实也有失误。

不过没有哪个帝王是能够做到毫无破绽的。细细论起来,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帝王。

汉朝刘邦,至今流传着其抛妻弃子,多疑反复的行径。还有刘彻,薄情寡义,晚年时期因为巫蛊之术导致皇后太子自杀,诛杀十万余人。多次巡游各地,挥霍无度,关东流民高达两百余万。

光是明朝就有残暴不少。朱元璋刑罚极严,把人的皮剥了,往里面填充稻草,俗称稻草人。还有铁钩型,把人的大肠生生的钩出来。著名的空印案,蓝玉案,就只是这两案,连累的官员近乎上万。其中不少都是无辜而死的。还杀掉了不少良将,以至于朱棣能够反了他的侄子,成为新皇。

明宣宗,因为别人进谏,把别人当做靶子射。明朝朱棣,因他侄子的大臣拒不投降,把他放进了油锅里面。

以上几个皇帝也算是能力超群了。刘邦,能屈能伸,网罗人才之能。打败了一开始胜算极大的项羽,还将“汉”永远的印刻在炎黄子孙血脉里面。刘彻更是解决了王国问题,打服了匈奴,一个接着一个的SSR。别的不说,他对霍青,霍去病,那是一点问题挑不出来。

朱元璋自然不必说,从一个乞丐类的人物,成功打下一座江山。朱棣那可是“永乐盛世”,还有永乐大典这本奇书,五征蒙古,出兵安南(不是主角,是古称越南),郑和下西洋。还有明宣宗,仁宣之治,也算是不错的帝王了。

这些人在被评价的时候,每一个都称之为功大于过。可是面对嬴政,他们却说,暴君,残暴。实在让人称罕。他的污名实在是被一代又一代的皇帝,一层一层的脏水泼上去的也不知道怎么了,嬴政就那样让那些帝王“恨”。

安南突然感兴趣,嬴政会想要知道后世帝王对他的看法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