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快穿之娘娘万福 > 第61章 假如女主成为吴贤妃上(无男主篇)

第61章 假如女主成为吴贤妃上(无男主篇)(2/2)

目录

随后等孙贵妃那胎月份更大了些,皇太后就将关心倾斜到孙贵妃身上了,叶湘雅趁机捣鼓一些催产药,再弄出些失败品,好掩饰过去药材被用得差不多的事实。

事已成,只欠东风了。

在叶湘雅怀孕将近八个月时,孙贵妃腹中子嗣也将近临盘时了,叶湘雅记得清清楚楚孙贵妃腹中子嗣临盘的日子,便抓紧时机,将她怀孕一事泄露出去——

饶是皇太后隐瞒的多好,她几个月不让孙贵妃过来自己宫里,又时常宣来太医,早就让孙贵妃心存怀疑了,但孙贵妃心里藏着事,像是如何在女真妃子诞下皇子后将皇子要过去抚养,便不主动出现在皇太后面前。

可那是因为孙贵妃没有猜到仁寿宫藏着位孕妇,若是知道,她必然坐定不住。

而她要如何透过被重重人手包围的仁寿宫将事情泄露出去,这也不难,她特地一针一线缝制了一个香囊,就说是对皇上的心意,在皇上过来看她时,便将那香囊给皇上送过去,香囊有味,是最留香的气味,尽管不浓,但哪怕皇帝将香囊摘下来,气味也会留在身上半个时辰不散。

这半个时辰足够皇帝见孙贵妃一面了。

果然,在感觉到皇上身上有别的香味,孙贵妃坐不住了,她面色沉沉,“到底是哪个贱蹄子敢勾引皇上。”

她不在其他妃子身边闻过这种味道,所以这定不是后宫妃子留下的气味,但能正儿八经在皇上身上挨蹭的女子……是个威胁。

宫人禀告道:“皇上先前只去了仁寿宫。”

孙贵妃抓住椅子把柄的力度渐大,这信息量太大了,这就代表,那个贱蹄子是在皇太后的支持下勾引皇上的,“母后到底在想什么。”

她辛辛苦苦为皇上孕育子嗣,而母后还要放纵贱蹄子勾引皇上。

宫人道:“娘娘,兴许这一切只是误会,或是皇太后那里新进了香料,才让皇上身上挨蹭到的。”

孙贵妃知道这话是安慰,要是宫里有新的香料,不光送去仁寿宫,她这宫所也不会落下。

但她心里还是存了一丝希望,她听宫人的话,想仔细查清楚这事后,再去找母后。

只是她特地派人过去仁寿宫试探一二,仁寿宫把控的严实,她派过去的人没有任何作用。

她心更沉了,她意识到结果可能比自己想的更糟糕。

在太医又一次从仁寿宫里出来后,得知孙贵妃身子抱恙,便赶紧过去孙贵妃哪儿,只是他们给孙贵妃诊脉后,胎像平稳,一点毛病都没有,他们便意识到不对劲了。

但孙贵妃并不打算放走他们,她脸色沉沉,“将母后的脉案给我看看,母后这些日子频繁叫来太医,我不放心。”

太医本就被吩咐要隐瞒此事,一听孙贵妃这么一说,哪会同意,但孙贵妃的人愣是将脉案抢过来了,里面细细写了‘宣德二年九月二十日酉刻:仲丰宝、廖彰请得吴氏脉息……’

其中详细写了吴氏怀孕的月份,以及安胎药成分。

孙贵妃看完后,怒火中烧。

她还在为皇上孕育子嗣,但宫中竟有一个吴氏怀上子嗣了,还被母后和皇上齐齐隐瞒着,而且,据吴氏月份,只比她腹中子嗣少两个月。

她气得将脉案狠狠摔在地上,恨不得立即过去将那吴氏揪出来,看看是何方神圣。

太医们将脉案抢回来,青着脸离开宫所。

随后,孙贵妃气急败坏,她将女真妃子看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竟还有漏网之鱼!

如今她已得知吴氏是宫女出身,自然存了心思让吴氏住在自己宫里,这样,她对得到皇长子的把握就更强了些。

而且,不比女真妃子跟自己腹中子嗣相差三个多月,吴氏身孕跟她只差两个多月,要是她在分娩时生下一女,她便设法让吴氏早产,若吴氏生下一子,便用瞒天过海的法子让吴氏之子跟她女儿交换。

虽说现在宫里人人都盯着她这胎,这法子不好操作,但一旦吴氏入了她宫所,哪还有挣脱的机会。

因此,她特地收拾好自己情绪,前去仁寿宫。

仁寿宫内,皇太后从太医口中得知贵妃的荒诞之举,脸色不好看,但也知道自己刻意瞒着吴氏身孕,对贵妃来说确实不公道,可她也是为了贵妃好,瞒着吴氏身孕,倘若贵妃生下一子,吴氏也生下一子,便将吴氏送出宫去,让他们母子俩在宫外活着,不会影响她长孙地位。

“娘娘,贵妃过来了。”

“让她进来吧。”事已至今,贵妃知道了,便不好不见贵妃了。

孙贵妃托着大肚子进门,“母后,女儿想将吴氏放在我宫里,我这快分娩了,等生下孩子后,也有经验让吴氏安胎,况且女儿宫里有孕之人并非一个,多一个人也热闹。”

说罢,她就直接看着皇太后眼睛,皇太后一听这话,毫不犹豫拒绝了,那女真妃子本就是外族人,生下的孩子无论男女都不被她放在心上,放到贵妃宫里无所谓,可吴氏这胎已经七个多月了,若是换个地方,必然影响胎像。

何况吴氏这胎胎像本就不稳固。

见母后拒绝了,孙贵妃显然无法接受,她撑着笑脸道:“既然如此,那母后总得让我见见吴氏吧。”

皇太后点头,“让吴氏出来吧。”

叶湘雅听到这话时,便毫不犹豫吞下一颗催产丸,她算计这么多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古人喜欢足月的孩子,这主要是足月的孩子更容易养活,二是可以算清楚子嗣月份,以免混淆血脉,不过她既然打算让腹中子嗣提早出生,必然想好了这锅让谁来背。

若是她的孩子早产是有缘由的,那皇帝怪罪不到她头上,也不会因此厌弃她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孩子哪怕是因为早产得来的长子之位,只要她是受害人,皇上便怀疑不到她身上!

那催产丸得是一刻钟后才起作用,她务必要抓紧时机。

叶湘雅出现在孙贵妃面前了。

见吴氏过来,胆怯非常,孙贵妃好好打量一番吴氏,这人性子怯懦,若是生下一个公主,便对她毫无威胁,可若是生下一个皇子……孙贵妃心里闪过一抹警惕。

所以她必然要将吴氏弄去她宫里,放在她眼皮子底下。

“不若让妹妹去我宫里坐坐。”孙贵妃亲和的抓起叶湘雅的手,叶湘雅受宠若惊,不知所措看向皇太后。

皇太后脸色难看,她都拒绝过贵妃让吴氏去她宫里,贵妃怎么听不进去她说的话。

事已至今,皇太后同为女人,同是帝王后宫之人,哪能不清楚贵妃心思,无非是想着吴氏要是生下一子,便由她抚养,可这话由她和皇帝来说可以,由贵妃来说,便是存了不该有的心思。

她正想冷下脸拒绝,贵妃却捂着肚子,一脸难过,“母后,女儿只想让腹中子嗣早日认识他的兄弟姐妹。”

皇太后深深看了她一眼,“老身也跟着过去吧。”

叶湘雅手心冒出汗来,心道孙贵妃真是利欲熏心,巴不得将宫里所有有孕的女子都握在自己手中,真以为后宫尽在自己掌控之下了?

但也多亏于此,她才能利用孙贵妃达成自己的目的。

叶湘雅求助般的看向皇太后,委婉道:“娘娘,先前太医说过了,我这胎胎像不好,还得好好养胎,不得随意走动。”

孙贵妃却以为她是在拒绝她,脸色顿时沉下来,母后拒绝她也就罢了,吴氏还敢拒绝她,是不是觉得只要在仁寿宫里,就能安枕无忧?她还偏不同意了。

她腹中子嗣再过半月就得临盘了,她要不快将吴氏弄去自己宫里,这后路就少一条,比起女真妃子所出之子,她还是更看重吴氏的子嗣,至少那没有外族血脉!

她不容拒绝的拉起叶湘雅的手:“妹妹说笑了,我先前看过你脉象,你胎儿在三个月未满之时胎像不稳,但在三个月后,已然稳妥了,妹妹这么说该不会是觉得姐姐招待不到位吧?”

“没、没有,娘娘,我这就随您去。”

叶湘雅完美的将一个小可怜形象刻画到底,看得皇太后有几分不忍,但是此次一行,她也会跟着一起去,不会让吴氏留在贵妃宫所。

皇太后这心啊,始终是偏的,偏向自己养了十多年的养女身上。

于是,几人坐上车舆。

叶湘雅一直表现的惊慌失措,坐立补丁,女官在一旁安抚她,却没让她多出几分镇定。

在半路,叶湘雅冷汗冒出,女官注意到她腿上渗出血迹,顿时惊慌,“娘娘!吴娘娘不好了!”

车舆停在原地,皇太后赶紧走到叶湘雅身边,孙贵妃脸色更难看了。

距离太医赶来还有一段世间,好在这宫里有精通医术的女官,经女官一诊断,吴氏竟是要分娩了。

一行人惊慌失措将吴氏擡进附近的宫所,正在上朝的皇帝得知此事,焦急非常,太监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朝下臣子无一人有事禀告,朱瞻基顾不得朝臣便赶紧前往吴氏所在之地,而臣子们此时也清楚吴氏受惊早产一事,不由议论纷纷。

杨士奇道:“但愿吴娘娘能顺利诞下皇上子嗣。”他对孙贵妃屡屡效仿皇后之举早就看不过去了,吴氏在仁寿宫平平安安的养胎,但孙贵妃一来,便折腾吴氏早产,这要不是孙贵妃的过错,还能是谁的。

张辅不出一言,摇了摇头,尽管他也是同样的期盼。

若是吴氏诞下一子,便是皇长子,按大明律法,只能册立吴氏之子为皇太子,而孙贵妃哪怕生下一子,也迟了一步。

其实张辅也并非是非常看重吴氏,只是他观摩着孙贵妃这些年的举动,心里有种预感,要是孙贵妃诞下一子,必然会乱了后宫规矩,将皇后逼下后位,而吴氏有子,也能解决皇帝年近三十尚且无子的问题,他们大明朝臣早已无比期待亲自培养下一代帝王了。

……

朱瞻基赶到产房前时,早已从太监口中得知一切了。

吴氏胎像不稳,是贵妃硬要带着吴氏去她宫里,导致吴氏惊惧过度,在路上有了早产之兆。

若非孙贵妃是他宠爱的妃子,他早就一脚踢过去了,他子嗣本就不多,在吴氏身上寄托了不少希望,结果,本来一个能养足月的孩子被她弄得早产。

朱瞻基心里躁动不安,看向孙氏脸色深沉,没骂人,但也没好脸色对着。

孙贵妃自知自己做了不该做的事,便在一旁不敢开口,动作小心谨慎。

“吴氏情况如何?”

皇太后道:“好在胎儿养的不错,现在已开六指,还得再等等。”她脸色同样难看,吴氏在自己宫所里平平安安的,但一踏出宫,就早产了,这是贵妃的错,也有她明知吴氏不安却不阻止的错。

“给朕拿些酒来。”朱瞻基听到这话心情仍是烦躁,他扯了扯领子,坐下来,宫人呈上温酒,他便一言不发喝了起来,皇太后劝不了他,孙贵妃不敢劝他。

皇后过来时开口劝了他几句,朱瞻基道:“吴氏生子难关,朕实在心烦。”

皇后便不劝了,她安静的候在一旁。

孙贵妃紧张之下竟有一种肚子往下坠的感觉,一旁的宫人赶紧将她扶到位置上,她缓缓拍着胸口,平复心绪。

在场只有皇后多看了她几眼,皇帝心烦,没注意到她这里,而皇太后本就怨她无缘无故将吴氏带出宫,见她无事,便不理会她了。

孙贵妃此刻是最紧张也是最烦躁的,她怎想到吴氏这胎不稳到这种地步,只是出来一下,便早产了,早不早产晚不早产,偏偏在路上早产。

若是在她宫里早产,她有千百种方式处理此事,她月份尚近,她可以喝下催产汤,使得自己跟吴氏生下孩子的时辰相近,到时候吴氏生下一子,也可跟她孩子调换,可是在路上,她就什么都做不了。

她无法当着皇太后喝下催产汤,也无法背地里操控换孩子一事了。

如今她只盼着吴氏生下的是个公主,唯有这样,她还有机会生下皇长子。

一个时辰后,在朱瞻基差点坐不定后,稳婆喜笑颜开打开房门,“皇上,吴娘娘诞下一皇子,母子平安!”

皇子!

朱瞻基激动的立马站起身来,“快将朕儿子抱来给朕看看。”

宫人小心翼翼将擦干净身子的大皇子抱出,朱瞻基爱不释手,又可怜孩子生得如此弱小,皇太后围上去,对孙儿爱怜不已,“好在平安无事,基哥儿,你看看这孩子多像你啊。”

一个尚未足月的孩子能看出什么相似的,但朱瞻基偏偏也这么认定了,长吁短叹,“这是朕长子,朕怜之,暂且让孩子养在乾清宫吧,吴氏生子有功,得封贵妃。”

贵妃!那可是皇后之下的第一人,以往只有孙贵妃才得贵妃位,如今还加上一个母凭子贵的吴贵妃了。

这话一出,不少人看向同样怀着身孕的孙贵妃,只见孙贵妃脸色难看,唇瓣似要咬出血来,她看向帝王,帝王眼里此时只有自己年近三十好不容易得到的长子,哪还看得到她。

更别说孙氏还是导致吴氏早产的罪魁祸首,朱瞻基看着自己瘦小的长子,早就心疼极了,他对孙氏添了几分怨念,这才将长子生母的位份提到贵妃。

孙氏月份重,他不能惩罚孙氏,但擡举吴氏还是做得到的,况且吴氏是他长子生母,生养之功足以将她擡到贵妃了。

目录
返回顶部