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快穿之娘娘万福 > 第66章 康熙帝荣妃马佳氏(三)

第66章 康熙帝荣妃马佳氏(三)(2/2)

目录

而科尔沁贵女在大清后宫有多嚣张,姑母跟她说过,如果大清江山划分为二,蒙古贵女只认为一半江山是皇上的,另一半江山必然是科尔沁的,太皇太后也是科尔沁贵女,她必然会想方设法让蒙古贵女进宫为妃为后。

“你们的交易是什么?”叶湘雅对她们说的事情挺感兴趣的,她不害怕蒙古贵女,但后宫多出好些蒙古贵女,为难的只会是她和皇帝。

而且,她对太皇太后算不上多恭敬,如果太皇太后对她下手,她必然会反击回去,只是这样后宫就会一片凌乱,收拾麻烦的还是她。

“我们的交易是,”佟月芸跟赫舍里氏、钮祜禄氏各自对视一眼,“我们能帮你将那些蒙古贵女打道回府,只是,你必须要坐上后位,你所出之子必然迎娶我们三人中的女儿为妻,或是你所出之女要下嫁我们夫家。”

赫舍里·静华对此默认,她将来就算生不出孩子,也有偷梁换柱的办法,只是这事就没必要说出来了。

叶湘雅被她们这话逗笑了,“我只是区区包衣奴才,你们竟然让一个包衣奴才进宫为后,这纯属无稽之谈。”她自己想进宫的办法时都还只是将目标定为妃位,如果能一进宫就成为皇后,她用得着跟她们算计?

“你包衣出身确实是个缺陷。”钮祜禄·吉佳冷冷道,“但是只要你答应我们的条件,这事未必没有回旋之地。”

“或许吧,但是你们为何相信我?”叶湘雅满心不解。

“你利用我们才能站稳脚跟,为何不能相信。”佟月芸平静道,事实上,她们也没别的办法,只能赌一把了。

很快,叶湘雅便得知她们的算计了。

很新奇……也很有意思。

她们想让慈和皇太后跟她一见如故,让佟国纲认她为义女,这样,她和佟家就扯不开关系了,凭借这一层情分,等她进宫为妃后,有很大可能碰到后位,她身份是不够,可是她解决天花疫病,名声在外,若是得了慈和皇太后满意,名声再添上‘孝’字一笔。

自古以来凭借名声坐上后位的女子不少,虽说大清更看重女子家世背景,可大清刚入关,还得让天下人服心,她家世不够,名声来凑,想必大清也不愿出现皇后因穷奢极欲被废之事吧。

而钮祜禄·吉佳和赫舍里·静华则是劝说自家阿玛、玛法想尽办法阻拦蒙古贵女的进宫,哪怕拦不了,也得让对方位份降至尘埃。

“办法很好,对我有利极了,我为何不答应你们,只是我还是不明白,你们的来意我懂了,但为何你们的家族也帮我?”

赫舍里·静华心不甘情不愿道:“你子嗣的婚配对象还得加上赫舍里氏、钮祜禄氏、佟氏三族。”

叶湘雅摁了摁眉心,六个家族,真当她这么能吗?“那你们的女儿便只能为侧室了。”有哪些家族能比得过佟氏、钮祜禄氏和赫舍里氏?她们心里也觉得没有吧。

“这可说不准。”佟月芸淡淡道,将来的事谁说得准,万一三大家族的女儿都没运道,在新帝继位之前病逝或是始终无一儿半女诞生,便只得便宜她们三人的女儿。

计划就此达成,叶湘雅也给了她们想要的把柄——亲自到佟府上认佟国纲为义父。

而马佳府上的人无一不对此感到兴奋,佟国纲可是皇上舅父,能拜他为义父得是一件多有运道的事,叶湘雅却没多少兴奋,三位贵女的家族之所以能帮她一把,一是家族中确实没有适龄的女儿了,他们需要一人暂时顶上,马佳·吉鼐是最好的对象,二是他们三人的女儿、孙女都没可能触及后位,便宜认识的人也不能便宜蒙古贵女,一旦让蒙古贵女当上皇后,他们无论之后有多少女儿进宫,都压不过蒙古贵女。

但是这个计划确实很有意思。

在拜佟国纲为义父后,宫中的慈和皇太后佟佳氏得知此事,派人将她带进宫。

叶湘雅初次见到这位皇太后,对她印象不深,只觉得这是位柔弱的女子,二十三岁便当了皇太后,另一位仁宪皇太后还比她小一岁。

叶湘雅心里暗道,顺治皇帝早不死晚不死,死了还得让一大堆年轻女子为他守寡,甚至还有殉葬的贞妃,但是换个方面来想,这些女子不比日日为争宠费心,直接进入养老模式,也算是件好事吧。

“你是哀家兄长义女,跟哀家就是一家人。”慈和皇太后紧紧握住叶湘雅的手,眼底透着无限满意。

她怕极了后宫会来些蒙古贵女,她至今都记得废后静妃嚣张的气焰,还有日日守着玄烨,生怕玄烨遭到蒙古贵女迫害的担惊受怕,只要玄烨的皇后不是蒙古贵女,哪怕来了个包衣出身的皇后,她都认了。

“是,太后娘娘。”叶湘雅微笑道。

她手中所触皆是冰凉,看来这位皇太后身体已经虚弱到一定程度了,怪不得会在康熙二年病逝,大好年纪好不容易熬到头了,竟这么快就病逝了。

不过这次有她在,她不会轻易让慈和皇太后病逝的,慈和皇太后活着才能成为她的靠山。

叶湘雅思忖各种医治身子的方子,不知觉间,慈和皇太后对她十分满意的消息已经传遍后宫了。

太皇太后尤为不喜,她对着仁宪皇太后阿拉坦琪琪格怒骂道:“她擡起马佳氏名声,是嫌马佳氏不够显眼吗?”

仁宪皇太后是不喜惹事的性子,太皇太后说什么,她就应什么,全程如呆头鹅,太皇太后看了,越发恼怒了。

“你再怎么说都是皇帝嫡母,哪怕不如他们母子俩感情好,你也得为自己族人考虑,让皇帝对你这位嫡母上心。”

仁宪皇太后点了点头,她知道皇额娘是想让她庇护随后进宫的蒙古贵女,皇额娘早些时候跟先帝闹僵母子情分了,册封蒙古贵女为后这种事提都不能提,所以只能让她来提。

只是仁宪皇太后并不觉得她在皇帝面前有多少母子情分,但愿皇上别当众让她失了脸面才好。

叶湘雅在看过慈和皇太后后,这位太后娘娘便因身子难受歇下了,她便在屋里歇着,待仁宪皇太后进来后,她眼底闪过一抹怀念,从容不迫给仁宪皇太后请安,“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你是马佳格格吧。”仁宪皇太后好说话极了,扫了她几眼道,“你果然是个乖巧的。”

叶湘雅差点就摸上自己的脸了,她有些好奇,好似仁宪皇太后两世对她的评价都是乖巧的,仁宪皇太后就这么喜欢乖巧的女子?

“承蒙太后娘娘喜欢了。”

仁宪皇太后来了兴致,“你怎知哀家一定喜欢你,就不能说句客套话?”

叶湘雅心里无奈笑了,仁宪皇太后可真是有时候挺幼稚的,“无论是否真心话,奴才一见到太后娘娘便觉得如同见到了故人,心中欢喜。”

仁宪皇太后不出声了,事实上,她看到这位马佳格格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似很多年前,她们就是一对朋友了。

但这怎么可能。

她将心底涌上的亲近感压下,“她让你过来,你之后可会经常进宫?”

“有两位太后娘娘在,奴才必然时常进宫。”叶湘雅打下包票。

仁宪皇太后心里高兴,“如此就好。”难得有人让她见之欢喜,能时常见面就是件幸事。

很快,叶湘雅便时常进宫,得体孝顺的好名声由此传出宫外,很是巧合的是,每次进宫她都没有见到皇帝,有为了防止太皇太后看出端倪的原因,但更多是叶湘雅刻意避开了皇帝,反正迟早都要见面的,何必老是痴缠,她得以任务为主。

心中无男人,拔剑自然神。

……

而在一月后,皇帝想给母家擡旗了,将佟氏一族从汉军正蓝旗擡进汉军镶黄旗,又念及舅父佟国纲的义女马佳格格实在孝顺、又为天花疫病做出绝无仅有的贡献,便给了这位马佳格格一个四全姑娘的好名声,随后也顺便将这位马佳格格擡出包衣旗,为满洲正黄旗。

值得一提的是,擡旗之事只有这位马佳格格受益,马佳一族无一人受到皇帝看重一并擡旗,可以说,马佳格格的好名声是得益于自己,而非家族,皇家看重的仅有马佳格格一人,马佳一族充其量算作是背景陪衬。

因此虽然有些人觉得皇上太擡举马佳格格的,但这也在情理之内,便不吭声了。

过些时日,蒙古贵女进京,都是些来自科尔沁部落的贵女,后宫之事本是皇帝家事,但皇帝的事,家事也是国事,而且这还关乎大清建国者皇太极立下的一个国策,满蒙联姻!那就必然得由朝廷臣子商议此事了。

有些人说这些蒙古贵女得给高位,有些人说蒙古贵女也可跟皇室宗亲联姻。

康熙坐在龙椅上,不发一言。

他们之中没一人敢提在这些蒙古贵女中择一人为后,实在是先帝时期的教训太过深刻了,大清经不起第二个皇帝早逝的折腾了。

他们商量得热火朝天,朝廷上有一蒙古旗臣子小心翼翼开口,“贵女们身份贵重,皇上可要从她们之中择一人为后?”

朝廷一片寂静。

康熙开口了,“后位已定,为马佳·盖山之女马佳格格。”

这话一出,鳌拜第一个不认,“皇上,这马佳·盖山的女儿只是包衣出身,何德何能成为大清国母!”

康熙又说,“大清入关以来,一直向着得民心努力,而当得了大清国母之人,必然是名声极好的女子,马佳格格出身并不算贵重,只是她解决天花疫病一事,孝顺得体,得朕两位皇额娘看重,并极力推举她为朕的皇后,朕怎好不听从皇额娘的吩咐?”

他这反问将其他人问住了,大清以孝治国,还真不能违背皇太后的意见,何况这还是两位皇太后。

鳌拜仍是不折不挠,“皇上,国母之事重之又重,乃是国事,也是政事,后宫不可干政,两位皇太后固然有心,可也得为皇上、为大清考虑。”

“你是说朕不为大清考虑?想册立马佳格格为后也是朕的意思。”

“奴才绝无此意。”鳌拜拒不认同大清国母只是包衣奴才出身。

他心中暗恨,慈和皇太后和佟家到底想做什么,想以一己之力将一个包衣奴才捧成皇后吗,可笑,不管慈和皇太后在皇帝面前游说多少,他绝对不会同意此事的,让一个包衣奴才当了皇后,他今后就得认一个包衣奴才做主子,他鳌拜绝不受辱。

康熙脸色愈发冷了,他的年纪还不到亲政的时候,哪怕他想册封皇后,都得看底下臣子心思。

他目光落在索尼和遏必隆身上,他清楚这两大家族动的心思,也乐得配合。

索尼上前一步,他是四大辅政大臣之首,说的话分量不比鳌拜的轻。

“马佳格格乃是满洲正黄旗人,非包衣,且名声极好,这样一位贵女当了皇后,未曾不可。”索尼神色淡淡。

皇上最近动作急切了,大概非得立后掌权了,而他的孙女年纪尚小,让蒙古贵女为后不可,让其他满洲贵女为后亦不可,唯有这从包衣旗擡出的马佳氏最合适。

出身低微,是因名声被封为皇后的人最好对付不过了,将来等赫舍里氏有了合适的贵女,便让这皇后的名声臭不可闻,将其拉下后位,为赫舍里氏的贵女腾出位置,这样才是对家族而言最好的安排。

跟马佳格格说的那些承诺,不过是他给孙女的借口。

在索尼出声后,遏必隆也道:“奴才听闻马佳格格解决天花疫病一事,如此聪慧的女子,除了她能当大清皇后,还能有谁?”

他心思比索尼的简单一点,既然自己女儿当不了皇后,皇家对他隐瞒女儿生母一事必然恼怒,在康熙朝,钮祜禄氏一族是出不了皇后了,那还不如推一个家族好掌控、对家族有益的女子上位,马佳格格符合要求,并且还是两位皇太后属意之人,皇上对马佳格格也挺满意的,皇家没意见,哪轮得到他们臣子发表意见。

于是,三位辅政大臣发话了,两人同意一人不同意,就剩叶赫纳喇·苏克萨哈犹豫不定了。

要是以自身意见为主,他当然是不同意皇家由一原本出身是包衣奴才的女子当大清皇后,但他和鳌拜不和,又是左右不定的墙头草,鳌拜支持一方,他就反对,而且有两位同僚坚定的站在了皇上这边,墙头草的作风一般是有人站队就跟着站队,人多势众。

他犹豫片刻才道:“奴才支持皇上。”

鳌拜脸色铁青,他底下臣子纷纷表达意见,不愿大清出一个原本是包衣身份的皇后,但是三位辅政大臣发话了,康熙脸色缓和,二话不说就将马佳格格的后位定下来。

这也是他心之所向。

待下朝后,臣子们纷纷议论这件荒唐事,一个原本是包衣的女子怎么够资格当上大清皇后,这还是皇上的第一任皇后,这真是太荒唐了。

只是这位马佳格格名声确实好,解决了天花疫病,此举对大清的重要性不必多说。

朝廷上除了某些实在执拗身份的臣子不同意,其他受了马佳格格恩惠的臣子便一言不发,他们虽然也不赞同马佳格格成为皇后,但是他们得益于那法子保住了身家性命,他们总不能做出恩将仇报的事。

面对鳌拜等人的质问,遏必隆笑了笑,回答更是简单,“鳌拜,我记得你几个侄子侄女所幸借助马佳格格想出的法子保全性命了,班布尔善,你儿子因为谁还活着,你也别忘了。”

遏必隆扫了两眼这位大清宗室,班布尔善老是跟随鳌拜,不知道的还以为班布尔善成了鳌拜的一条走狗,知道的就只能说班布尔善毫无大清宗室的脸面。

两人脸色更沉。

康熙回到乾清宫后,得太皇太后吩咐,立即去往慈宁宫。

抵达慈宁宫后,太皇太后满脸失望,“玄烨,你实在太令哀家失望了。”

康熙无言以对,太皇太后是将他扶上皇位的人,他没法不听这位老祖宗的话,只是让他慢慢来,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而且在这之前,太皇太后极有可能安排蒙古贵女当上皇后,他忍不了这种事发生。

“你先斩后奏,哀家从不知你心思落在马佳格格身上了,也不知哀家的两个儿媳妇何时被马佳格格笼络了。”

佟佳氏就算了,又不是科尔沁出身,跟她不是一条心,但是琪琪格怎能如此,这宫里的人,越发荒唐了。

皇帝若非有两个皇额娘支持,也不会起了迎娶马佳格格为后的心思。

太皇太后相信,马佳格格跟皇帝从无接触,又何来的感情,一切不过是马佳氏居心莫测,将她两个儿媳妇的心思打动了,她特地派人送进宫的蒙古贵女尚未安置下来,但马佳氏的皇后身份却由此定下来,这何其荒诞。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