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堕落路西法 > 路西法·458

路西法·458(2/2)

目录

冰箱发出低沉的嗡鸣,打断了我的思绪。打开门时,冷冻室的寒气扑面而来,让我想起去年冬天在医院太平间门口的经历。那天我去送别意外去世的远房表哥,停尸房走廊的窗户结着冰花,空气里弥漫着福尔马林和消毒水的味道。当工作人员拉开抽屉,那张覆盖着白布的病床缓缓滑出时,我突然无法控制地颤抖——不是因为悲伤,而是恐惧那张白布下可能出现的任何东西,包括我自己未来的模样。

手机在掌心震动,是银行发来的消费提醒。看着账单上的数字,我想起大学时在图书馆翻过的《人类简史》。书里说智人之所以能统治地球,是因为我们能虚构故事并集体相信。此刻这条电子信息就是现代社会最精密的虚构之一:由数字构成的信用体系,将陌生人的劳动转化为账户余额。可当系统崩溃时,这些数字又能兑换多少生存资源?这种对文明基石的怀疑,像冰锥般刺入后颈。

窗外的天空开始泛白。晨跑的老人带着耳机从楼下经过,运动鞋摩擦地面的沙沙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我突然想起中学物理课学到的知识: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波,而我们所谓的“听到”,不过是耳膜将空气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那么恐惧呢?当我感到害怕时,大脑里究竟在发生什么物理变化?是杏仁核释放的多巴胺,还是前额叶皮质的神经突触在燃烧?

浴室镜子里的倒影逐渐清晰。我仔细观察自己的瞳孔,看着它在光线变化中收缩扩张。想起解剖课上见过的猪脑标本,那团灰粉色的组织浸泡在福尔马林中,很难想象它能产生如此复杂的情感。但此刻这团组织正让我感到恐惧——恐惧它终有一天会停止工作,恐惧它创造的自我意识只是宇宙间短暂的幻觉。

厨房传来牛奶煮沸的声音。我关掉燃气灶,看着白色泡沫从锅沿溢出。想起量子力学中的观测者效应:微观粒子的状态会因观测行为而改变。那么我们所谓的现实,是否也只是意识观测的结果?如果整个宇宙都是某种量子泡沫,那我们的恐惧、欲望、记忆,不过是虚空中的涟漪。这种想法让手中的玻璃杯微微颤抖。

翻开手机相册,最新的照片是上周在美术馆拍的。画面中是培根的《尖叫的教皇》,扭曲的人物形象被关在玻璃牢笼里。当时觉得这幅画荒诞不经,现在却突然理解了那种被囚禁的恐惧——我们每个人都被禁锢在自己的感官系统里,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他人的感受,更无法触及世界的本质。

地铁进站的轰鸣声从远处传来。这座城市开始苏醒,数百万个大脑在制造各自的恐惧与希望。我突然意识到,恐惧或许是意识最诚实的告白:它承认自己的局限,承认存在的脆弱,承认我们永远活在已知与未知的边界上。就像此刻,我既害怕死亡的虚无,又庆幸能感受到这种害怕——至少这证明,我还在思考,还在存在。

牛奶在杯中泛起涟漪。我将这杯悬浮着恐惧分子的液体一饮而尽,感受蛋白质在胃里分解的暖意。窗外,朝阳正从高楼间隙升起,将城市染成金色。恐惧依然存在,但此刻它更像是一种清醒剂,提醒我这短暂而荒诞的生命,正因终将消逝而显得无比珍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