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八一六(2/2)
我笑着买了一份。鸡柳外酥里嫩,撒着孜然和辣椒粉,香得让人停不下来。她看我一边吃一边拍照,问:“你是不是写东西的?我们这儿也有好故事呢。”
“讲一个?”我问。
她笑着指向街口那座白墙灰瓦的小庙:“那是‘马陵古庙’,据说是孙膑庙,纪念他当年以少胜多的马陵之战。我们从小听着孙膑智斗庞涓的故事长大。庙会那天,全镇人都出来,唱戏、卖糖人、放鞭炮,热闹得很。”
我顺着她的手望去,那座庙不大,却有种古老的安稳气。庙门前挂着红灯笼,墙上贴着春联:“马陵古道千年义,智者遗风万世传。”
我忽然有种穿越感——仿佛几千年的历史就藏在这座小庙的香火里。
——
下午四点,马陵山就在前方。山不高,却蜿蜒起伏,绿树成荫。沿路的山坡上种满了桃树与葡萄藤,村民在树下除草。远处的梯田像层层波浪,一直延伸到天边。
我在山脚的小茶馆歇脚。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泡了一壶茶递给我,说:“咱这儿的水是山里的,甜。”
我问她这山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马陵古战场”。她点头:“对啊,据说孙膑在这里设下埋伏,打败了庞涓。山那边还有个‘陷阵坡’,老人说晚上有时能听到古战的鼓声。”
我笑着说:“那大概是风声吧。”
她也笑了:“也许吧,不过我们宁愿信那是故事。人活一辈子,总得有点信的东西。”
她这话让我沉默片刻。确实,每个地方都有它的传说,而这些传说,正是人心的寄托。
——
傍晚,我登上山顶。风轻轻吹,远处的沂河像一条银带,蜿蜒在大地之间。夕阳把天边染成橘红,村庄、河流、田地都被这光包裹着,像镀了一层温柔的金。
我看着这片土地,心里生出一种平静。
一路走来,北方的寒意已渐渐远去,空气里的味道变得潮润、温和。人也在这样的南行中慢慢松弛下来。
夜色降临,我沿着山路下行。山脚的村子亮起灯火,炊烟袅袅。有人在院里烧饭,有人端着茶碗闲聊。生活在这里,不喧哗,却踏实。
我回望那座不高的山,暗想:或许这世上最动人的风景,不在远方,而在这些被岁月轻抚的小城里。
那晚,我在新沂的小旅馆里写下日记:
“新沂,是河流的城,水清人善。这里的人与土地紧紧相依,像那条不息的沂河,安静地流淌,却从未停歇。历史在这里留下痕迹,生活在这里延续温度。明日,我继续往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