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毕业后打工日记 > 第788章 七八八

第788章 七八八(1/2)

目录

离开穆棱那天,是一个灰白的清晨。天刚亮,雾气在山间徘徊,远处的铁轨蜿蜒向东。客运车驶出县城不久,道路就开始贴着山势转弯。窗外的风景逐渐变得辽阔,山的脊线一层层叠着,像厚重的波浪。

司机是个本地人,五十来岁,戴着一顶旧军帽。他看我一路拿着笔记本在记东西,笑着问:“写生意的?还是写风景的?”

我说:“写人写地的。”

他点点头,咧嘴笑:“那你得好好写写东宁。咱这儿小地方,可干净,也有味。”

车一路向东,越靠近东宁,路两旁的俄式建筑就多起来。红顶的小屋,绿色的尖塔,还有偶尔出现的俄文招牌,都让这座城市显得别具一格。

——

东宁是牡丹江市下辖的边境县城,与俄罗斯接壤,距绥芬河不过几十公里。这里有座古老的口岸,自清末起就是商旅往来的通道。车一进城,就能看到那巨大的“东宁口岸”拱门。晨光透过拱门,照在两侧的边贸街上,玻璃橱窗里反出柔光。

我下车的时候,街上已经有不少人。摊贩正摆开桌子,卖面包、红肠、列巴,还有俄式蜂蜜酒。空气里弥漫着烘烤的香气和淡淡的烟草味。

我在街口的咖啡屋门前停下。那是一家小店,招牌上写着“安娜家咖啡”,字体是俄文和中文并排。推门进去,屋内播放着老歌,女声柔和。

老板娘果然叫安娜,父亲是俄侨,母亲是东宁本地人。她有浅棕色的头发,说话带点轻微的口音。她给我端来一杯黑咖啡,笑着问:“第一次来东宁?”

我点头。

“这地方不大,但人挺杂。你往边境那边走走,会看到很多俄罗斯商人,还有我们自己的老边民。”

她坐在我对面,随手擦拭着杯子,语气带着自豪:“以前这里更热闹,口岸货一车车进出,晚上还能听到俄国歌。我们小孩都能学会几句俄语。”

我问她现在呢?

她笑笑,说:“人少了点,但味道还在。我们这儿啊,不光是边境,更是两种生活的交汇。”

我看着窗外的街景——骑摩托的、推货车的、穿制服的、戴头巾的——每个人都匆忙,却不失秩序。这城的节奏不快不慢,像是被时间磨得刚刚好。

——

午后,我去了东宁古城遗址。那是一片开阔的土地,位于市区南边十几公里外。导览牌上写着:东宁古城始建于金代,是当年的边防重地。如今只剩下断墙残垣和一片辽阔的草地。

风吹过,草叶摇曳,远处有几匹马在吃草。一个老看守坐在小屋门口,戴着棉帽,抽着旱烟。我走过去,他抬头看看我,微微一笑。

“看城来的?”

“嗯,听说这儿历史挺久。”

他点点头:“这地儿古着呢。金兀术都在这儿扎过营。那时候人多,马多,山那头全是兵寨。你往那边看——”他指着一条浅浅的沟壑,“那是旧护城河。你想啊,八百多年前这儿人声鼎沸,现在只剩风声了。”

我站在那里,看那条古河沟延伸向远方,心里生出一种奇异的宁静。历史在这里没有被抹去,只是变得安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